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学案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1750603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德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品德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品德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品德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德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德教学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生为本,进行有意义、有意思的品德教学世界在发展,生活在变化教学案例分析 作者: 潘燕霞单位: 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摘要: 品德与社会是以促进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为目标的德育新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准确把握教材和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生为本,努力选择儿童喜欢的学习方式,和贴近生活的探究活动,设计科学的教学活动流程,使学习对儿童来说,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本文以笔者执教的世界在发展,生活在变化为教学案例,从“解读课标”、“教学手段的实施情况”、“教学效果”等角度作反思。关键词: 讲授法 举例分析法 讨论归纳法 思辩法 媒体运用一、案例背景为参加荔湾区20

2、08学年度品德科教师教学竞赛,笔者选了世界在发展,生活在变化一课进行教学。本课例获该次比赛二等奖。该篇教材是选自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从中国历史上的汉朝、唐朝等几个重要的朝代切入,帮助学生对于统一的、多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的古老历史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并对中国历史发展顺序有一个粗浅的认识。本节则从近现代时期扩展到世界历史,以工业革命为界限,让学生了解、思考和认识工业革命对于整个人类历史的重大意义。授课分五个环节:(一)事物激趣,导入新课;(二)直观图表, 合作分析;(三)引导探究,互动交流;(四)思辩人生,认识升华;(五)总结全文,课后延伸。其中“引导探究,互动交流

3、”环节是学生认识的关键。二、案例描述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根据教材第48页和第50页的叙述,了解工业革命的两大标志,并搜集资料。课堂上,就请同学们来谈谈自己对工业革命的了解。有学生说,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化时代的开始。有学生说,瓦特对蒸汽机的发明是人类科技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获得了空前强劲的、可被人类控制的动力资源,对社会经济跨越式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蒸汽机改变了人们长期以来依靠水力、风力和人力驱动机械的历史。有学生说,同样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人会疲劳,牲畜会懈怠,但蒸汽机却不会。有两个学生在课前就自主合作制作了一个关于蒸汽机的小课件。老师请这两位同学

4、到多媒体讲台上演示课件并汇报。她们一人轻点鼠标,PPT课件向大家展示了蒸汽机、蒸汽火车、蒸汽轮船等图片,另一人给大家介绍蒸汽机在1769年1814年的英国那一段辉煌的历史: 1769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17811790年瓦特完善了蒸汽机的用处;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把瓦特的蒸汽机装在轮船上,宣告了航运帆船时代的终结。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把瓦特的蒸汽机装在火车上,从此有了蒸汽火车。”在几位同学的一轮介绍后,老师进行小结:“听了同学的汇报,我们可以知道,蒸汽机确实意义重大,蒸汽时代到来了,人类的工业化时代开始了!”课堂上,不少同学还想说说自己对工业革命的了解。有学生说,1870年,电已经进

5、入到广泛应用阶段,使世界变化的速度再一次大大加快。于是,老师提示同学们,观察一下课室,哪些东西要用电的?学生争相回答:电灯、电脑、投影机。老师继续问:“在我们的家里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说:“电话、电冰箱、电视机、空调、洗衣机”有学生对“电话”有异议,此时,老师及时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有些电话是要用电的。随后,老师进行了小结:“各式各样的电器产品,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电的广泛应用,对世界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提速,把我们的生活带进了流光溢彩的电气时代。”在一组流光溢彩的夜景图片做背景下,老师引导学生明确了无论是蒸汽机的发明、改良、应用,还是电的广泛使用,这一切变化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的发

6、展带来了科技的创新,科技的创新给社会带来了进步。随后,老师告诉同学们,科学技术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并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看,从48页到51页,的“科学技术与大众生活”记事年表。请同学们仔细看,然后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一项发明进行合作探究。各小组长组织好同学,把各自在课前搜集到的材料进行交流,把探究的成果整理好,做好交流汇报的准备。同学们手上的资料都很丰富,老师给了充足的时间大家做准备。汇报交流时,每个小组派两位同学上教坛,一位负责展示搜集到的图片或实物材料,一位负责讲解“变化”。首先上场的A组代表,向大家介绍自行车给大众生活带来的变化。他们先对比介绍了普通自行车和折叠自

7、行车,重点介绍折叠自行车的便利之处;然后介绍自行车比赛;最后还说明了自行车还常用于体育锻炼和假日休闲活动。接着上场的B组代表给大家介绍电话给大众生活带来的变化。他们讲解了贝尔发明的第一台电话的传话器、受话器;介绍了古老的磁石电话;还介绍了电话发展史。随后,另一个也探究了电话的小组进行了补充,给大家展示了几张现代新型电话的图片,告诉大家这些是现代使用的电话,其中一个是适合进行电话会议使用的。C组的代表带着一些图片资料和一架飞机模型出来了。他们先介绍了飞机的发明时间和发明者,接着介绍了制作飞机的材料变迁(木材金属),然后出示图片,讲解几种飞机的造型和功用(随着时代与科技的发展,飞机的造型和功用都发

8、生了变化)。还介绍航空业的现状:民用航运、农业播撒、军用老师和同学们不禁惊叹:原来,飞机发展到今天有那么多的功用,变化可真大呀!听了各个小组的汇报后,老师对大家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感谢他们给大家介绍了世界的发展和生活的变化。同学们也纷纷结合自己的探究,谈自己的收获。三、案例分析本课的教学中,体现的课程标准有: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围绕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正负面影响设置主题,召开辩论会;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在

9、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在“引导探究,互动交流”环节中,教师用举例分析法让学生初步理解几个概念:手工业、工业化、工业革命,为下面认识“科学技术与大众生活”的关系做好准备。之后,随机屏显,适时运用教学课件并用讲授法帮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合作探究的方式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总结、提升获得的经验和信息。再用讨论归纳法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的重大意义纵观整节课的教学,孩子们在课堂上经历了学习讨论思考提问反驳反思等种种过程,他们的思维被激活,智慧被点燃,认识被提升。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课程对儿童积极、有效的引导。由此,课堂教学不再是“知识灌输”、“教材呈现”和“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真正以生为本,成为触动儿童心灵,激活儿童思维,培养儿童能力,提高儿童认识,引导儿童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也就真正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以其“有意义、有意思”,成为了促进孩子发展的有效的内在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