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寄生虫试题上传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1777214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兽医寄生虫试题上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兽医寄生虫试题上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兽医寄生虫试题上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兽医寄生虫试题上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兽医寄生虫试题上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兽医寄生虫试题上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寄生虫试题上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兽医寄生虫学:研究家畜家禽、伴侣动物和其他动物的各种寄生虫及其所引起疾病的科学。2、寄生:共生生活双方中的一方受益,而另一种受害。3、寄生虫:营寄生生活的动物,即动物性寄生物,称为寄生虫。4、专一性寄生:只寄生于一种特定的宿主,对宿主有严格的选择性。5、多宿主性寄生:可寄生于多种动物。6、专性寄生虫:其生活过程中必须过寄生生活,离开宿主便不能生存。7、兼性寄生虫:可寄生也可不寄生而营自由生活的种类。8、土源性寄生虫:随土、水或污染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9、生物源性寄生虫:通过中间宿主或媒介昆虫而传播的寄生虫。10、机会致病性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

2、免疫 功能受损时,虫体出现大量繁殖和强致病力。11、宿主:凡是被寄生虫暂时性或永久地寄生的动物都称为宿主。12、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 寄生虫幼虫及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动物。13、终末宿主:Final host 寄生虫成虫及有性生殖阶段虫体所寄生的动物。14、补充宿主:Complementeary host 寄生虫发育过程中两个中间宿主的后一个中间宿主,有时就称作补充宿主。15、贮藏宿主:Storage host 也叫转运宿主或转续宿主,宿主体内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存在,虽不发育繁殖,但保持对易感动物的感染力,把这种宿主称为贮藏宿主。16、保虫宿主:Reservoir ho

3、st 如果一种多宿主的寄生虫可以寄生于家畜和野生动物,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看,野生动物被称为这种家畜的保虫宿主。17、带虫宿主:Carrying host 也称为带虫者,宿主被感染后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体内留有一定数量的虫体,这种宿主称为带虫宿主。18、超寄生宿主:Superarasitism host 许多寄生虫又是其他寄生虫的宿主,被寄生的寄生虫(宿主)称为超寄生宿主。19、二分裂:一个个体分裂为两个新个体。20、复分裂:又称裂殖生殖,核先连续分裂多次,然后各个核周围的胞质紧缩而形成数个新个体。21、裂殖体:复分裂时处在分裂中的母细胞成为裂殖体。22、裂殖子:复分裂的分裂过程的子细胞就是裂殖子。

4、23、出芽生殖:细胞核先分裂为大小不等但仍相连接的两个部分,较小的部分再分裂为两个小支,与此同时,原生质随着核的分支而向核的周围集中,结果形成两个芽状突起,芽状突起逐渐长大,而后分裂形成两个新个体。24、接合生殖:两个形态相同的原虫一时性地结合在一起,互相交换核质,然后分开,各自分裂成为新的个体。25、配子生殖:虫体在分裂过程中,出现性的分化,一部分裂殖子形成大配子体,一部分形成小配子体,大小配子体发育成熟后形成许多配子,雄性配子钻入雌性配子体内,接合成合子。26、完全变态:指从卵孵出幼虫、幼虫生长完成后,要经过一个不动不食的蛹期,才能变为有翅的成虫,这几个时期在形态上和生活习性上彼此不同。2

5、7、不完全变态:指从卵孵出幼虫,经若干次蜕皮变为若虫,若虫再经过蜕皮变为成虫,这几个时期在形态上和习性上比较相似。28、免疫: 机体识别和清除非自身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平衡的生理学反应。29、免疫应答:宿主对特异性的寄生虫抗原产生的免疫反应过程。30、带虫免疫:寄生虫在宿主体内保持一定数量时,宿主对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一旦宿主体内的虫体完全消失,这种免疫力也随之结束。31、免疫逃避:寄生虫可以侵入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体内,并能逃避宿主的免疫效应,而在宿主体内定居、发育、繁殖和生存,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逃避。32、感染期:寄生虫的发育阶段中能使动物感染的发育阶段,又称感染性阶段。33

6、、假包囊:在宿主细胞的胞浆内多个速殖子簇集成团,好像包在一个囊内,称为假包囊。34、石灰小体:在实质组织中还散布着许多钙和镁的碳酸盐微粒,外面被以胞膜而呈椭圆形,称为石灰小体或钙颗粒。35、柯赫式蓝体:寄生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所形成的多核虫体,又称裂殖体或者石榴体。36、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能力,它受遗传因素控制,具有相对稳定性,对各种寄生虫感染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作用,但没有特异性,一般也不十分强烈,对各期寄生虫均有一定抵抗作用,但无特异性,也不十分强烈。37、特异性免疫:寄生虫侵入宿主后,受寄生虫抗原物质刺激,宿主表现免疫应

7、答,对入侵的寄生虫发挥清除或杀伤效应,对同种寄生虫的再感染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38、消除性免疫:在宿主能消除体内寄生虫,并对再感染产生完全的抵抗力。39、非消除性免疫:大多数寄生虫感染可引起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是,对宿主体内原有的寄生虫不能完全被清除,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临床表现为不完全免疫,一旦用药物清除体内的残余寄生虫后,宿主已获得的免疫力便逐渐消失。40、伴随免疫:动物体感染蠕虫后获得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对体内已有的成虫无杀伤或清除效应,仅对再度感染时侵入的幼虫有一定的抵抗力。体内成虫消失,免疫力也消失。41、胎生:雌虫受精后不需产卵而直接经发育产出幼虫,此现象称为胎生。4

8、2、卵胎生:雌虫在终末宿主体内直接产出含幼虫的卵,随即在外界环境中孵出第一期幼虫。填空题1、共生分为: 互利共生 、 偏利共生 、 寄生 。2、寄生虫命名规则:双名制命名法3、吸虫的生活史历经: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和成虫等几个发育阶段。4、绦虫的外形分为: 头节 、 幼节 、 成节 三个部分。5、绦虫的生活史包括: 虫卵期 、 幼虫期或中绦期 、 成虫期 三个阶段。6、原虫的生活是包括两个阶段:无性繁殖 二分裂 、 复分裂或裂殖生殖 、 出芽生殖 ,有性繁殖 接合生殖 、 配子生殖 。7、寄生虫抗原按来源分: 结构抗原 、 代谢抗原 、 可溶性抗原 8、寄生虫免疫的三个特点是 免

9、疫复杂性 、 不完全免疫 、 带虫免疫9、免疫应答的三个过程是 致敏阶段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10、寄生虫病感染的途 :经口感染 、 经皮肤感染 、 接触感染、 经节肢动物感染、经胎盘感染。11、粪便内蠕虫虫卵的检查方法有直接涂片法、 漂浮法、 沉淀法 、 锦纶筛兜淘洗法12、姜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扁卷螺,寄生部位是 猪和人的小肠 13、猪囊尾蚴病的病原体是寄生在人体内的 猪带绦虫 的幼虫 猪囊尾蚴 ,寄生部位为人和猪 的各处横纹肌及心脏等器官。14、细颈囊尾蚴是 带 科 泡状 带绦虫 中绦 期幼虫,成虫寄生在 肉食兽的小肠幼虫寄生在 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处 。 15、 旋毛虫幼虫寄生

10、在 横纹肌 成虫寄生在 小肠 ,寄生与同一宿主,宿主感染时先为中间宿主 后 为终末宿主。16、 类圆线虫的生殖方式为 卵胎生 (孤雌生殖)。17、后圆线虫病又称为 猪肺线虫病 ,寄生部位是 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中间宿主是 蚯蚓。18、棘头虫的中间宿主是 金龟子 。19、冠尾线虫寄生于 猪的肾盂、肾周围脂肪和输尿管 ,又称为 猪肾虫 。20、弓形虫属于 真球虫 目 肉孢子虫科 弓形虫 属,在中间宿主中有 速殖子 、 包囊 两种形态,在终末宿主中有 裂殖体 、配子体、卵囊 三种形态21、小袋纤毛虫属于 毛口 目 小袋科 小袋虫属,寄生在 猪和人的大肠,生活史中有 滋养体 和包囊 两个阶段。22、片

11、形吸虫病病原体是 片形 科 片形 属,有 肝片吸虫 和 大片吸虫, 寄生部位是肝胆管,中间宿主是 椎实螺科的淡水螺 ,终末宿主是 反刍动物。23、双腔吸虫的中间宿主有 陆地螺和 蚂蚁。 24、阔盘吸虫寄生于 牛羊等反刍兽的胰管,少见于胆管及十二指肠 ,中间宿主是 陆地螺和草螽。25、前后盘吸虫平腹属的成虫寄生于反刍动物的 盲肠和结肠,其余各属成虫均寄生于瘤胃中间宿主是 淡水螺 (如扁卷螺)26、伊氏锥虫病通过 吸血昆虫机械性传播 传播,也称 苏拉 病。27、巴贝斯虫需通过 2 个宿主的转换才能完成生活史,且只能由蜱传播,它寄生于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内,传播方式是 经卵传播。28、前殖吸虫的第一中

12、间宿主是 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是 各种蜻蜓的成虫及其稚虫 ,棘口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是 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螺、蛙类及淡水鱼。29、后睾吸虫寄生于 鸭鹅和其他野禽的肝和胆囊内 。30、家禽球虫属于 复顶 门 孢子虫 纲 真球虫目 艾美耳 亚目 艾美耳 科,分为 艾美耳属 、 等孢属 、 温扬属 、 泰则属 四个属。31、日本血吸虫毛蚴的生物学特性: 向光性、向清性 、向上性32、疥螨属于 不完全变态 发育型,其发育过程包括 卵、幼虫若虫、成虫,无 蛹阶段,虱的发育过程包括 卵、幼虫和成虫。简答题1、免疫逃避的机制是什么?寄生虫抗原性改变,组织性隔离,抑制宿主的免疫应答,释放可溶性抗原,代谢

13、抑制。2、 概述寄生虫病的防控原则及基本措施。原则: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基本措施:1有计划地进行定期预防性驱虫。2粪便管理,消灭中间宿主或传播媒介,确保环境卫生。3安全放牧,饮食卫生,做好饲养卫生工作。3、简述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虫卵随胆汁到达肠道,与粪便一起排出体外,如落入池塘和溪沟中,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沼螺、豆螺等)吞食后,卵内毛蚴在螺消化道孵出,进入淋巴系统和肝脏,先后发育为胞蚴、雷蚴、尾蚴。尾蚴离开螺体逸入水中,钻入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或淡水小虾体内,形成囊蚴。人或其他终末宿主动物如吃进含有囊蚴而未煮熟的淡水鱼或淡水小虾后,囊蚴外壳可被胃酸及胰蛋白酶消化,在十二指肠内

14、幼虫脱囊逸出,幼虫沿胆总管移行至肝内胆管寄生,最后在胆小管发育为成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4、简述寄生虫对宿主的影响。夺取宿主营养、机械性损伤、毒素作用和免疫损伤、继发感染5、简述圆叶目与假叶目生殖上的不同点。假叶目绦虫的子宫有孔通向外界,虫卵成熟后可自动排出;圆叶目绦虫的子宫为盲囊状,不向外开口,虫卵不能自动排出,必须等孕节脱落破裂时,方散出虫卵。6、叙述原虫的生殖方式。无性繁殖:二分裂、复分裂、出芽生殖;有性生殖:接合生殖、配子生殖。7、比较大片吸虫与肝片吸虫虫体的区别。前者前端无显著地圆锥突出,在头部后面即逐渐扩大直至腹吸盘水平处,虫体的两边几成平行,后端不缩小,长度超过宽度的2倍以上,腹吸

15、盘较大,其腔通常向后延长,并形成盲囊。大片形吸虫的咽较食道长,肠管的内侧分支很多,并有明显的小支,睾丸分支较少,所占空间及其长度也较小,其内部构造和肝片形吸虫相似。8、请简述姜片吸虫和华枝睾吸虫两者成虫的器官的差异。1.口腹吸盘:前者均在前端,相距较近,腹吸盘大于口吸盘;后者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腹吸盘位于虫体后端的盲肠。2. 肠管:前者弯曲波浪状至盲肠,后者直达盲肠。3.睾丸:前者前后排列在虫体后部的中央;后者前后排列在虫体的后1/3处。4.受精囊:前者无受精囊,靠劳氏管;后者发达。论述题:1、猪蛔虫的生活史及猪蛔虫病的防治措施。猪蛔虫属直接发育型。雌虫受精后,产出大量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22-30的条件下经35周发育为感染性卵。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后,卵内幼虫孵出,钻入肠壁血管,多数幼虫随血循通过静脉到达肝脏,经心、肺,钻破肺泡入细支气管、气管,随痰液进入口腔,咽下后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