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金牌学案】高中地理选修六湘教版 练习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课时训练6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1787986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金牌学案】高中地理选修六湘教版 练习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课时训练6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编【金牌学案】高中地理选修六湘教版 练习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课时训练6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编【金牌学案】高中地理选修六湘教版 练习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课时训练6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金牌学案】高中地理选修六湘教版 练习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课时训练6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金牌学案】高中地理选修六湘教版 练习第二章 自然资源保护 课时训练6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 Word版含解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地理教学资料 2019.4课时训练6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基础夯实阅读图片,完成第13题。(导学号51430078)1.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的是()。 A.B.C.D.2.图片中森林的主要功能是()。A.防风固沙B.保持水土C.涵养水源D.净化空气3.为减少西北地区风沙对耕地的侵蚀,应大量种植图片中的防护林带。()A.B.C.D.答案1.C2.C3.A解析第1题,“保持水土”是题眼,一般来说,坡度较陡的区域,最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第2题,图片中的文字是题眼,说明图片中的森林是水源林。第3题,防风护田林可以减少风沙,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的区域。2015年3月22日是第23届“世界

2、水日”,水资源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完成第46题。(导学号51430079)4.我国工农业生产受缺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华北地区5.针对上题该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有()。跨流域调水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水价,强化节水意识缩小工农业生产规模,减少耗水量科学种田,实施节水灌溉技术改造自然,实施人工降雨A.B.C.D.6.下列解决淡水紧缺的对策中,不属于开源措施的是()。A.人工降雨B.改进灌溉技术C.修建水库D.海水淡化答案4.D5.A6.B解析第4题,华北地区降水少,季节分配不均;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多,且水

3、污染、水浪费严重。第5题,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状况要从“开源”跨流域调水和“节流”节约用水两方面着手。第6题,属于开源措施的有人工降雨、修建水库、海水淡化;属于节流措施的是改进灌溉技术,这样可以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读顺口溜:“外面像个村,进村不是村;老屋没人住,荒地杂草生。”据此完成第78题。7.顺口溜描述的现象是()。A.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B.地表整体下沉C.耕地分散D.耕地面积扩大8.下列措施可以解决顺口溜描述现象的是()。A.退耕还林B.退宅还耕C.土地复垦D.修筑梯田答案7.A8.B解析第7题,顺口溜描述的是“空心村”导致耕地减少的现象,它会导致农村土地大量闲置和浪费。第8

4、题,退耕还林是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主要措施;土地复垦是解决土地塌陷的主要措施;修筑梯田是解决缓坡开垦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的主要措施。能力提升“植树节”是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以宣传森林效益,并动员群众参加义务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910题。(导学号51430080)9.很多国家将植树节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因为植树造林是防止的最佳措施。()水土流失地面沉降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A.B.C.D.10.具有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功能的防护林带主要有()。水源涵养林带水土保持林带防风固沙林带薪炭林A.B.C.D.答案9.C10.D解析第9题,从成因上看,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是破坏

5、植被的结果;地面沉降是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的;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是减轻大气污染的最佳方式。第10题,“具有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功能”是题眼,植被的水源涵养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量;水土流失会加剧洪涝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薪炭林是为居民提供薪柴的防护林。1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导学号51430081)我国土地类型分布(1)从干湿地区来看,我国以水田为主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哪一种干湿地区?草原主要分布在哪一种干湿地区?(2)D处土地生产力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由于人们不合理地开发利用使土地资源遭到破坏,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其中C处良田大量丧失的原因是什么?B处耕地缩小的原因是什么?(4

6、)今后应充分发挥土地生产优势,建立起与当地生态条件协调一致的生态系统。C处应发展;A处山地丘陵应发展,以维持生态平衡,保障农业稳产、高产。答案(1)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2)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3)风蚀、沙漠侵吞。水蚀、土壤次生盐渍化,城市、工矿生产建设用地和农村住房用地的不断扩大。(4)畜牧业,退耕还牧,更好地发挥牧业优势林业,扩大森林覆盖率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在图中找到对应土地类型的分布,再判断其所属的干湿地区。第(2)题,地势等自然条件影响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土地生产力状况。第(3)题,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状况来分析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第(4)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