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175732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最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最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最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最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报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数学组子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福州华侨中学数学教研组 周建梅摘要: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特点,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情感谢励工具和学生的认知工具,构筑数字化学习资源,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被动接受式学习真正转变为自主探究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尤其要构建基于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根本原那么、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新一轮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信

2、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仅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使新课程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才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为了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数学组在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下,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子课题研究。该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从?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数学?中选取适合信息技术介入的教学内容,创作便于课堂操作的教学设计,探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如何改良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和教师数学教学方式;如何使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把握好以纸笔运算、推理、作图等为主要手段

3、的数学学习与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学习之间的平衡,既使数学中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得到落实,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开拓观察、思考、归纳、猜测的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时机从事高水平数学思维、理解数学本质的活动,更有利地利用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以此推动学校在国家新课程方案下的数学教育改革。为此,我们本着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根本原那么、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作了初步的探索,并取得一定实效。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不仅提升了我校数学科研的层次,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数学学科的教与学的改革;指导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去解决社会生

4、活中的数学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二、课题研究的条件课题研究的主要资料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数学?。课题研究的设备为学校现代化的网络教室以及?几何画板?等数学应用软件。参与实验的全体高中教师中既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更有对信息技术相当熟练,对新教材教学教法有独特见解的青年教师。对如何在新课程教学下的信息技术整合数学课有一定的实践和研究经验。全体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数学教学环境,对自己的数学教学设计进行检验与论证。三、课题研究的起因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学生拿着数学问题问老师:“老师,这个题目怎么解?我们的老师很少

5、听到这样的话:“老师,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个不同的想法。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要答复这个问题,我们只需看看我们现在的教学形式:教师在讲台上津津乐道、一刻不停地讲,学生在台下鸦雀无声、一动不动地听。当然,也有不少教师喜欢课堂提问,但采用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如果学生的答复没有符合教师备课中的要求,就立即要其他学生答复,直至学生的答复完全符合教师的设计为止。有些教师有时一节课“马不停蹄地总在提问,学生不仅没有或少有体验与探索的过程,甚至把学生的思维空间也全压缩了。我们的师生在课堂内的讨论与交流,很多也是流于形式。有些讨论时间短得来不及思考,学生叽叽嘎嘎地说了一通,谁也听不清楚在说些什么。数学学习需

6、要做练习,但是过度练习是我国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通病。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练习过度。已经很熟悉的内容,再要学生反复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一些内容反反复复地练习,学生就会形成思维定势,当遇到新问题、新情境时,只会生搬硬套,不会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了改变上述现状,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途径,寻求改良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新平台,提供新课程要求下教师培训的新方式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新途径,推进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普遍使用,我们于2022年5月在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下,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子课题研究。四、课题研究与实验的

7、过程1成立课题组,使研究与实验标准化为使高中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的过程标准化与制度化,我们成立了以教研组长负责全体高中数学教师参与的课题组,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均是在一线教学的高级教师,市数学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大多数教师都有论文在CN级刊物上发表。2以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为研究与实验的主要环节,使改良教与学的方式落在实处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局部。课题组在进行高中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与实验时,把重点放在了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上。参与研究与实验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供数学教学环境,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动力,利用信息技术强大的“多元联

8、系表示功能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信息资源,开拓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猜测的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时机从事高水平数学思维、理解数学本质的活动。3教师积极学习、广泛交流、定期培训,努力走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专业成长道路要使教师在平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到达自如地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数学学习情景,并最终使其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工具,需解决的瓶颈问题是教师的教学观念与信息技术使用水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课题组成员除了自己努力学习外,还积极参加省市教研及各种培训,接受专家的引领与同行的帮助,以观摩课的形式共同研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形式与本质。同时,课题组的成员每个学期还接受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的

9、教材培训,并参加各种教学与技术的交流。4教学设计案例在三年的课题研究与实验中,课题组的成员进行了大量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研究活动。案例:几何中的理性思维案例的亮点:通过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获取几何特征的代数表达,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问 题教学目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如图1,点B是定圆A内一定点,点C是圆A上的动点,直线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当点C在圆A上运动时,动直线所覆盖的平面区域M是什么图形?图1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主动参与探究,通过数学实验发现结论,并借用椭圆的定义或坐标法证明自己的结论。先讲清学生活动要求,然后对学生活动过程的重要表现做好记录。让第一组的

10、同学课前先行研究这个问题,然后全组同学推选一些代表到讲台上汇报本组的研究。全班同学分为三个组。2如图2, CD是圆A的直径,当点C在圆A上运动时,BCD的外心H的轨迹n是什么?图2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主动参与探究,通过数学实验发现结论,并通过坐标法证明自己的结论。对学生活动过程的重要表现做好记录。让第二组的同学课前先行研究这个问题,然后全组同学推选一些代表到讲台上汇报本组的研究。先追踪外心H,再构造外心H轨迹。3平面区域M涉及到一条优美的曲线S,你能说明S与n的关系吗?使学生不仅会用信息技术环境工具检验自己的猜测,还会通过几何特征及坐标方法证明自己的结论。对学生活动过程的重要表现做好记录。让

11、第三组的同学课前先行研究这个问题,然后全组同学推选一些代表到讲台上汇报本组的研究。注意信息技术工具的测量验证的作用。4通过以上问题的研究,你有什么体会和新的发现?让学生体会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的根本过程及理性思维的表现特征。在学生谈完体会后进行小结。由三个组的代表组成一个新组上讲台进行汇报。只让学生进行反思即可,进一步提炼放在本课小结之中。5如果上述问题中的定点B在定圆A外你会得到怎样的结论呢?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创新的学习品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点B在定圆外时可获得什么结论?也许有学生在前面已发现了这个问题及其结论,如果是这样的话,此处主要是让

12、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61765年,伟大的瑞士数学家欧拉Leonhard Euler,17071783对同一个三角形的垂心、重心和外心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并证明了一个有趣的结论。 你能发现三角形的垂心、重心和外心三个点的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试证明你的结论。体会数学家的研究过程,加深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认识。提出问题,组织引导学生探究如何适当建立直角坐标系。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结论,先进行数学实验,再进行理性分析。鼓励学生课后利用Internet 了解数学家欧拉的生平,以此期望学生得到数学家的影响和数学文化的熏陶。7据说,笛卡尔的学生伊莉莎白,曾经用坐标法解决了下面的问题:

13、 如以下图,圆O与圆O1的圆心距为a。 如果点P到两圆的切线长相等即PAPB, A、B分别是切点,求P点的轨迹。相隔几十年之后,画法几何创始人、法国数学家蒙日(1746。5-1818。7)推广了这个结论,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从网站上检索这个问题的推广。笛卡尔的奉献是伟大的,笛卡尔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希望这样的问题能给学生以鼓励。同时,进一步体会结论的发现所应该经历的根本过程,同时认识到猜测不一定正确。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表达这个问题,并引导学生一起操作与思考。与教师一起操作,发现点P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后,思考以下问题:建立直角坐标系,得出两个圆的方程,由两圆的方程消去二次项得到一个二元一次方程,这是点P的

14、轨迹方程吗?可以简要地介绍笛卡尔的生平与笛卡尔在解析几何中的重大奉献。8本课小结让学生学会从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抽象出数学思想与方法,并认识到理性思维的根本特征。鼓励学生做小结,然后加以点评。反思本节课的收获,将学习体会写进自己的“数学问题本。期望学生能体会到“规那么对于“秩序的重要性,学会尊重“规那么,积极尝试建立合理的“规那么。五、课题研究与实验获得的根本结论信息技术的开展深深地影响着整个世界,也深刻地改变了数学世界。 信息技术使当今数学变得更加现实,使数学模型思想开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数学家可把头脑中的“数学实验变成现实,对精深的数学概念、过程进行模拟。 再难的计算、

15、复杂的方程,只要给出算法就能得到解决。 复杂多变的几何关系,利用计算机动态的作图功能可以得到表示。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使得数学思想容易表达了,数学方法容易实现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更加紧密了。 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相互促进与紧密结合,不仅形成了作为高新技术的核心成分和工具库的数学技术,也深刻地改变了数学的教和学的方式。 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的数学学习环境中,操作、观察、试验、猜测、发现等过程变得具体而清晰,尝试错误的成分减少,数学思维的目的性增强,数学推理的逻辑根底更加稳固,数学思考更具有程序性,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学生通过自主的、积极的数学思维而成功建构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的可能性,并使以学生开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得以实现。 通过三年的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与实验,以及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体会,我们得到了以下一些根本认识。一信息技术改变了数学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出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人机交互、即时反应的学习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外部给学生的刺激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既看得见又听得着,还可以动手操作,这有利于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对数学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数学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具体表达。 在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的教学环境中,教师教学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