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177980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1教材内容 人教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课时2教学目标31 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价铁和三价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知道氢氧化亚铁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和操作;(2)知道Fe3+的检验方法;(3)培养获取信息和初步加工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32 过程与方法(4)巩固用分类观学习金属化合物性质的方法;(5)在二价铁还原性和三价铁氧化性的学习中,初步体会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学习变价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6)在硫酸亚铁性质的学习中体验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33情感态度价值观(7)进一步

2、感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对化学学科的热爱,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3学情分析 根据教材内容编排,学生此前已经学过钠和铝的重要化合物,初步具备了学习金属元素化合物的一些经验,并对氧化还原反应知识有一定的认知,这些都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对金属化合物的性质规律和学习方法大多数学生仍需加深认识,另外实验设计的能力和运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进行学习的水平可能参差不齐。4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实验探究5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二价铁的还原性、三价铁的氧化性和Fe3+的检验难点:探究二价铁的还原性的方法6教学用品多媒体、硫酸亚铁片(市售)、维生素C药片、NaOH溶液、稀盐酸、氯

3、水、双氧水、FeCl3溶液、KSCN溶液、铁粉、蒸馏水、试管若干等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前面我们学习了钠和铝的重要化合物,本课时我们继续学习地壳中含量排在金属第二位的铁的重要化合物。联想:例举知道的含铁的化合物,简单归类。播放ppt展示Fe2O3、FeO、Fe(OH)2、Fe(OH)3、FeCl3、FeSO4等图片,带学生进入多姿多彩的铁的世界;并通过板书引导学生进行分类。交流、回答:举例说明所知道的这些化合物在生活中的用途。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引入教学,初步分类,并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的角度进行学习,落实教学目标(4)。展示一瓶药用“硫酸亚铁片”,投影显示说明书阅读说明书并思考、交

4、流:从中获得哪些信息?还有哪些问题。结合其分类猜想FeSO4的化学性质。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说明书的阅读获取有关FeSO4的颜色状态等信息,同时可能提出“为什么制成包衣片”、“为什么与维生素C同服有利于吸收”等问题,激发学习动机;通过猜想性质,引导学生运用分类观和已有的知识提出“盐与碱的反应和低价物质具有还原性”的预测;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落实教学目标(3)、(4)和(7)。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实验方案并投影显示实验步骤:取除去包衣后的硫酸亚铁片,研碎后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约试管体积的1/3),充分振荡,分别装入三支试管中;向第一份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

5、观察现象;向第二份中加入少量氯水或双氧水,观察现象;第三份待用。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组合作、实验探究。、(学生活动2-5)观察现象、形成结论,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学生活动2-6)解释、回答“硫酸亚铁片制成包衣片的原因”。通过实验探究获得FeSO4与碱反应、与氯水(或双氧水等)氧化剂的反应事实,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在探究获取知识、总结方法、体会乐趣。落实教学目标(1)、(6)和(7)。演示Fe(OH)2的制备。观察、质疑。(学生活动3-2)交流讨论、表达疑惑、统一认识,写出Fe(OH)2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的方程式。学习Fe(OH)2的制备方法并运用已有知识合理解释操作,感知Fe(OH)2的的还

6、原性,落实教学目标(1)。通过FeSO4和Fe(OH)2总结二价铁的还原性,并通过这一性质解释硫酸亚铁片制成“包衣片”的原因,最后过渡到三价铁的学习。)利用学生活动2-4中的第二、三支试管中的试剂完成教材P61“实验3-10”,观察现象。(学生活动4-2)思考“如何检验药片的包衣层中氧化铁(Fe2O3)有铁元素?”,设计实验并动手检验。知道Fe3+的检验方法,并通过运用这一知识解决问题(先向包衣层物质中加入稀盐酸,充分振荡后加入几滴KSCN溶液),实现教学目标(2)、(3)和(7)。FeCl3会有哪些化学性质?如何研究?思考、交流、讨论。(学生活动5-2)运用实验方法验证并得出结论。(学生活动

7、5-3)向4-1活动中得到的红色溶液中加入维生素C药片,观察现象,合理解释说明书中“维生素C与本品同服有利于吸收”的原因。借助前面学习硫酸亚铁的方法预测FeCl3的性质(与碱反应、与铁粉等还原剂的反应),并利用Fe3+的检验进行实验设计、完成实验、得出结论。实现教学目标(1)、(5)、(6)和(7).总结三价铁的氧化性,以及二价铁和三价铁的相互转化。交流、汇报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帮助学生自主形成对二价铁和三价铁的整体认识,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巩固通过分类观和化合价变化预测,并通过实验探究变价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从中体验合作学习,在应用中感受化学学科的价值。全面实现本课时教学目标。7板书设计3.2.3铁的重要化合物1二价铁(还原性)1.1 FeSO4(浅绿色)Fe2+2OH-=Fe(OH)2 2 Fe2+Cl2= Fe3+2Cl-1.2 Fe(OH)2(白色)4Fe(OH)2+O2+2H2O=4Fe(OH)3 白色灰绿色红褐色2三价铁(氧化性)2.1 Fe3+的检验加入KSCN变为红色2.2 FeCl3(黄色) 2 Fe3+Fe= 3Fe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