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1751784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寒假作业:(1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1、如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各溶质分子都不能通过半透膜)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甲溶液为清水,乙溶液是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则水分子只进不出,导致漏斗内液面上升B. 若甲溶液是质量浓度为10%的蔗糖溶液,乙溶液是质量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则漏斗内液面高度不变C. 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渗透平衡时,漏斗内的液柱会阻止液面继续上升D. 若甲、乙溶液分别是质量浓度为0.1g/mL、0.2g/mL的蔗糖溶液,则平衡时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2、右图是达到平衡的渗透装置,半透膜不允许蔗糖分子通

2、过,此时漏斗内()和漏斗外()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液面的高度差为,初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初始时水分子从到的速率小于到的速率B此时漏斗内外液体浓度大小关系为小于C若向漏斗内加入蔗糖酶,则逐渐变大直至重新达到平衡D若漏斗内外是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平衡时的浓度大于的浓度3、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实验开始时如图甲所示,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一段时间以后,当漏斗管内的液面不再变化时(如图乙所示),、分别表示两个漏斗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中B的浓度高于C的浓度B图乙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C图甲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中的速度大于A中的水分子扩

3、散到C中的速度,即使达到渗透平衡,B的浓度仍高于AD图乙中A的水分子扩散到B中的速度等于B中的水分子扩散到A中的速度4、取甲、乙、丙三种植物组织切块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浸泡液的浓度变小,乙浸泡液的浓度不变,丙浸泡液的浓度变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各切块细胞液浓度丙乙甲B.实验中,丙切块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C.实验中,乙切块细胞内蔗糖浓度与浸泡液中蔗糖浓度相等D.实验后,甲切块细胞放入清水中一定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5、将人的成熟红细胞放入盛有0.9的氯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细胞的形态没有发生改变。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

4、水分子进出成熟红细胞B成熟红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与09的氯化钠溶液浓度相当C水分子可以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和水通道蛋白进出成熟红细胞D若向烧杯中加入少量葡萄糖,则成熟红细胞可能会皱缩后恢复原状6、制作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以“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用溶液作为外界溶液进行引流处理后,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质壁分离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是水分子顺溶液浓度梯度跨膜运输出了细胞B在本实验中,操作步骤为:制片、低倍镜观察、滴加溶液、高倍镜观察C可使用染色排除法利用台盼蓝对细胞染色以确定细胞的死活D用不同浓度的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7、将

5、a、b、c三组红细胞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进行实验,浸泡一段时间后其细胞形态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示细胞内液的渗透压,a组的比b组的高B.浸泡过程中a组细胞失水量小于c组细胞失水量C.若向a组烧杯中加入少量葡萄糖,则其细胞可能会皱缩后恢复原状D.上述实验中引起细胞形态的改变而消耗ATP的数量比较:cba8、下列关于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需要加入龙胆紫染液对细胞进行染色B.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将下降至与外界溶液等渗C.相同条件下紫色洋葱内表皮细胞也会发生质壁分离D.若外表皮细胞死亡,能发生质壁分离但不会发生复原现象9、在紫

6、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在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相比于甲细胞,乙细胞吸水能力较强B.如果将细胞置于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乙细胞可以变为丙细胞C.本实验中所用的蔗糖溶液浓度越高,越能更快观察到图中三种细胞的转变过程D.该实验虽然没有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但仍遵守对照原则10、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甲、乙溶液中,对细胞失水量进行统计后绘制出如下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溶液比乙溶液浓度高导致植物细胞失水较快B.植物细胞在乙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和自动复原C.若乙溶液的浓度稍增大,则曲线中b点可能左移D.放入甲、乙溶

7、液的细胞质壁分离后放入清水均有可能复原1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状态,a、b表示两处浓度,由此可推测( )A.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B.此时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C.此时a 外界溶液 B.细胞液 外界溶液C.细胞液=外界溶液 D.都有可能(3)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清水当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 ,细胞能否无限吸水? ,原因是 。(4)把一个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浸入低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现细胞液泡体积也在增大。当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细胞液浓度是否一定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

8、:答案:C解析: 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 3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 4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 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 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 7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査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理解判断的能力:根据图中信息,a组细胞基本可以维持原状.b组细胞吸水膨胀,c组细胞皱缩.细胞失水较多;与a组相比,b组细胞吸水.细胞内液渗透压较低;向a组烧杯中加入少續葡萄糖后,刚开始外界溶液渗透压大于细胞内液渗透压.细胞失水皱缩,后来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内液渗透压大于外界溶液,细胞吸水恢复原状;细胞形态的改变是细胞通过自

9、由扩散方式失水或吸水造成的,不消耗ATP。 8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 9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 10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A、据图分析,植物细胞在甲溶液中,细胞逐渐失水然后达到稳定;植物细胞在乙溶液中,先失水后吸水,且曲线甲在曲线乙的上方,说明甲溶液的浓度高于乙溶液,A正确;B、植物细胞在乙溶液中先失水,说明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10分钟后开始吸水,说明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B正确;C、若适当增加乙溶液的浓度,导致细胞失水程度加大,复原的时间相对较长,即a点上移,b点右移,C错误;D、放入甲、乙溶液的细胞质壁分离后放在清水中,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D正确故选:C 11答案及解

10、析:答案:D解析:该图所表示的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但不能确定其是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还是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或者恰好是质壁分离结束时,若是第一种情况,则C项正确,若是第二种情况,则A项正确,若是第三种情况,则B项正确,因此正确选项应为D。 1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几乎充满整个细胞结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几乎没有,A错误;吸水纸的作用是引流,使细胞快速浸润在蔗糖溶液或清水中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C错误;本实验是以质壁分离前后变化作为自身对照,不能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D错误。 13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 14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Mg2+通过主动

11、运输进入根细胞;MgSO4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细胞吸收利用;Mg2+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降低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能量的产生,故会影响水稻根系对 Mg2+的吸收。 15答案及解析:答案:1.小于; 下降; 小于; 2.; 外界溶液; D; 3.渗透吸水; 不能; 细胞壁对原生质层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4.不一定解析:1.图丙中分别是细胞壁、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间的间隙、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图甲中c是半透膜,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的结构c。当a液浓度小于b液浓度时,水由a进入b,导致图甲漏斗液曲上升;随若水分的渗透,半透膜两侧液体浓度差减小,漏斗中溶液吸水速率下降;当液面不再上升时,c两侧浓度大小仍是a小于b。2.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如果液泡继续变小,则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如果液泡大小不变,则外界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如果液泡逐渐变大,则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由于细胞壁是全透性的,质壁分离时,细胞壁和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外界溶液。3.细胞液泡体积增大,说明细胞在吸水,植物细胞不能无限吸水是因为细胞壁对原生质层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且细胞壁的伸缩性有限。4.当液泡体积不再增大时,只能说明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平衡,不能确定细胞液浓度是否 一定和外界溶液浓度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