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1779493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是对世纪公民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小学开设英语的地区日益增加,规模迅速扩大。教学实验项目的开展为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提供了经验和基础。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世纪我国国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年秋季起,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为指导全国小学英语教学,特制订小学英语课程基本要求(试行),作为小学英语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审查和选用的主要依据。一、课程目的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

2、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二、起始年级与课时安排 小学英语课程开设的起始年级为三年级。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保证每周不少于三次教学活动。三、四年级以短课时为主;五、六级长短课时结合,长课时不低于两课时。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目前对小学英语教学共提出两个级别的要求:一级为小学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要求,二级为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超过二级的要求

3、,有困难的地区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适当降低要求。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 级别 一 级 目标类别听、做 目标描述 能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片或实物 能听懂课堂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能根据指令做事情,比如指图片、涂颜色、画图、做动作、做手工等 能在图片和动作的提示下听懂小故事并做出反应。 目标类别说、唱 目标描述 能听录音并进行模仿 能相互问候 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等 能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如喜欢和不喜欢 能够根据表演猜意思、说词语 能唱简单的英语歌曲15-20首,说歌谣15-20首 能根据图、文说出单词或短句 目标类别玩、演 目标描述 能用英语做游戏并在游戏中用英语

4、进行交际 能做角色表演 能表演英文歌曲及简单的童话剧、小红帽等。 目标类别读、写 目标描述 能看图识字 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小故事 能正确书写单词和句子 目标类别视听 目标描述 能看懂语言简单的英文动画片或程度相当的教学节目。视听时间每学年不少于小时(平均每周2025分钟) 级 别 二 级 目标类别听 目标描述 能在图片、手势的帮助下,听懂语速较慢但语调自然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 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作出适当的反应。 目标类别说 目标描述 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重音正确、语调达意 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

5、进行简短对话 能恰当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语,如问候、告别、致谢、致歉等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小故事。 目标类别读 目标描述 能认读所学词语 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 能读懂问候卡等中的简单信息 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目标类别写 目标描述 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 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 写句子时能正确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目标类别玩、演 视听 目标描述 能按要求用英语做游戏 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单话剧 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含一级要求) 能

6、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 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小时,平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 注: 1)小学英语的话题范围包括数字、颜色、时间、天气、食品、服装、玩具、动植物、身体、个人情况、家庭、学校、朋友、文体活动、节日等。 2)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词汇以话题范围为主,总量控制在600-700单词。本教学要求对词汇不作具体规定四、教学模式与方法 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学不讲解语法概念。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

7、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小学五、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在进一步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发展初步的读写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五、教材与资源 小学英语教材应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语感;要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培养他们对异国文化的正确态度。教材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做事情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世界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学应尽量采用多种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录音机、VCD机、广播、电视、网络等设备和技术,创设良好语言环境和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六、教学评价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8、。评价形式应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英语教学活动所表现的兴趣、态度和交流能力为主要依据。 三、四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评价基本不采用书面测试方式,应采用与平时教学活动相近的方式进行,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与学生交流等方式评价学生。五、六年级的期末或学年考试可采用口笔试结合的方式。口试要考查学生实际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考查要贴近学生生活。笔试主要考查听和读的技能。终结性评价可采用等级制或达标的方法记成绩,不用百分制,不要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排队,并以此作为各种评比或选拔的依据。目录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基本理念 三、设计思路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第三部分 内容标

9、准 一、语言技能 二、语言知识 三、情感态度 四、学习策略 五、文化意识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建议 第一部分 前 言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

10、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一课程性质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

11、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

12、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

13、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五)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