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2节 第2课时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1788163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2节 第2课时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2节 第2课时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2节 第2课时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2节 第2课时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2节 第2课时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2节 第2课时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二单元 第2节 第2课时 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课时作业 鲁教版必修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2课时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学习目标1.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2.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一、大气环流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_。2意义:调节_之间、海陆之间的_和_分布,并影响各地的天气和气候。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形成条件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1)气压带(2)风带:E_带、F_带、G_带。3季节移动规律:气压带和风带随着_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三、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半球北半球南半球分布块状分布夏季:亚洲低压切断_;冬季:_切断副极地低气压带带状分布原因陆地面积广,且海陆相间分布,_性质差异显著_占绝对

2、优势四、季风环流1季风的概念:大范围地区_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2季风分区及成因(2)南亚季风区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读“南半球风带、气压带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北极附近出现了极昼B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C南亚吹偏南风D太阳直射北半球2此时A、B、C、D中,_地最干热,最湿热的是_地,气压较低的是_、_两地。考查点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为_(1或7)月气压分布状况。(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形成原因是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

3、图中C处盛行_风,D处盛行_风。(4)夏季,D处盛行_风,形成原因是_,故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_外,还有_。方法技巧练如何记忆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及风向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2)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方法技巧记住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有助于理解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气压带的位置大体上是位于四个纬度数:0、3

4、0、60、90共七条纬线附近;两个气压带之间就是风带。风向要以风的形成原理来进行理解记忆。如要说明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可先绘出西风带两侧的气压带。如右图,画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然后根据气压的高低,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F,再由风的形成原理画出风向V。其他风带的风向也是如此记忆,这样,只要记住了气压带,就能把风带记住。 一、选择题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12题。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2010年1月12日海地(北纬18

5、.5度、西经72.5度)时间16时53分,加勒比岛国海地地区发生里氏7.3级地震,给当地带来沉重灾难。数十万人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伤亡,几百万人流离失所。据此回答34题。3此时,气压带、风带分布情况与下列四幅图中相近的是()4海地地震发生时段,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东亚季风区盛行东南风B南亚季风区盛行西北风C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D蒙古高压强盛5读图,此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正确的叙述为() A丙为极地高气压带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C气压带丁和风带的成因相同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压相同6.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楼模型图可见其顶部有一倒梯型风洞。依据

6、上海的盛行风向,开口方向应为() A东北西南 B东南西北C东西 D南北7以下各项的一组风带中,风向相同的有()A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北半球的信风带B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C南半球的信风带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D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与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带题号1234567答案二、综合题8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上图左侧添画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A_,B_,C_,D_。(3)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4)此图表示北半球_(季节)。9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的是_月季风图。E的风向为_风,F的风向为_风。

7、(2)A、B、C三地中,气压最低的是_。(3)盛行E季风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4)E季风的成因主要是_。在成因上,F季风与E季风的最大区别是_。答案 知识清单大气运动高低纬度热量水汽地转偏向力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信风西风极地东风太阳直射点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洲高压 海陆热力海洋面积盛行风向西北东南东北西南基础达标练1B2.BAAC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季节移动规律。从图中信息可知图中的赤道低气压带的中心纬线已南移至南纬510之间,所以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全球的七个气压带中,最湿热的是赤道低气压带,干热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干冷的为极地高气压带

8、,湿冷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3(1)1(2)亚洲高压(或蒙古高压)冬季大陆温度低副极地低气压带(3)西北东北(4)西南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解析分析大陆上的等压线分布,可知亚欧大陆上被高压控制,判断出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冬季,代表月份是1月。冬季,亚欧大陆上温度低,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C地位于东亚,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D地位于南亚,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主要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夏

9、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吹向气压更低的亚欧大陆。方法技巧练(1)B(2)B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丙气压带的风向两边流走,可判定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根据风向的偏转方向(向左偏)可判定在南半球,因此甲风带是东南信风带,乙风带是中纬西风带。夏半年,东南信风带向北移动,跨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给南亚地区带来降水。综合提升1B2.B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可知该图所示为北半球俯视图,图示30N附近的气压带北移,说明该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P风带为西风带,北半球为逆时针方向。3C海地地震发生时为北半球的冬季,气压带风带应南移,A错误;B为南半

10、球的西风带,应左偏为西北风;D应为二分日前后的分布状况。4D冬季,东亚盛行西北风,南亚盛行东北风;夏威夷高压夏季势力强盛;蒙古高压冬季势力强盛。5B6B上海地处东亚,盛行风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东南西北风,金融中心大楼的顶部开口方向也应为东南西北方向。7C全球共有六个风带,其中相同半球的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的风向都是相同的,而与中纬西风带风向是相反的。8(1)略(2)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3)略(4)冬季9(1)7东南西南(2)B(3)高温多雨(4)海陆热力性质差异F季风主要受风带和气压带的季节性移动的影响教材P43活动地区中国华北地区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1月西北风东北风西北风7月东南风西南风东南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