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规范图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1777875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179 大小:13.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装规范图片_第1页
第1页 / 共179页
安装规范图片_第2页
第2页 / 共179页
安装规范图片_第3页
第3页 / 共179页
安装规范图片_第4页
第4页 / 共179页
安装规范图片_第5页
第5页 / 共1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装规范图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装规范图片(1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2、图纸会审记录3、技术(安全)交底4、开工报告5、管理人员名单6、各类材料报验7、设计变更8、现场签证9、隐蔽报验10、检验批报验11、分项工程报验12、分部工程报验13、单位工程报验14、竣工报告其中6-8穿插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资料整理及上报顺序:(一)进场伊始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 表附施工组织设计分包单位资质报审表 表附 企业资质项目管理人员名单 附资格证书复印件与甲方办理进场手续、签定安全协议内部资料整理施工队伍人员名单附身份证复印件及特殊工种上岗证复印件对施工队进行现场及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存档.技术资料将经设计签认的图纸存档作为施工的依据。(随时存

2、档图纸的变化)工程合同及施工队的合同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按需要与施工队签定协议作为对合同的补充并存档要求甲方提供书面的控制线交底、和安装的技术交底并存档.(二)材料进场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表附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等内部资料材料进场的票据、进场时间、数量、经手人记录存档材料的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等及时的追索并要求证明文件的有效(如出具的时间、时效、有否单位盖章)工程安装报验工程样板报验如有要求可自制表格 署明位置、报验内容、时间等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按要求附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等交接检查记录与上下道工序相关单位进行试验、检测三性检测、拉拔试验、探伤、胶

3、的相容性试验等。按要求选做、由甲方选型、抽样。内部资料施工进度计划材料进场计划人员调配计划机具进场计划试验检测计划资料报验计划施工日志(四)工程经济、技术文件工程洽商变更、收发文记录、报价单、认价单存档图纸及图纸变更存档(五)施工日志包含天气变化、施工内容进度、安全管理内容、重要事件的发生记录。(六)工程竣工竣工资料整理 暂不细述工程决算单与施工队的决算单工程移交工程总结(一)系统设计问题1、水泵在系统的设计位置:一般而言,冷冻水泵应设在冷水机组前端,从末端回来的冷冻水经过冷冻水泵打回冷水机组;冷却水泵设在冷却水进机组的水路上,从冷却塔出来的冷却水经冷却水泵打回机组;热水循环泵设在回水干管上,

4、从末端回来的热水经过热水循环泵打回板式换热器。2、冷却塔上的阀门设计:2、1冷却塔进水管上加电磁阀(不提倡使用手动阀)2、2管泄水阀应该设置于室内,(若放置在室外,由于管内有部分存水,冬天易冻)3、电子水处理仪的安装位置放置于水泵后面,主机前面。4、过滤器前后的阀门过滤器前后放压力表。5、水泵前后的阀门5、1水泵进水管依次接:蝶阀-压力表-软接5、2水泵出水管依次接:软接-压力表-止回阀-蝶阀6、分集水器6、1分集水器之间加电动压差旁通阀和旁通管(管径一般取DN50)6、2集水器的回水管上应设温度计.7、各种仪表的位置:布置温度表,压力表及其他测量仪表应设于便于观察的地方,阀门高度一般离地1.

5、21.5m,高于此高度时,应设置工作平台。8、机组的位置:两台压缩机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1.0m,制冷机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和非主要通道的距离不小于0.8m,大中型制冷机组(离心,螺杆,吸收式制冷机)其间距为1.52.0m。制冷机组的制冷机房的上部最好预留起吊最大部件的吊钩或设置电动起吊设备。(二)、水路设计问题点汇总问题点一:水管的坡度要合理1、水平支、干管,沿水流方向应保持不小于0.002的坡度;2、机组水盘的泄水支管坡度不宜小于0.01。3、因条件限制时,可无坡度敷设,但管内流速不得小于0.25m/s。问题点二:冷凝水干管的设计1、冷凝水应就近排放,一般排于卫生间地漏2、凝水干管的长度设计

6、要考虑因坡降引起的高度,管两端高低落差距离不能大于吊顶高度问题点三:选择合适的管路阀件1、立管与水平管连接处装调节阀3、水管路的每个最高点设排气装置(当无坡度敷设时,在水平管水流的终点)3、立管最低处连接关断阀,便于维修立管4、水管的热力补偿可以利用弯头自然补偿,不足时也可加设膨胀补偿器问题点四:水管布置1、立管在管道井内不宜乱放,宜靠墙靠角安放(见附图)2、管道在水平面内禁止穿越楼梯、剪力墙、配电室等问题点五:水管保温1 保温结构一般由保温层和保护层组成2 保温层厚度要根据热力计算确定,经验值可参考民用建筑空调设计P2793 保温材料可因地制宜,就近取材,应采用非燃或难燃材料,必须符合建筑设

7、计防火规范。问题点六:水力计算1空调水系统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差额,不应大于15%;2水管路比摩阻宜控制在100-300Pa/m,问题点七:水系统补水1空调水系统补水应经软化水处理,仅夏天供冷的系统可采用电子水处理仪;2系统补水量取系统水容量的2%3补水点宜设在循环水泵的吸入段(三)、末端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点:1.接风管的风盘的风口设计,见附图。1)第一个送风口与风盘的出风口的距离要适当;2)带有两个出风口的风盘送风管要变径;3)风盘的送风口与回风口距离要适当。(5米)2风机盘管的进出水管路设计,见附图1-2。1)进出水管路为上进下出;2)风盘与供回水干管的相对标高不小于200mm;3)进水管上

8、依次接过滤器、闸阀、和软接;4)出水管上接软接、闸阀。3同型号风盘的出风口数量的确定同型号风盘的出风口数量可视空调区域的不同而定,见附图1-3。4两个小包间共用一个风盘的气流组织两个小包间共用一个风盘,每个包间可设一个出风口,两个包间的回风口可以通过串联接到风盘的回风口上,见附图1-4。5靠近窗口的风盘布置:为抵挡室外冷负荷渗透,风机盘管应该尽量靠近外墙、外窗布置。见附图1-5。6大空间的风机盘管的布置:在大空间布置风机盘管时,宜以“中间回风,两边送风”的气流组织方式布置风盘,见附图1-6。7嵌入机的布置嵌入机布置时离边墙的距离不得大于3米;诸如会议室、多功能厅等布置嵌入机时应该选用小冷量的多

9、台机器,均匀布置。8内机选型大空间可选用嵌入机,长方形办公室最好选用卡式机9风口选型高空间不宜选用散流器送风(风不宜送达工作区),最好使用可调双层百叶送风口.10回风箱的做法:空气处理机的回风设计:在回风处做比较大的回风箱,在回风箱一侧开回风口,该做法可调节气流,降低噪音),见附图1-711.根据房间功用和冷负荷设计合适的风盘。风盘选型要以设计负荷为依据,风盘布置要考虑空调房间的特点尽量布置美观。(见附图1-8)(四)、风系统设计问题注意点:1送、排风口的距离要适当。排风口与送风口至少保持3米的距离以防气流短路图示:图1(效果差)原因:送风口和排风口距离太近图2(效果好)2选用合适的风阀。从原

10、则上讲,系统风压平衡的误差在以内,可以不设调节阀,但实际上仅靠调风管尺寸来调风压是很困难的,所以,要设风量调节阀进行调节。风管分支处应设风量调节阀。在三通分支处可设三通调节阀,或在分支处设调节阀。明显不利的环路可以不设调节阀,以减少阻力损失。在需防火阀处可用防火调节阀替代调节阀送风口处的百叶风口宜用带调节阀的送风口,要求不高的可采用双层百叶风口,用调节风口角度调节风量。新风进口处宜装设可严密开关的风阀,严寒地区应装设保温风阀,有自动控制时,应采用电动风阀。3风管的布置。要尽量减少局部阻力,即减少弯管、三通、变径的数量弯管的中心曲率半径不要小于其风管直径或边长,一般可用1.25倍直径或边长为便于

11、风管系统的调节,在干管分支点前后,应预留测压孔。测压孔距前面的局部管件的距离应大于5b(b为矩形风管的长边或圆形风管的直径),距后面的局部管件的距离应不小于2b。通风机出口处气流较稳定的管段上宜应预留测压孔。4新风进口位置进风口宜设在室外空气比较洁净的地方,保证空气质量宜设在北墙上,避免设在屋顶和西墙上,并宜设在建筑物的背阴处这样可以使夏季吸入的室外空气温度低一些进风口底部距室外地面不宜小于两米,当进风口布置在绿化地带时,则不宜小于一米应尽量布置在排风口的上风侧,且低于排风口,并尽量保持不小于米的间距5新风口的要求宜采用固定百叶窗多雨地区宜采用防水百叶窗以防雨水进入为防止鸟类进入,百叶窗内宜设

12、金属网排风管的新做法类似酒店客房的排风系统设计可如下考虑:利用排气扇将室内风排到走廊的吊顶内,在走廊设排风管排风,为有效利用余热,排风机可设置于卫生间.图示:7.风口与边墙的距离风口距墙不应小于1米8.风口的选用.新风口,送风口用双层百叶风口回风口用格栅风口排风口用双层百叶氟系统由于风量一般比较小,如要求冬季采暖需要,宜采用用双层百叶,不能用散流器。风机盘管带两个风口时宜选用带调节阀的双层百叶9.风口的凝露风口凝露是由于风口小,温度低。可加大风口尺寸防止凝露图示:10静压箱的计算静压箱控制风速宜不大于1.5m/s出风截面积A=G/V(G为送风量),各方向截面积应一样一般的系统可以用风口变径加消

13、音器代替静压箱11防排烟换气次数的确定。消防水泵间不小于4次变电室5-8次变电室5-8次12排烟口的布置。走廊超过60米,做排烟口电梯前室用常开型多叶送风口,每层设一个楼梯间用自垂百叶风口,2-3层设一个13房间的空气压力状态。建筑物内的空气调节房间应维持正压。建筑物内的厕所、盥洗间、各种设备用房应维持负压负压旅馆客房内应维持正压,盥洗间应维持负压餐厅的前厅应维持正压,厨房应维持负压。餐厅内的空气压力应处于前厅和厨房之间。1吊顶内的风管布置原则从上到下依次为:排烟风管,排风管,送风管,水管1送、排风口的相对位置空调房间并行送排风管时,送排风口尽量不要并列布置,最好交错布置图(效果差)图(效果好)1送风管的设计尽量使风在送风管内不倒走,确保良好的管内气流流动和出风效果17三通与风管的搭接和三通相接的管径要于三通的口径保持一致,不要变径,避免局部损失过大.关于通风,排烟和防烟1排除余热余湿的通风换气次数的确定。消防水泵间不小于8次/h变电室10次/h2排烟主要是对地下车库、面积超过100m2且无外窗的房间、内走道、中庭及面积超过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