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与水体自净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1753579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质与水体自净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质与水体自净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质与水体自净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质与水体自净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质与水体自净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质与水体自净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质与水体自净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水质与水体自净1-1名词解释水污染:水体因接受过多的污染物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该状态为“水体污染”。水质:水与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水质指标: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是判断水质的具体衡量标准。水质标准: 由国家或政府部门正式颁布的有关水质的统一规定。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所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水体自净:进入水体的污染物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作用,使污染物的浓度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将恢复到受污染前的

2、状态。这一现象为“水体自净作用”。水体污染物:凡使水体的水质、生物质、底泥质量恶化的各种物质均称为“水体污染物”。COD: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与外加的强氧化作用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BOD:在水体中有氧的条件下,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总固体:水中所有残渣的总和。(在一定温度下,将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总量。) 1-2试区别悬浮固体和可沉固体,区别悬浮固体和浑浊度。它们的测定结果一般如何表示? 如果对水样进行过滤操作,将滤渣在103105下烘干后的重量就是悬浮固体,结果以mg/L计。而可沉固体是指将1L水样在一锥形玻璃筒内静置1h后所沉下的悬浮物质

3、数量,结果用mL/L来表示。浑浊度是指水中不溶解物质对光线透过时所产生的阻碍程度。一般来说,水中的不溶解物质越多,浑浊度也越高,但两者之间并没有固定的定量关系。因为浑浊度是一种光学效应,它的大小不仅与不溶解物质的数量、浓度有关,而且还与这些不溶解物质的颗粒尺寸、形状和折射指数等性质有关。将蒸馏水中含有1mg/L的SiO2称为1个浑浊度单位或1度。由此测得的浑浊度称为杰克逊浊度单位(JTU)。1-3取某水样250mL置于空重为54.342 6 g的古氏坩埚中,经过滤、105烘干、冷却后称其质量为54.3998 g,再移至600炉内灼烧,冷却后称其质量为54.362 2 g。试求此水样的悬浮固体和

4、挥发性悬浮固体量。解:悬浮固体 228.8mg/L;挥发性悬浮固体量 150.4mg/L。1-6取某水样100ml,加酚酞指示剂,用0.100 0 mol/L 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盐酸溶液1.40 ml。另取此水样100 ml,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此盐酸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6.60 ml。试计算此水样的总碱度及各致碱阴离子的含量(结果以 mmol/L计)。解:总碱度6.60mmol/L(酚酞碱度1.40mmol/L);OH-0mmol/L;HCO3-1.4mmol/L;CO32-3.8mmol/L。1-7取水样100 ml 用0.100 0 mol/L HCl溶液测其碱度。现以酚酞作指示剂,

5、消耗了HCl溶液0.20 ml,接着再加甲基橙作指示剂,又消耗了3.40 ml。试求该水样的总碱度和各种致碱阴离子的含量(结果以 mmol/L 计)解:总碱度3.60mmol/L(酚酞碱度0.20mmol/L);OH-0mmol/L;HCO3-3.2mmol/L;CO32-0.2mmol/L。1-8 某水样初始PH为9.5,取100 ml 用 0.200 0 mol/L 溶液滴定至PH8.3时需6.20 ml,若滴定至PH=4.4则还需加此液9.80 ml。试求此水样中存在的各种致碱阴离子的浓度(结果以 mmol/L和的 mg/L计)。解:总碱度64.00mmol/L(酚酞碱度24.80mmo

6、l/L);OH-0mmol/L;HCO3-14.40mmol/L(720mg/L);CO32-24.80mmol/L(2480mg/L)。1-9有一水样取100 ml 用0.100 0 mol/L HCl溶液测定其碱度,加入酚酞指示剂后,水样无色。再加甲基橙作指示剂,消耗盐酸溶液量5.20 ml,另取此水样100 ml 用0.025 0 mol/L的EDTA溶液测其硬度,用去 14.60 ml。试求此水样的总硬度、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结果以 mmol/L、度和的 mg/L计)。解:总硬度3.65mmol/L(365mg/L;20.4度);碳酸盐硬度2.60mmol/L(260mg/L;1

7、4.6度);非碳酸盐硬度1.05mmol/L(105mg/L;5.9度)。1-10高锰酸钾耗氧量、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三者有何区别?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除了它们以外,还有哪些水质指标可以用来判别水中有机物质含量的多寡? 重铬酸钾耗氧量,习惯上称为化学需氧量,是水样在强酸性条件下,加热回流2h(有时还加入催化剂),使有机物质与重铬酸钾充分作用被氧化的情况下测定的。它能将水中绝大多数的有机物氧化,但对于苯、甲苯等芳烃类化合物则较难氧化。严格说来,化学需氧量也包括了水中存在的无机性还原物质。通常因废水中有机物的数量大大多于无机还原物质的量,一般用化学需氧量代表废水中有机物质的总量。高锰酸钾耗氧量,

8、习惯上称为耗氧量,测定快速,但不代表水中有机物质的全部总量。一般来说,在测定条件下水中不含氮的有机物质易被高锰酸钾氧化,而含氮的有机物就较难分解。因此,耗氧量适用于测定天然水或含容易被氧化的有机物的一般废水,而成分复杂的有机工业废水则常测定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指在有氧的条件下,水中可分解的有机物由于好氧微生物(主要是好氧细菌)的作用被氧化分解无机化所需要的氧量。除它们外,还有总需氧量、总有机碳等水质指标可用来判别水中有机物质含量的多寡。1-11 试讨论有机物好氧生物氧化的两个阶段。什么是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La)?什么是完全生化需氧量(BODu)?为什么通常所说的生化需氧量不包括硝化阶段对氧

9、的消耗量? 在有氧的情况下,废水中有机物质的分解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称为碳氧化阶段,主要是不含氮有机物的氧化,也包括含氮有机物的氨化,以及氨化后生成的不含氮有机物的继续氧化。碳氧化阶段所消耗的氧量称为碳化生化需氧量(BOD)。总的碳化生化需氧量常称为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或完全生化需氧量,常以La或BODu表示。 水中的硝化细菌可氧化水中原有的氨和含氮有机物氨化分解出来的氨,最终转化成硝酸盐。由于硝化作用所消耗的氧量成为硝化生化需氧量,即第二阶段生化需氧量,常以LN或NOD表示。 通常所说的生化需氧量只是指碳化生化需氧量,即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La,不包括硝化过程所消耗的氧量LN。这是因为生

10、化需氧量的定义只规定:有机物被氧化分解为无机物质。在第一阶段生物氧化中,有机物中的C变为CO2,N变为NH3,均已无机化。因此并不关心继续氧化成NO2、NO3。同时,对于一般的有机废水,硝化过程大约在57天甚至10天后才能显著展开,所以5天的BOD测定通常是可以避免硝化细菌耗氧的干扰的。1-12 某工业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混合废水的为300(20),它的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是多少?(假定k10.23d1)解: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323mg/L。 1-13 某废水的=210,试求此废水的以及第一阶段生化需氧量,假定=0.17。假设上述废水改放在30条件下培养测定,试问5天的BOD应该是多少()?

11、解:30下BOD5=281mg/L。1-14 三种不同污水水样在20下的均为350,而它们的值分别为0.25、0.36和0.47,试求每种水样的完全生化需氧量。解:372mg/L;357mg/L;351mg/L。1-15 一学生测某废水的生化需氧量,星期二将水样放入25的培养箱内,到下星期一才作培养后测定。得BOD值为206。已知此废水20的=0.17,试求它的。解:167mg/L。1-17 通常所说的水质标准和水质要求有什么区别?由国家正式颁布的统一规定,对各项水质指标都有明确的要求尺度和界限,均为法定要求,具有指令性和法律性,有关部门、企业和单位都必须遵守,称为水质标准。各用水部门或设计、

12、研究单位为进行各项工程建设或工艺生产操作,根据必要的试验研究或一定的经验所确定的各种水质要求。这类水质要求只是一种必要的和有益的参考,并不都具有法律性。1-18 为什么制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还要制定废水的排放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只对地表水体中有害物质规定容许的标准限值,还不能完全控制各种工农业废弃物对水体的污染。为了进一步保护水环境质量,必须从控制污染源着手,制定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标准。1-19 什么叫水体自净?什么叫氧垂曲线?根据氧垂曲线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进入水体的污染物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面的作用被分散、分离或分解,最后,水体基本上或完全地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这个自然净化的

13、过程称为水体自净。当河流接纳废水以后排入口(受污点)下游各点处溶解氧的变化十分复杂。以各点离排入口的距离为横坐标,溶解氧量为纵坐标作图,即得氧垂曲线。氧垂曲线的形状会因各种条件(如废水中有机物浓度、废水和河水的流量、河道弯曲状况、水流湍急情况等)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但总的趋势是相似的。由氧垂曲线可以得到废水排入河流后溶解氧最低点的亏氧量,及从排入点到临界点所需的时间。1-20 解决废水问题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在解决废水问题时,应当考虑下面一些主要原则: (1)改革生产工艺,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减少废水排放量; (2)重复利用废水; (3)回收有用物质; (4)对废水进行妥善处理; (5)选择处

14、理工艺和方法时,必须经济合理,并尽量采用先进技术。 1-21 什么是“末端治理”?为什么要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工艺?你怎样认识“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关系? 水处理中的“末端治理”是指排什么废水就处理什么废水。在解决工业废水问题时应当首先深入工业生产工艺中,与工艺人员相结合,力求革新生产工艺,尽量不用水或少用水,使用清洁的原料,采用先进的设备及生产方法,以减少废水的排放量和废水的浓度,减轻处理构筑物的负担和节省处理费用。1-22 举例说明废水处理与利用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者之间的主要区别。 废水处理方法中的物理法是利用物理作用来分离废水中呈悬浮状态的污染物质,在处理过程中不改变其化学

15、性质。如:沉淀法不仅可除去废水中相对密度大于1的悬浮颗粒,同时也是回收这些物质的有效方法。 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来处理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质或胶体物质。如:离子交换法可用于水的软化(去除Ca2、Mg2)和除盐(去除水中全部或部分的阴阳离子)。 生物法主要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使废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如:好氧生物处理主要是利用好氧微生物降解水中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1-23 一废水流量q=0.15m3/s,钠离子浓度1=2 500mg/L,今排入某河流。排入口上游处河水流量Q=20m3/s,流速v=0.3m/s,钠离子浓度0=12mg/L。求河流下游B点处的钠离子浓度。解:35mg/L。1-24 一污水厂出水排入某一河流。排入口以前河流的流量Q=1.20,=4.1 ,=5.0 ,=3.0 ;污水厂出水的流量q=8 640,=20 mg/L ,=80 ,=10 。假定排入口下游不远某点处出水与河水得到完全混合,求该点处的河水水质。解:BOD55.3mg/L;10.8mg/L;3.5mg/L。1-25 某生活污水经沉淀处理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