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1752554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一、基本资料:我院ICU自2015年1月至2015年3月共78人留置尿管,共发 生院内尿路感染1例。二、原因分析: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原因分析图三、整改措施:I患者因素床管的护理庙京,瑟醐疾情I成官的霍克时日12床抗生素的度用源痢蹈入.泰尿管置入与缝护方面因素果吝的年雄、性R患者全垣其他喟匿.吝F免度力1.置管前(1)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的适应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 不应当使用。(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 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4)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

2、应当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5)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管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后的注意事 项。2.置管时(1)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 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避免 损伤尿道粘膜。(3)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 菌屏障。(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 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棉球不能重复使用。男性:先洗净包皮及 冠状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女性:先按照由上 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 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5)导尿管插入深

3、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入10-15毫升无 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固定稳妥,不会脱出。(6)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 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3.置管后(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 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 流管,防止尿液逆流。(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清空 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 集容器。(4)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时,应当消毒导尿管 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留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

4、不能用 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导尿管 和集尿袋的接口。(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 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6)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 毒。留置导尿管期间,应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7)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应当把导管浸 入水中。(8)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尿管。若导尿管 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置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 应当立即更换导尿管。(9)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 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10)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

5、时尽早拔除导尿 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11)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时,应当训练膀胱 功能。(12)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手卫生。四、持续改进:1、P计划:组织科内护士进行尿路感染的预防的培训;提高护 士的责任心;使全年ICU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0;对患者做好尿道口 护理剂会阴护理,勤擦洗。2、D 实施:对护士进行尿路感染的计划培训,及时了解患者尿 道及尿液培养情况,制度相应护理计划并实施落实。3、C检查:检查科内对护士尿路感染的的培训记录;以及其对 尿路感染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护士对患者的尿道口护理落实情 况。4、A处理:科内对该患者的尿路感染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其护 理流程是否合理;以及其后续治疗和护理情况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