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1783023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 2012 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本科专业,目前每年招生一个班,生源为北 京和其它七个省份。专业面向新能源行业,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培养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与光热领 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专业授课教师全部具有工学博士学位,实验室有比较完善的教学实验设备与仪器, 配备专职实验教师。与全国多地新能源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定期组织参观和生产实习。本专业学生可以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太阳能应用技术大赛、实物型毕业设计、开放性实验等, 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制造与性能检测;也可以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

2、统的设计与建造,太阳能光热系统的设计与建造,以及新能源项目的管理工作。二、培养目标专业面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适应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需求, 培养具有严谨科学态度、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风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检测与运维;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系统的设 计与建造,以及新能源项目的管理工作等,或者继续深造。通过毕业五年左右的社会实践,预期可成为 新能源风电与太阳能工程领域的高素质人才,独立完成所负责的工作,具备在项目中担任技术骨干或项 目管理的能力。三、毕业要求专业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以保

3、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毕业后具 有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竞争力,进而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并通过记录进程式评价的过程和效果,证明 学生能力的达成。毕业要求 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新能源领域复杂工程技术问题;毕业要求 2.具有解决新能源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 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提炼、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毕业要求 3. 能够设计针对新能源系统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 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毕业要求

4、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 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毕业要求 5.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复杂工程问 题预测与模拟;毕业要求 6.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 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毕业要求 7.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新能源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考虑安全与健康、经济、环境、文化、法规等制约因素;毕业要求 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

5、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毕业要求 9.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毕业要求 10.能够就太阳能或风力发电工程问题与同行进行有效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良 好的外语水平,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与交流;毕业要求 11.具备专业相关工程决策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践中;毕业要求 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四、学制与学位1. 本专业基本学制为4 年,实行弹性学制,即修业年限为3-6 年;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个学 期教学周为 20 周。2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五、毕业合格标准1. 完成本培

6、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成绩合格,修满规定的学分; 2完成第二课堂(素质教育专项)全部教育环节,成绩合格。六、专业主干学科、核心课程1.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2. 核心课程: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电机组监测与控制、风电机组运行与维护,太阳能转换原 理与技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工程、分布式光伏系统工程设计、太阳能利用技术、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 以及工程制图、材料力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控制工程、测试技术、空气 动力学、工程热力学、电力电子技术、机电传动控制(含PLC)等。七、课程与实践体系结构图见图 1。八、对培养方案的必要说明“专业认知与实践”课程以专业讲座与参观实践方式开设,均不在课表上排课。九、附表附表 1: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表附表 2: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分学期教学计划进程表附表 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时学分分配表附表 4: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要求实现矩阵通 识 教 育 理 论 课学 科 基 础 教 育 理 论 课实 践 环 节图1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与实践体系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