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774154 上传时间:2024-03-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2、揣摩和理解文章精彩的语言。3、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记叙的感情色彩。2、难点:两相对照的结构特点及其过渡对三味书屋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三、学情分析:两个班的学生都存在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主要表现在:全班有四分之三的学生拼音知识不过关,有二分之一的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深层次的文本意蕴无法自我探究,而全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都很薄弱。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1课

2、时一、课前三分钟二、导入新课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可由学生介绍)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姓周,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品: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学过的文章有风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写于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

3、”惨案以后,鲁迅被反动当局列入拟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鲁迅难以公开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大正值暑期,学生还没有开学,鲁迅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写下了这篇散文。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范围。朝花夕拾是一步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四、正字音确凿菜畦q蟋蟀shui竹筛h渊博鼎沸dng绣像xi锡箔b脑髓盔甲k蝉锐秕谷锡箔倜傥拗桑椹,轻捷qngji油蛉,斑蝥,缠络,攒,珊瑚高枕而卧,豁,

4、敛,脑髓,陌生鉴赏jin,人迹罕至,觅食,竹筛,秕谷,系,传授,书塾,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五、快速阅读课文,回答: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一、(1-8)叙述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二、(9-24)叙述“我”在三味书屋中枯燥的读书生活)六、合上书,快速回想课文内容提问:1、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2、课文

5、提到了哪些地点?3、百草园对于作者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板书:乐园七、小结:请同学们课后熟读课文。八、作业:抄写生字词第2课时一、导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诸多乐趣,恋恋不舍百草园的感情。二、研讨赏析【1由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提问:作者对百草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明确:作者认为在百草园中有无穷的乐趣;三昧书屋的生活则是枯燥乏味的。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问:课文的第1段写出百草园的什么情况?这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明确:写出百草园曾是“我”的乐园,点出了忆写百草园的缘由。理解:“似乎确凿只

6、有一些野草”?这句话是“夕拾”,是从成人的眼光看当年的百草园。“确凿只有”,断定百草园没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是对上面断定内容的犹豫与踌躇。这一方面表明由于“时间的流驶”,一些景致是否能够清楚的记得,不敢妄下结论;另一方面,也是为下文甩出一个“线头”“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课文的第1段是全文第一部分的第一层,写出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引起下文回忆描写百草园。请学生朗读第2段,引导学生迸行分析。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多少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什么?明确:写了十四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皂荚树、桑椹、菜花、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草丛、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提问:作者写了百

7、草园中什么景物呢?明确:莱畦,石井栏。提问:作者在写这些景物、动物、植物的时候,用了哪些词语把它们写得更加生动、美好呢?作者为什么把这些景物写得那么具体、生动、真切?百草园为什么是“我那时的乐园”?明确:不被大人看得起眼的百草园,却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物供好奇心盛的孩子观赏、玩耍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当然是“我”的乐园了。这里的草木虫鸟曾吸引着儿时的鲁迅先生去观察、玩味,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至今,这些景物还历历如在鲁迅先生的眼前,鲁迅先生就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把它们描写出来,表现儿童生活的情趣,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提问:作者怎样描写出百草园的可人?明确:鲁迅先生用色彩绚烂的语言,生动的文笔描

8、绘了百草园的可人。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棋,写的是春季;鸣蝉,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写的是夏季;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的是秋季。这样写了春、夏、冬三季的百草园,而且还写了那么多、那么生动、形象的动、植物,错综交织,而又井井有条,描写出了百草园的可人。提问: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持点?明确:这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木莲果实的形态特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表现了覆盆子形状颜色的美丽。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声

9、的悦耳。提问: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祥精彩?明确:作者曾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过细致地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还在描写之中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儿童乐园的热爱之情。因而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小结:第2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层,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轻声齐读第2段,加深体会,加强记忆。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3至3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问:文章的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起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对百草园的景物的描写,过渡到关于百草园中有关传说的叙述上去。提问:这里写了一件什么事?明

10、确:这里写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带有神怪色彩,结局是邪不压正,美女蛇被制服了。这个故事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联系呢?明确:其一,故事的内容符合儿童好奇、爱惊险的心理。这也是儿时的一种乐趣;其二,听长妈妈的故事后,“长草”是不去的,这就限制了“我”在百草园中活动的范围,极想得到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在百草园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这也符合儿童的探险猎奇、战胜邪恶的心理。这就为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纱,诱导着儿童去涉足认识、了解它。其三,百草园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赤链蛇的传说,对儿时的作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所以这个传说,增加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因素。让学生齐读课丈第7、

11、8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这两段写了什么?明确:写了雪天捕鸟,是百草园冬天的乐趣。让学生默读课文第7段,同时找出写捕鸟方法的动词,分析使用这些动词的表现力量。明确:作者用“扫、支、撒、系、牵、看、拉”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对捕鸟的喜好。第8段写出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这和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关系?明确:第8段写出了一位善良、沉静、有丰富捕鸟经验的农民闰土的父亲。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劳动人民智慧、经验的钦佩之情。这层中,没有明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但乐在其中了,捕鸟时的新奇、兴奋,对闰土父亲的钦佩,这些都是百草园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这样就把“乐园”写得

12、实在、具体。指定学生朗读第9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三个“也许是因为”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明确:这三个分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其内容都是在百草园中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以此来推测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表现了儿童觉得被送进书塾是遭到了惩罚的心理。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了一种什么感情?明确:这一段用猜测、疑问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达了童年的鲁迅告别百草园时既无奈又恋恋不舍的感情。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能够自由地观赏自然景物;这里能够听到神奇的故事,而且又能常常被这种猎奇的心理驱使,想在百草园中寻得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这里还可以学到捕鸟这种本领;这里还可以做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决不能做的把戏毁墙

13、根、投砖头、跳栏杆这里的生活是自由的、新奇的、活泼的、带有探险意味的,这怎能不是儿童的乐园呢?离开它又怎能不恋恋不舍呢?这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表现了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种种乐趣。布置作业背诵默写课文第2自然段。完成课后练习题二、三预习后文,准备下节课进行分析。】三、学习写作特点:(一)、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到底有什么乐趣?(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在百草园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动物组成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干有趣的事情,听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1有趣的动植物(2)2神奇的传说(3-6)3雪地捕鸟(7-8)(二)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一般学生会回答泥墙跟一带,捕鸟。1、朗读

14、第二段,划出能准确表达事物特点的词语并分析,重点引导学生如何描写景物。1)抓住事物特点,符合儿童心理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2)多角度写景,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齐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皆有;桑椹,菜花在春末,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后才叫,与后文冬季合成四季图,构思极精巧。3)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现儿童好奇好知热爱大自然的性格特点。4)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本文采取了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鸣蝉,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用“单是就”突出后者2、划出捕鸟动词,分析作用。作者对捕鸟经过的记叙,虽然仅仅用了两个句子共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