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案2 新人教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179343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案2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案2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案2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案2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案2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上册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案2 新人教版第二课时(一)基础练习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和论据 论点: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和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论据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研习课文1、句段品读(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思考:虽然生活中解决问题需要创造性思维,但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答案:明确:任何人都有创造力,创造的意识在自己的思想里。(2)作者用了什么论证方式来证明这个观点的?答案:摆事实、讲道理。(3)请同学找出事实论据。答案: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

2、4)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答案:区别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的细小的想法。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做个有心人。2、探究质疑(1)总的来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齐读最后一段,然后合上书,复述作者提出的三个途径。答案: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2)请选择课前自学的一则格言作为论据,写一段文字来论证上述语段中的观点。然后小组交流。(3)以下三则事例各论证了以上哪个观点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中学毕业后,他曾经先后在好几个大学学习。

3、主要学习气象专业。大学毕业后,魏格纳到了高空气象台工作。魏格纳曾和他的弟弟乘坐一个3 000立方米容量的大气球飞上天空,他们在空中整整飞行了54个小时,打破了当时载人气球在空中停留35个小时的世界纪录。在飞行中,他们测量了高空的气温、气压、风速和风向,实现了魏格纳到空中亲自观云、观风的梦想。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却引发出一个巨大的发现。据说魏格纳因病住院。住院期间魏格纳从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偶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非常吻合,特别是南美洲巴西东部的突出部分,与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于是他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曾经连在一起,后来才裂开、漂移开。从那以后,魏格纳注意观察和研究,

4、发现有许多现象可以证明他的想法是对的。为了搜集证据,魏格纳在第4次考察格陵兰时遭到暴风雪的袭击,永远倒在茫茫雪原上。魏格纳去世30年后,板块构造学说席卷全球,人们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答案:三则材料分别论证:(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2)要经常保持好奇心。(3)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3、作业 通过学习课文,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有所启发,我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创造的欲望,现在我们来做一项富有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请大家发挥想象力,完成以下这个故事:在一棵树上停着7只鸟,猎人朝树上开了一枪 第二课时随堂抽测题科学就是探求真理

5、。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掌握资料的差异,认识方法的不同,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情况,以至引起学术上的论争。因此,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把对自己的批评当作珍贵的友谊。正如李四光同志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歌德也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这都是因为,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退一步说,即使错误的反对意见,对自己的科学研究也是很有好处的。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为探

6、讨定比定律,进行了长达九年的辩论。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但他并未因此趾高气扬,相反,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并宣告,发现定比定律,贝索勒有一半功劳。今天,为了现代化建设而钻研科学的崇高志向,使科学工作者胸怀更为宽广,虚怀若谷,容得下百川之流,听得进“敌对”意见。1.对本文的论点,人们有四种意见,你认为哪一种意见正确?()A.科学就是探求真理。B.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要经过艰苦曲折的过程。C.有作为的科学工作者都把反对的意见看做对自己的莫大帮助。D.赞同的意见未必正确,反对的意见未必错误。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

7、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A.议论B.说明C.抒情 D.记叙E.描写3.引号主要有以下用法,文中画线的两句话中的引号各是哪种用法?()()A.表示引用部分 B.表示特定的称谓 C.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D.表示讽刺的意思 E.表示否定的意思4.文中有三句名人言论,请根据它们在文中的作用判断:哪句是道理论据,在句后的括号内画“”;哪句不是道理论据,在句后的括号内画“”。A.正如李四光同志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对我的论题的坦白的批评,更能使我感到激励。”( )B.歌德说:“我们赞同的东西使我们处之泰然,我们反对的东西才使我们的思想获得丰产。”( )C.最后普鲁斯特成为辩论的获胜者,发现了定比定律他对贝索勒倾吐了衷心的感激之情,说:“要不是你的质难,我是难以深入地去研究定比定律的。”( )5.这篇短文先后运用了_和_的论证方法。答案:1.C 2.D 3.AE 4.A. B. C. 5.讲道理,摆事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