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二首[9]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762459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古诗二首[9]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古诗二首[9]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古诗二首[9]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古诗二首[9]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诗二首[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古诗二首[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诗二首课题古诗二首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古诗二首安排了两首描写春天的诗。本导学案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理解诗“意”,即采用图文对照,结合关键字词等方法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诗歌的大概意思;二是感悟诗“境”,采用想象、体验等方法引导学生走进诗歌描绘的意境之中;三是体会诗“情”,即引导学生在感悟诗境的基础上,通过吟诵体会诗中作者的情感。学前准备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等词语。2.学习咏柳,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学习重点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

2、句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前准备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一起走进迷人的春天,看看他赞美了春天的什么?2.板书课题:咏柳。1.学生背诵诗句。2.齐读课题。9.将有关春天的诗句补充完整。(1) ,处处闻啼鸟。(2) ,一枝红杏出墙来。二、初读感知(用时:10分钟)1.把古诗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妆、丝、绦、裁、剪”。2.老师指导书写“碧、妆、绿、丝、剪”5个生字。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

3、,讨论难点。5.交流自读情况。(1)抽读生字词卡片,可采用齐读、开火车读、比赛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读熟生字词。(2)说说这首古诗主要描写了什么?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古诗,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古诗读通顺。2.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绿”是左右结构,右下部是“氺”,不是“水”。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同桌合作解疑。4.汇报交流学习情况。这首古诗主要写了初春二月的柳树的勃勃生机。10.看拼音写词语。hu zhun b y( ) ( )l s to jin do( ) (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用时:15分钟)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全班交流,相机点拨:(1)“碧玉妆

4、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枝是“绿丝绦”?(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2.出示插图,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2)指名读,师生评议。(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1.学生读诗句,并简单说自己理解的诗意。(1)这里把柳树叶子比作碧玉。(2)绿丝绦指柳条。因为柳条细长、柔美。(3)诗人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增加了诗的情趣。“不知”是发问,旨在引起人们的注意。(4)“二月春风似剪刀”由无形到有形,写出了春风神奇灵巧地剪出

5、一丝丝柳叶,装点锦绣大地的景象。2.欣赏课文插图,通过个别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多种形式体会春天来临时生机勃勃的景象。11.表示“绿”的词语还有很多,你还能写出几个吗? 12.咏柳前两句用 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静态中的 ,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后两句用 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四、诵读古诗,感悟诗情(用时:7分钟)1.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古诗,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想象春天美丽的画面。2.指导学生边读边体会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体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1.注意把握节奏、注意停顿,读出诗的韵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学生读出诗人对柳的赞美,对春的歌颂之情。13.课文精彩内容我知道。咏柳,“咏”的意思是_ 。在本课中指 。作者描写 _ ,歌颂 _ ,赞美 呈现出的勃勃生机。五、总结全文(用时:3分钟)1.组织学生交流:学了本诗,你有何感受?2.有感情地朗诵古诗。3.背诵古诗。1.学生自由讨论,谈感受。2.根据提示,学生尝试朗诵全文。14.默写古诗咏柳。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语文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所以在咏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的特点,出示直观的插图,再现诗歌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