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1762032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被子植物4大分类系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被子植物 4大分类系统1、克朗奎斯特分类法是由美国学者阿瑟克朗奎斯特(1919年一1992年)最早于1958年发表的 一种对有花植物进行分类的体系,1981 年在他的著作有花植物的综合分类系 统中最终完善。包括 64 个目和 383 个科,现在还有许多植物学家仍然使用这 种分类体系,但大部分科学家都倾向于最新的 APG II 分类法。目录木兰纲 Magnoliopsida1. 木兰亚纲 Magnoliidae2. 金缕梅亚纲 Hamamelidae Hamamelididae3. 石竹亚纲 Caryophyllidae4. 五桠果亚纲 Dilleniidae5. 蔷薇亚纲 Rosidae6.

2、菊亚纲 Asteridae 百合纲 Liliopsida1. 泽泻亚纲 Alismatidae2. 槟榔亚纲 Arecidae3. 鸭跖草亚纲 Commelinidae4. 姜亚纲 Zingiberidae5. 百合亚纲 Liliidae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被子植物分为两大纲:2、哈钦松系统这是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J. Hutchinson)于1926年和1934年在其有花植 物科志I、II中所建立的系统。在1973年修订的第三版中,共有111目,411 科,其中双子叶植物82目, 342科,单子叶植物29目, 69科。目录主要特点实际应用哈钦松系统认为多心皮的木兰目、毛茛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

3、,但过分强调 了木本和草本两个来源,认为木本植物均由木兰目演化而来,草本植物均由毛茛目演化而来,结果使得亲缘关系很近的一些科在系统位置上都相隔很远,如草本 的伞形科和木本的山茱萸科、五加科;草本的唇形科和木本的马鞭草科等,这种 观点亦受到现代多数分类学家所反对。主要特点a. 两性花比单性花原始,花部分离,多数,螺旋状排列的比花各部合生、定数、 轮生的进化,虫媒比风媒原始。在现代被子植物中,多心皮类包括木兰目和毛茛 目是最原始的。b. 单被花和无被花是次生的,来源于双被花类;柔荑花序类群较进化,起源于 金缕梅目。c.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有共同的起源,木本植物起源于木兰目,草本植物 起源于毛茛

4、目。哈钦松系统分科比较小,较易运用和掌握,被子植物在最后修正的系统里有411 科。目前在我国,建立较晚的标本室,如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华南植物所、 广西植物所、福建、贵州的经济植物标本室,多用哈钦松系统。南方的高等院校 植物标本室也多采用哈钦松系统排列标本。有人认为1973 年版比原版更不好用,比如有些双子叶植物科本来关系较接近, 如唇形目与马鞭草目用草本支、木本支为标准在系统树很早被分开,但实际上关 系很近,五加科与伞形科亦是如此。人们宁可用旧版而不用它的新版系统,认为 新版加重二元思想的色彩。a. 两性花比单性花原始,花部分离,多数,螺旋状排列的比花各部合生、定数、 轮生的进化,虫媒比风媒原

5、始。在现代被子植物中,多心皮类包括木兰目和毛茛 目是最原始的。b. 单被花和无被花是次生的,来源于双被花类;柔荑花序类群较进化,起源于 金缕梅目。c.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有共同的起源,木本植物起源于木兰目,草本植物 起源于毛茛目。实际应用哈钦松系统分科比较小,较易运用和掌握,被子植物在最后修正的系统里有 411 科。目前在我国,建立较晚的标本室,如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华南植物所、 广西植物所、福建、贵州的经济植物标本室,多用哈钦松系统。南方的高等院校 植物标本室也多采用哈钦松系统排列标本。有人认为1973 年版比原版更不好用,比如有些双子叶植物科本来关系较接近, 如唇形目与马鞭草目用草本支、

6、木本支为标准在系统树很早被分开,但实际上关 系很近,五加科与伞形科亦是如此。人们宁可用旧版而不用它的新版系统,认为 新版加重二元思想的色彩。3、恩格勒系统这是德国分类学家恩格勒(A. Engler)和勃兰特(K. PrantI)于1897年在其植 物自然分科志巨著中所使用的系统,它是分类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 它将植物界分 13 门,第 13 门为种子植物门,再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个亚 门,被子植物亚门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个纲,并将双子叶植物纲分为 离瓣花亚纲(古生花被亚纲)和合瓣花亚纲(后生花被亚纲)。恩格勒系统将单子叶植物放在双子叶植物之前,将合瓣花植物归并一类,认为 是

7、进化的一群植物,将柔荑花序植物作为双子叶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而把木兰 目、毛茛目等认为是较为进化的类群,这些观点为现代许多分类学家所不赞同。思格勒系统几经修订,在 1964 年出版的植物分科志要第十二版中,已把 双子叶植物放在单子叶植物之前。共有 62 目,344 科,其中双子叶植物 48 目, 290 科,单子叶植物 14 目,54 科。药用植物学教材被子植物分类部分采用修订 的思格勒系统,但有的内容有变动。4、塔赫他间系统这是前苏联植物学家塔赫他间(A. Takhtajan)于1954年在其被子植物起源 一书中公布的系统,他首先打破了传统把双子叶植物分为离瓣花亚纲和合瓣花亚 纲的分类;在分类等级上增设了“超目”一级分类单元。他将原属毛茛科的芍药属 独立成芍药科等,都和当今植物解剖学、孢粉学、植物细胞分类学和化学分类学 的发展相吻合,在国际上得到共识。塔赫他间系统经过多次修订,在1980年修订版中,共有28超目,92目,416 科,其中双子叶植物(木兰纲)20超目,71目333科,单子叶植物(百合纲)8超目, 21 目,77 科,显得较繁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