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单独课程开发指导手册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1759085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体化单独课程开发指导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一体化单独课程开发指导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一体化单独课程开发指导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一体化单独课程开发指导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一体化单独课程开发指导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体化单独课程开发指导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体化单独课程开发指导手册(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一体化单独课程开发指导手册.精品文档.一体化单独课程开发指导手册(试行)广西玉林商贸技工学校教务科2015年1月编制一、总则 1、目的:本手册旨在界定一体化课程内涵,指导相关专业的教学团队开发单独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资源。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单独一门课程开展一体化教学。 3. 术语 (1) 一体化课程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及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一体化课程体现理论教学

2、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特征。 (2)一体化课程方案规定专业基本信息、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安排、一体化课程标准、实施建议、考核与评价等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规范性文件。 (3)一体化课程标准规定课程来源(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工作内容分析)、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参考性学习任务、教学实施建议、教学考核建议的规范性文件。 (4)参考性学习任务从代表性工作任务中选取的具备教学价值的工作任务。 (5)学习任务设计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对学习任务进行情境描述、确定目标与内容、提出教学建议的过程。内容包括情境描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其设计结果为学习任务描述表。 (6

3、)学生工作页依据学习任务的工作过程逻辑编制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文本。 (7)教学活动策划依据学习任务描述表和学生工作页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的过程。内容包括教学活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资源、评价点等。4. 开发原则 (1)科学性原则:以就业为导向,遵循技能人才成长和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充分体现职业特征,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和学习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2)梯次性原则:形成以初、中级技能人才为梯次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3)可操作性原则:根据学校办学现状和各专业课程特点,各项要求力求具体、明确、清晰,目标可度量、可检验。 (4)规范性原则:所用的术语、符号、体例、内容、结构、格

4、式、表达形式应符合本手册的要求。 二、 结构一体化课程方案的结构见下图:学习领域 三、开发流程与技术 (一)开发流程一体化课程开发流程见下图:(二) 开发技术单独课程一体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主要包括一体化课程转化表、学习任务设计、学生工作页、教师工作页、教学PPT数字化教学资源等课程资源,并提出师资条件、教学管理保障制度等方面的建议。 1、 一体化课程转化一体化课程转化是将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成果由职业领域转到教育领域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体化课程规范编制的基础。一体化课程转化见下表:一体化课程转化表典型工作任务名称代表性工作任务名称工作时间一体化课程名称(学习领域)参考性学习任务名称(学习情景)学时典

5、型工作任务1一体化单独课程12233n.n.2233n.n. (1)一体化课程由本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而来,开发单独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先要填写好一体化课程转化表,再根据此转化表编制该课程的课程目录。 (2)参考性学习任务从本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中的代表性工作任务选取,选取代表性工作任务应依据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的主要内容确定。 (3)参考性学习任务的基准学时应依据代表性工作任务的工作时间,结合教学需要确定。(4)一体化课程的基准学时为选取的参考性学习任务学时之和。2、单独课程一体化教学资源的编制 (1)一体化课程标准及编制要求一体化课程标准应规定本课程的基准

6、学时、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参考性学习任务、教学实施建议、教学考核要求。编制要求: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具体体例及编制要求如下:专业一体化课程标准一、课程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变化的需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实际动手动脑能力,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岗位核心要素,能够从事工作岗位的高素质中级技能型应用人才。 二、课程综合职业能力要求 1、课程职业关键能力要求2、课程职业基本能力要求三、职业发展阶段的课程定位初级、中级、高级的相关描述。四、课程描述 (参考赵P31)课程名称教学安排第 学期课时时

7、间学时:典型工作任务描述一体化课程学习目标工作内容与学习过程 工作对象:工具、材料,设备及资料:工作方法:劳动组织方式:工作要求:五、教学评价序号评价项目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综合评价1学习准备2工作页填写3规范操作4完成质量5关键操作要领掌握6完成速度76S管理、环保节能8参与讨论主动性9沟通协作10展示汇报注:评价档次统一采用A(优秀)、B(良好)、C(合格)、D(努力)四个。(2)学习任务的设计及编制要求学习任务设计应明确学习任务的情景描述、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情景描述应根据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中代表性工作任务的描述,结合学校教学条件,描述完成学习任务该做什么、由谁做、什么时间、什么地

8、点做、教学价值以及工作标准等六要素,其中教学价值是难点,也是核心。学习目标应按照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价反馈)设计各环节的学习目标,一门课程学习任务的目标之和应满足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建议用鱼骨图工具分析本任务学习过程需要学习的知识与技能以及相关的拓展知识、素养等,并进行内容的调整与排序。编制要求:学习任务设计的具体体例及编制要求如下:学习任务设计方案(参考赵P83)专业: 学习领域课程:学习任务教学时间: 课时工作情境描述具体工学任务与其他学习任务关系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式方法与组织形式教学流程活动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时学习

9、活动一学习活动二学习活动三学习活动四学习评价测评点 (3)学习任务描述及编制要求 学习任务描述主要根据学习任务方案进行填写,原则上一个学习情填写一个学习任务描述表。编制要求:学习任务描述表的具体体例及编制要求如下:学习任务描述表专业名称一体化课程名称学习任务名称课时建议学习任务描述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资源配备教师:教学场地:设备:学习资源:教学组织流程一、明确任务二、获取信息三、制定计划四、做出决策五、实施六、成果展示与评价学业评价建议 (4)学生工作页(校本教材)及编制要求工作页编制应由引导问题贯穿始终,围绕各环节学习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进行设计,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工作页可以由文字、图片、表格等

10、多种样式呈现,将学习任务中需要解决的专业问题与必备的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编制要求:学生工作页没有固定的形式,可根据各专业课程的特点灵活运用。若编辑成校本教材则应加上封面、前言和目录。(5)教师工作页及编写要求 教师工作页主要依据学习任务设计完成,主要包括教学环节、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点、教学时间、教学资源等内容。教学环节对应鱼骨图的各环节;学习内容对应鱼骨图中各环节知识、技能、素养的分析结果;学生活动对应每一个知识、技能、素养点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思想;教师活动对应学生活动,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思想;教师活动对应学生活动,

11、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体现教学设计思路;评价点对应学习目标设计可测评的要素;教学时间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估算完成本环节需要的学时;教学资源列举各环节所需要的工具、设备、材料以及教学所需资料,为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准备提供依据。教师工作页可参考单元设计的教案,也可根据广州工贸P264,创新赵志群P137的模式编写,原则上一个学习任务写一个教师工作页。编制要求:学习环节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课时分配明确学习任务收集资讯制定工作计划任务实施活动一任务实施活动二任务实施活动三任务实施活动四展示与评价检查与反馈(6) 教学PPT:编制要求: 最好以一个学习任务为单元制作; 幻灯片以30个左右为宜;

12、 每门课程不少于8个课件; 课件要求主题鲜明、链接详细、画面清晰、 动画设计。 四、考核与评价1、 本专业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前,专业教学团队应编写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报送教务审批备案。2、 本专业课程实施一体化教学中,按照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方案要求,认真组织编写一体化课程转化表、学习任务设计方案、学习任务描述表、学生工作页、教师工作页、教学PPT共六项内容。3、 请教务科对教学过程进行检查和督导,不定期检查一体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情况和课堂教学情况。每实施一个工作任务前,需将该工作任务有关的学习任务设计方案、学习任务描述表、学生工作页、教师工作页和教学PPT发给教务科检查。4、 本专业所有课程结束时,教务科将检查上述所说的六项一体化教学资源。考核通过后汇编成一体化校本教材和教学成果,并给予相应量化加分奖励。五、 主要的一体化教学资源参考模版:附1: 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案一、专业基本信息1专业名称2招生对象3学制年限4就业方向5职业资格二、人才培养目标1初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2中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三、课程安排序号技能人才层级课程名称(学习领域)学时学时分配第1学期第n学期初级技能人才课程1课程n中级技能人才课程1课程n课程n总学时注:1此表课程包含学习领域的一体化课程、通用能力和基本技能培养课程。2不同学制课程安排应分别制表。附2: 一体化单独课程电气控制线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