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光-综合练习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1796039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光-综合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光-综合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光-综合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光-综合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光-综合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光-综合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光-综合练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十三章 光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1所示,光线R从水中进入空气,那么折射光线可能通过图1AA点BB点CC点DD点2某同学自己动手利用如图2所示器材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其中,A为单缝屏,B为双缝屏,C为像屏当他用一束阳光照射到A上时,屏C上并没有出现干涉条纹他移走B后,C上出现一窄亮斑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性是图2A单缝S太窄B单缝S太宽CS到S1与到S2的距离不等D阳光不能作为光源3白光通过双缝产生干涉现象时,在中央看到白色条

2、纹,两侧还出现彩色条纹,其原因是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 各种色光的频率不同 各种色光的强度不同 各种色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不同ABCD4如图3所示,一束光线从折射率为1.5的玻璃内射向空气,在界面上的入射角为45下面四个光路图中,正确的是图35对于单缝衍射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缝的宽度d越小,衍射条纹越亮B缝的宽度d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C缝的宽度d越小,光的传播路线越接近直线D入射光的波长越短,衍射现象越明显6图4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中产生的条纹图样,甲图为绿光进行实验的图样,a为中央亮条纹;乙为换用另一种单色光进行实验的图样,a为中央亮条纹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图4A乙图可能是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

3、,表明红光波长较长B乙图可能是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长C乙图可能是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短D乙图可能是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短7对于某单色光,玻璃的折射率比水的大,则此单色光在玻璃中传播时A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大,其波长比在水中的长B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大,其波长比在水中的短C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小,其波长比在水中的短D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小,其波长比在水中的长8如图5所示,用频率为f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在光屏上的P点出现第3条暗条纹已知光速为c,则P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r2r1应为图5ABCD9如图6所示,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三棱镜ABC,两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在

4、它们之间是均匀的未知透明介质一单色细光束O垂直于AB面入射,在图示的出射光线中图6A1、2、3(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B4、5、6(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C7、8、9(彼此平行)中的任一条都有可能D只能是4、6中的某一条10如图7,一玻璃柱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细的单色光束从空气射向柱体的O点(半圆的圆心),产生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已知玻璃折射率为,入射角为45(相应的折射角为24)现保持入射光不变,将半圆柱绕通过O点垂直于图面的轴线顺时针转过15,如图中虚线所示则图7A光束1转过15B光束1转过30C光束2转过的角度小于15D光束2转过的角度大于1511如图8所示,一束红光和一束

5、紫光平行入射到三棱镜上,经棱镜折射后,交汇在屏上同一点若三棱镜对红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别为n1和n2则有图8An1n2,a为红光,b为紫光Bn1n2,a为紫光,b为红光Cn1n2,a为红光,b为紫光Dn1n2,a为紫光,b为红光12一束光穿过介质1、2、3时,光路如图9所示,则图9A介质1的折射率最大B介质2是光密介质C光在介质2中的速度最大D当入射角由45逐渐增大时,在1、2分界面上可能发生全反射二、填空题(共24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3玻璃对绿光的折射率是1.5,绿光在真空中波长为5.6107 m,则它在玻璃中的波长为_14在某次双缝干涉实验中,如图10所示,Q处是中央亮纹P往上

6、数的第二条暗纹已知从双缝S1和S2发出的两束相干光到Q处的路程差是9107 m,则实验所使用的单色光源发出光的频率是_ Hz图101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激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激光器发出的一束直径很小的红色激光进入一个一端装双缝、另一端装有感光片的遮光筒,感光片的位置上出现一排等距的亮点,图乙中的黑点代表亮点的中心位置图11(1)这个实验现象说明激光具有_性(2)通过量出相邻光点的距离可算出激光的波长据资料介绍:若双缝的缝间距离为a,双缝到感光片的距离为L,感光片上相邻两光点间的距离为b,则光的波长=该同学测得L=1.0000 m,缝间距a=0.220 m,用带十分度游标的卡尺测感

7、光片上的点的距离时,尺与点的中心位置如图乙所示图乙中第1到第4个光点的距离是_ mm实验中激光的波长=_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6主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三棱镜,折射率为,光线从它的一个面垂直入射,在图12中的a、b、c、d四条光线中正确的是_图12三、解答题(共2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应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7(1)用简明的语言表述临界角的定义;(2)玻璃和空气相接触,试画出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的光路图,并标明临界角;(3)当透明介质处在真空中时,根据临界角的定义导出透明介质的折射率n与临界角C的关系式18如图13,一

8、束波长为0的红光,从空气中垂直于三棱镜的AB面入射,从AC面射出方向如图所示则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红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红光在玻璃中的波长各是多少?图13 19如图14所示,ABC为一直角三棱镜的截面,其顶角=30,P为垂直于直线BCD的光屏,现一宽度等于AB的单色平行光束垂直射向AB面,在屏P上形成一条宽度等于的光带,试作出光路图并求棱镜的折射率图14 参考答案1A 2B 3A4A 解析:因为玻璃的折射率为n=1.5,所以全反射临界角为C=arcsin=arcsin从图可知入射角=45C,故发生全反射即A图正确5B6A 解析:当实验装置不变的情况下,条纹间距跟波长成正比,由于乙图比甲图条纹

9、间距大,因此可能是红光(可以思考:在选项中,为什么带有“可能”二字,而不是说一定是某种光?)7C8D 解析:在某点产生暗条纹的条件是:光程差r2r1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已知P点出现第3条暗条纹,说明r2r1=,由c=f得=,则r2r1=9B 解析:未知透明介质可以看作是平行介质板,出射光线一定与入射光线平行,但由于该介质的折射率与玻璃的折射率的关系未知,当介质的折射率与玻璃的折射率相同时,出射光线为5,小于玻璃的折射率时为6,大于玻璃的折射率时出射光线为410BC11B 解析:紫光折射率n2大于红光折射率n1,排除C、D据偏折情况排除A12CD 解析:由图中所给角度可以看出,介质2相对于1和3应为

10、光疏介质,1相对于3也为光疏介质,故应是介质3折射率最大由n=c/v可以判定光在介质2中的速度应最大由于介质1相对介质2是光密介质,根据全反射的条件,当入射角由45逐渐增大并超过临界角时便会发生全反射13解析:设绿光在真空中波长为0,频率为f,传播速度为c,则有f=c/0在玻璃中传播时,波长、波速v和频率f的关系是v=f,则=v/f=0再由n=可得:=0=5.6107 m3.7107 m答案:3.7107 m14解析:由题意知:x=,即9107 m=所以=6107 m由c=f得f= Hz=51014 Hz答案:5101415答案:(1)波动 (2)8.5 6.210716答案:C17解析:(1

11、)光从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传播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当折射角增大到90时,已不再有折射现象,光仍在原介质中传播,这就是全反射现象要发生全反射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光从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传播;入射角iC;(3)i=C时,折射角r=90据折射定律=,得sinC=答案:(1)光从光密介质射到光疏介质中,折射角为9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2)如图所示(3)sinC=18解析:作出光路图,标出入射角、折射角如图所示由折射率定义得n=sin45/sin30=14传播速度v=214108 m/s红光在玻璃中的波长=070答案:14 214108 m/s 07019解析:平行光束经棱镜折射后的出射光束仍是平行光束,如下图所示图中1、2为AC面上入射角和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有nsin1=sin2,设出射光线与水平方向成角,则2=1由于= 所以= 而=tan所以tan=可得=30,2=60,所以n=答案:光路图如上图所示n=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