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狮远县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1763736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狮远县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狮远县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狮远县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狮远县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狮远县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狮远县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狮远县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一、 现代文阅读(36分)(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共计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根据史料记载来看,富民不仅向佃户提供土地、耕牛、种子、农具及其他生产生活资料,投入大量生产成本,而且对生产过程也非常关心。苏洵说富民对佃户“鞭笞驱役”,应有言过其实了,但其所反映的富民驱使督促佃客耕种土地,并对相关生产活动进行管理,则应是租佃制下富民群体之共同行为特征。胡宏言,“夫客户,依主户以生,当供其役使,从其约束者也”。其所谓“约束”者,当是指富民主户对客户的日常管理。他还列举了一些不从“约束”的表现,其中一条便是“习学末

2、作,不力耕桑之业”。由此可见富民对佃客的日常“约束”,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其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与监督。这还可用宋代官田出租的“监庄”之制观照加以说明。官府将系官之田出租给佃户,招募上三等富户充当“监庄”来进行监督与管理,并可影响到其秋成收入;官府根据所收秋成之多寡推赏,对富民“监庄”之功效高低的酬奖;官府只招上三等富户充当监庄,说明富民已具备相关“监庄”之经验,而其经验的获得,当与他们对其私有庄田出租管理的实践密不可分。进而言之,富民将私田出租,其监督与否及管理水平之高低,应同样会影响其收成之多寡,也就决定了富民一般会对其佃户生产进行“监庄”性质的管理。实际上,富民对佃客生产过程实施的监督与管理

3、是全面而细致的,包括收获环节也不放过,即使遭遇酷暑天气时也是如此。正因为富民参与到生产活动的各个环节,其田“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提高了粮食产量与品质,增加了收成,与“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由此难获“美稼”的少地自耕者形成鲜明对比。从佃客方面来讲,虽然取得完整的土地佃权进行经营是其根本利益之所在,但由于其贫困的经济状况,需要富民“借贷赒给无所不至”,甚至“借贷种种,与夫室庐牛具之属,其费动百千计,例不取息”。而富民关心佃户的生产生活条件,“本望租课,非行仁义”,为保证其收成所得,他们往往要考虑对佃户的生产过程进行干预,迫使佃户接受一

4、些影响其自主经营的契约条款。且随着丧失土地的小农数量日渐庞大,“于是形成了一个竞争性租佃市场”。这个市场存在的主要影响之一,就是“由于竞争,使佃农不得不考虑如何种好自己承佃的土地,以保证自己租佃权的稳定”,同样也会加重佃户自主经营权的非完整性,让佃户接受富民对自己生产活动的管理与干预,上引苏洵与胡宏所言就可见一斑。在宋代的两浙和江东路等地区,定额租逐渐取代分成租成为地租的主要形态,佃客虽然因此而增加了收入风险,可其经营自主性却得到了加强。但即使是在这种租佃模式下,主家也当不会完全放弃对其佃客生产活动的管理与监督。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富民向佃户提供土地、耕牛

5、、种子、农具及其他生产生活资料,投入大量生产成本,他们必然会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督促管理。B.富民在遭遇酷暑天气时对佃客生产过程包括收获环节实施监督与管理,可以让佃客按时栽种与收割,从而提高粮食产量与品质。C.佃户难以获得完整的自主经营权,这是因为即使他们不需要富民的帮助,富民从自己的利益考虑,也会对他们的生产过程进行干预。D.丧失土地的小农数量日渐庞大后,佃户之间为了租用富民的田地形成竞争,这样,富民对佃户生产活动的管理与干预也就更容易了。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不管是苏洵说的“鞭笞驱役”还是胡宏说的“约束”,实际上都是指富民对佃客生产过程进行管理与监督的行为

6、。B.富民对佃户生产过程的监督与否以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收成的多寡,这也是进行管理与监督的原因。C.佃客希望取得完整的土地佃权,但很多方面需要富民的帮助与支持,因而他们不得不接受富民对生产过程的干预。D.随着丧失土地的小农数量日渐庞大,佃农在租佃关系中的地位会被削弱,这使得他们不得不考虑如何拥有稳定的租佃权。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租佃关系中,富民根据佃户所需,会给他们提供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帮助,这是富民为了保证自己的收成所得。B.由于富民具有管理庄田出租的经验,所以官府将官田出租给佃户时,于是招募上三等富户充当“监庄”来进行监督与管理。C.富民对

7、佃客生产过程实施全面而细致的监督与管理,提高了粮食产量与品质,增加了收成,这是少地自耕者难以企及的。D.定额租取代分成租后,主家每年都有固定收成,而佃客经营自主性也得到了加强,这样对于租佃双方只是有利,没有害。(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国学大师饶宗颐余秋雨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还断言:只要香港有饶公,就不能算文化沙漠。这位饶公,就是著名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在香港,饶公是名人,也可算奇人。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人称“业精六学,才备九能”。然而,谁会相信,这位顶着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美国耶鲁大学、法国高等研究院、日本京都

8、大学、北京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客座教授头衔的大学问家,竟是从广东潮州走出来的一名初中生!少年早慧的饶宗颐,20岁出头因整理发表了父亲的遗著潮州艺文志而文名大噪,旋即被聘为中山大学的研究员。当时,日军已经南侵,中大迁往云南。在赴聘途中,饶宗颐大病一场,滞留在香港。没想到,这场大病,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在香港,他有机会结识了后来对他影响深远的学者王云五和叶恭绰,从而正式步入国学研究的大门。而这场大病,是饶公此生唯一害过的一场大病。因此,对佛、道都深有研究的他认为,这是一种缘分。饶宗颐治学,涉猎领域很广。季羡林先生曾将饶氏的学问分归八个门类,后来郑炜明先生更是添加补充,细分为十五类。儒学、道学、佛学,

9、诗、词、文、史,目录、考古、敦煌学,音律、书法、绘画、甲骨文,饶公样样都有研究;时间跨度更是惊人,从上古到明清,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涉猎。哪来的这么广泛的兴趣、这么旺盛的精力?饶宗颐的回答是:得益于从小文化空气的“熏蒸”,正如林语堂所言,学问是像熏火腿一样“熏”出来的。我家里有那么多书,我整天在看,把读书当成了玩耍,用的时间比在学校上课的还多。在那个小图书馆里,我可以一边享受,一面玩,动不动就在那里面逛。治学的博与专,是一对矛盾,很难兼得,但饶公做到了。在一些领域,他占据了开路人的地位。例如,他的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震惊了国际学界;他的梵学集,也开辟了该领域中国学术研究的新天地。为了达到“专”,饶公

10、不顾一切地“往里钻”。像梵学,为了品到“原汁原味”,他硬是从40多岁开始埋头学习梵文,一学几十年,可以朗朗而读。饶公说,我的梵文是与一位印度学者“换”来的。50年代末,那位在内地留学过的学者提出向我学说文解字.我正好想用功学学梵文,于是与他讲了条件:用说文解字交换梵文。此后几年间,我们互为老师,都学到了想学的东西。支撑饶宗颐在学术方面锲而不舍深钻的,是一种“求阙精神。饶公说,求阙是曾国藩的话。他认为做人、做学问,都要“求阙”。“阙”同现在的“缺”,就是要不知足的意思。实际上,天下万物都是有“缺”的,追求把“缺”的补齐,可事实上永远也补不齐,这样就会永远不知足地追求下去。饶公是史学家,他说,最令

11、我兴奋的是今天中国不断地有很多新东西(出土文物)从地下冒出来了。而这些东西又带出了许多新问题,需要解答。比如,遇见冒出来的东西以后,发现有的文字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本子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子呢?你就要解答了,我是研究这方面的,我有找出答案的责任,我要研究。我不能不研究,别人有没有兴趣,我不管;别人说这个毫无用处,没有意思。我不理,我对它有兴趣,我就要研究。价值这个东西很难讲,我看有价值,别人看毫无价值。在学术上,越有争执的东西,越需要讲出一个道理来。我就是要找出这个“道理”来。了解饶公的人说,别看他是国学大师,但他一点也不迂腐、守旧,开拓精神极强。他周游世界,精通英、法、德、日文。他研

12、究国学,不仅从中国古籍中找材料,还密切关注着考古的新发现。例如,他用四川三星堆考古成果,印证以往古文献资料的研究结论,并进一步取得新的重要发现。他借鉴西方汉学家研究方法,从印度和西域文字典籍入手,拓展汉学研究的视野。他还利用敦煌写卷的新资料,深入研讨诸多史学之谜;通过“比较古文字学”,探索远古中外文化交流问题。难怪季羡林教授称其在掌握材料、运用材料上“令人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感”。以有限的生命探求无涯的学问,于是饶宗颐做到了既博又专。 【注】饶宗颐(1917年8月9日-2018年2月6日)男,汉族,广东潮州人,字固庵、伯濂、伯子,号选堂,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他在传统经史研究、考古、宗

13、教、哲学、艺术、文献以及近东文科等多个学科领域均有重要资献,在当代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望。中国学术界曾先后将其与钱钟书、季羡林并列,称之为“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头引用余秋雨对饶宗颐的评价,高度赞扬饶宗颐取得的成就。B.饶宗颐少年早慧,被聘为中山大学研究员,进而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C.在治学方面,饶宗颐以有限的生命探求无涯的学问,拓展了学问的宽度。D.饶宗颐曾与钱钟书、季羡林并列,被称为“南饶北钱”和“南饶北季”。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在一开篇,就从正反两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位

14、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饶宗颐的形象。他既是名人更是奇人。B.正因为饶宗颐对佛、道都深有研究,他才把赴聘中大,生病滞留香港,从而正式步入国学之门这一经历看成是一种缘分。C.季美林先生曾将饶氏学问分归八个门类,郑炜明却把其细分为十五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饶宗颐治学涉猎领域非常广泛。D.“别人有没有兴趣,我不管,别人说,这个毫无用处,没有意思。”寥寥数语,源自饶宗颐独立不羁的学术精神。6.国学大师饶宗颐是个“奇人”,材料中有哪些体现?(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没文化【俄罗斯】安德烈马卡罗夫科利亚瑟罗耶戈夫继承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半年前,

15、他的姑妈去世了。“这是上帝赏给我们的,”妻子说,“因为我们受的折磨。”“你胡说什么!”科利亚顶了妻子一句,“我们受了什么折磨?是上帝收去了。”“上帝把她收去了,”妻子也不甘示弱,“可赏赐了我们,就是那套房子,以示公平。一家三口共居一室,难道不是一种折磨?”科利亚没有再争辩,公平就公平吧。半年过去了,失去亲人的哀痛渐渐淡忘,现在科利亚在这套房子里来来回回地踱步,四处打量着,手里拿着一串钥匙,脸上是灿烂的笑容,嘴角都快咧到耳朵丫子上去了。姑妈一生从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女人,仅书就摆满了五个古旧的大书橱。可她生活非常清贫,只有一个老式圆角冰箱、一台电子管电视机和一台单缸半自动洗衣机。现在他们要

16、把这些宝贝当垃圾扔掉。妻子想把这些书也一块扔了,但科利亚没同意。“我要在整面墙上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科利亚说,“这样我们家也有藏书了,也有文化气息了,终于像个书香门第了。”他说完,像个孩子似的坐在了这堆书旁。“没有带图的。”妻子调侃了一句,就去厨房了。怎么没有!科利亚真的找到了几本图画书,小时候姑妈亲自给他读过,有一只小灰鸭小红帽一个士兵等。这几本书薄薄的,没多少页码。科利亚突然笑了起来,想起了故事里那个士兵是怎么在一个吝啬的老太太家里用锤子煮粥的。科利亚把这几本书摞在了一起,心想,给儿子讲是晚了,孙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呢。他挪了挪身子,又翻弄起各种文学典籍。他拿起一本涅克拉索夫的诗集使劲儿回忆了半天,也就记得在中学教学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