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六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175052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六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六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六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六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六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六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六篇(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脱贫攻坚调研报告六篇【一】脱贫攻坚交叉考核已经结束,从考核结果反馈的情况来看,我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存在很多问题。4月15日上午县委常委扩大会上,我和陈书记进行分工,我牵头包抓小岭、凤凰、杏坪、红岩寺4个镇。近几天,我深入到小岭、凤凰、杏坪、红岩寺以及窑镇社区等5个片区,通过进村入户、召开座谈、面对面交流等形式,对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移民搬迁情况以及产业发展现状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贫攻坚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在总结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一、存在的问题在调研走访中,发现了很多细节性问题,特别是脱贫帮扶过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面对

2、,努力解决。总结起来,主要有七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三个精准”不精准。一些达到贫困条件、应该列入贫困户系统的未被列入,而一些非贫困的农户反而被列入贫困行列,群众反响很大,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一些帮扶责任人对贫困户致贫原因找得不准,没有针对贫困户发展实际,制定符合贫困户实际的、长远的产业发展规划,而有发展产业的,没有与贫困群众充分沟通商量,帮扶措施不到位、不具体,形成的产业项目小而散,重点不突出,无法得到群众认可;由于前期工作比较粗放,一些贫困户没有达标就被退出,有的刚过贫困线也被退出,还有的贫困户程序上不完善也被“清理”出系统,“假脱贫”“被脱贫”和“数字脱贫”的现象大量存在。二是群众想贫不想

3、富。部分贫困户将享受脱贫攻坚这一项扶民惠民政策,当成了一种理所当然、坐享其成的谋生手段,政府长期的包办代替,养成了他们严重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甚至很多群众把贫困户当成了一种福利,一种荣耀,以能成为贫困户为荣、为本事,都不愿公开自己的真实收入,瞒报、谎报,不想摘帽、不愿脱贫,贫困户之间也存在攀比失衡心理,生怕自己脱贫之后吃亏,想方设法不脱贫。三是干部出工不出力。一些帮扶干部走访贫困户不经常,没有坚持每月走访帮扶。一些帮扶干部能够按时出工,但遇到矛盾不先想解决办法,而是强调困难、上交矛盾,工作责任心不强,帮扶不积极主动。部分村“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责任未履行,只是“挂名”,形同虚设,上级检查

4、了来转一转,出勤不出力,没有真正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四是工作队驻村不住村。部分驻村工作队及帮扶干部身子沉不下去、工作敷衍了事,存在浮躁、虚假、懒惰、扯皮等表现和纸上谈兵、得过且过、袖手旁观等不良倾向,来到村上只是做做样子,履行程序,导致了基础性工作严重缺失。比如一些帮扶干部的脱贫纪实手册填写不规范,部分贫困户家庭收入没有填写,家庭人员等基本信息变动的没有更新,个别帮扶责任人的二维码至今未上墙,甚至还有帮扶干部调动后,存在个别贫困户无人帮扶的问题。五是部门职能不发挥。脱贫攻坚是当前各级各部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些帮扶部门没有从头等大事、第一民生的高度来认识脱贫攻坚工作,没有结合部门特长对贫困群

5、众开展帮扶,比如技能培训力度不大、医疗救助不尽全面、产业带动不够清晰,特别是金融机构,行业自行设置的贷款条款多,放贷受限,放贷积极性不高,造成在产业发展资金上收到严重制约。六是镇村责任不落实。有的镇办等靠要思想严重,讲脱贫就要钱,没钱就不扶持。个别村(社区)认为脱贫是政府的事,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热情不高,没有发展思路。部分村两委班子主体责任履行不到位,战斗力不强,依赖思想严重,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不足,对脱贫工作无思路、无办法。七是产业带动不明显。“三带一创”精准扶贫模式落实力度不大,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效果不明显,个别组织或合作社将产业资金直接发放给贫困户,没有真正发挥资金优势,

6、造成了资源浪费。二、原因分析一是认识不足。一些贫困群众对脱贫攻坚这项工作认识不足,主观能动性不强,扮演着应付上级检查的角色,总认为自己多年来想尽办法都没有脱贫,政府这三五年时间就能让我脱贫,简直是天方夜谭。因此一些贫困群众自身也是在走过场、重应付,甚至是抱着一种看“笑话”的心态对待,私底下依然是我行我素,自我发展意识越来越差;一些帮扶干部在思想上不能正确的对待脱贫攻坚这项工作,认为上门帮扶就是填表记手册、照相做记录,只要做好了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二是“扶智”空白。在智力扶贫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缺失,有些部门即使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也只是浮在表面,没有深入,效果不明显,一方

7、面由于培训内容老套,导致贫困户兴趣降低,另一方面培训知识不够专、精,对提高就业、实现脱贫帮助不够大,加上大部分贫困户本身学习兴趣不大,知识层面过低,对培训知识的接受和消化有难度。三是派人不硬。一些帮扶单位由于对脱贫攻坚工作不够重视,在选派驻村工作人员时,将平时不想干工作、也不会干工作的干部派驻进村,还有的将临近退休或常年有病的干部派驻进村,应付充数。这些干部驻村后,不知道从何干起,不知道重点在哪,也不愿意干,形成了有人无功的“空架子”。四是追责缺位。从国家交叉检查、第三方评估、考核点评、各级领导暗访和我们县上自查情况看,存在问题非常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追责缺位,总认为干与不干一个样、

8、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严格执行责任追究机制,出现了一大批“慢作为、不作为”现象。三、对策建议精准扶贫必须坚持扶真贫、真扶贫,不断拓展内涵和层次,实现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实质性转变。归结起来,我认为主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精准识别对象。本着“不漏掉一户、不虚报一人”的原则,以“六清五落实”的精准要求,采取入户调查、走访群众、大会评议、公开公示、交叉复核等办法,精准识别贫困非贫困。必须抓住真实识别贫困、规范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推行挂图作业四个关键环节,建立“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簿、县有档”的动态数据库,从根本上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区域政策代替到户政策的现象,提高扶贫效果。二是

9、扶持主导产业。着力解决贫困户造血不足的问题,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逐一制定扶持菜单,推进产业扶贫,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扶投公司要充分发挥好市场主体作用,通过控股、参股,在每镇办扶持发展一个镇办企业。各帮扶部门要在包抓村扶持一个集体经济实体。各部门要发挥好行业扶贫作用,抓好基础设施、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搬迁扶贫等措施,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确保帮扶到最需要帮扶的群众、帮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三是强化政策宣讲。坚持立体化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脱贫攻坚工作的重大意义、相关政策及主要措施。在县电视台

10、开辟“脱贫攻坚集结号”专栏,每周播放“脱贫攻坚在行动”节目3期,开设“柞水脱贫攻坚微前沿”微信公众号,开展“脱贫攻坚最美人”评选活动。广泛采取扶贫脱贫政策培训、考察学习、典型引导等方式,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热情、干劲和主动性,教育引导贫困群众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四是加强日常督查。扎实开展“抓党建、转作风、促脱贫”专项整治活动,实行县委常委带队检查脱贫攻坚工作机制,采取暗访督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对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常态化督促检查,层层传导压力,强化责任担当。五是严格执行奖罚。采取“周检查、月通报、季观摩、年总评”和“一票否决”的办法,倒逼各级各部门把脱贫攻坚抓实抓细抓到位。在季度考核观

11、摩中,对排名首位、末位的镇办,排名前三位、后三位的驻村工作队,分别授予流动红旗、给予黄牌警告。同时,对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重奖重用;对工作不力、造成恶劣影响的,在电视、报刊曝光通报。【二】为进一步推进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根据工作要点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在杨东平副主任的带领下,从5月份开始,先后到黄陵、延川、安塞三县区进村入户,采取实地调研、听取汇报、座谈研讨等形式,对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期间,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及工作特点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紧紧

12、围绕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以脱贫攻坚统揽农村工作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扶贫总揽工作全局。一是提高政治站位。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和市县区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实施四级书记抓扶贫。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都调整充实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立了脱贫攻坚指挥部,建立了专项脱贫联席会议制度。特别是今年四月份中央约谈陕西省以来,市委先后6次召开常委扩大会,市政府多次召开全体会议、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三

13、是齐抓形成合力。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精准扶贫大调研、大排查活动,市级四套班子领导分别深入县区、乡(镇)村进行了明察暗访和督察调研。市人大开展了对脱贫攻坚的依法监督和专题询问。四是抓党建促扶贫。将脱贫攻坚作为党建工作重要内容来抓,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广泛征求意见,深刻剖析问题,推动工作落实。五是严格督查考核。市、县、乡(镇)村都强化了扶贫工作的督查考核,确保各项措施都能落到实处。延川县坚持每周召开1次脱贫攻坚指挥部会议,逐乡镇召开脱贫攻坚现场会,研究解决存在问题。黄陵县召开千人大会,列出县、镇、村三级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将工作压力传导到组到人。其他各县区和市县有关部门对扶贫攻坚工作都十分重视,

14、以脱贫攻坚总揽农村工作全局,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扶贫对象公正精准,脱贫措施实在可行。一是精准识别公开透明。工作细致,程序严格、公开透明、群众满意。二是政策措施具体明确。按照中省有关要求,市县区结合实际出台了产业发展、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健康扶贫等一系列可操作而且含金量高的政策性文件。三是精准兜底扶贫施策、到村到户。目标明确,措施多样,因户而异、具体可行。四是整改有力、立行立改。特别是针对中省考核反馈的意见和问题,制定了全市脱贫攻坚整改方案,明确延安脱贫攻坚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定位和10个方面整改任务、25条具体整改措施。延川县针对“扶贫工作不扎实”的问题,建立了“红黑榜

15、”,不定期将各部门单位驻村和帮扶情况进行“晾晒”。黄陵、安塞等县区也都制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五是强化问责、严明纪律。市县均建立月通报、季点评、专项督查、现场观摩、约谈问责工作制度。严肃扶贫纪律,以包扶促进干部作风转变。(三)财政投资力度加大,项目争取掷地有声。市县区都按照不低于年度预算收入2%的比例,增幅比上年高于20%的要求足额配套扶贫资金,全市两年来投入扶贫资金49.7亿元,统筹推进“八个一批”工程。延川县按照每年每名贫困人口2000元的标准安排产业扶持资金,并建立覆盖全县的金融扶贫体系。安塞区今年投入资金6500万元重点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黄陵县严格执行扶贫贷款基准利率政策,重新

16、置换了18户贫困户86万元小额扶贫贷款。市交通局加大协调力度,争取公路补助资金1.6亿元,用于行政村道路改造,争取6955万元用于沿黄公路完善提升。扶贫、国土、水务局等各相关部门都加大了扶贫项目争取力度。从调研情况看,市县(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幅显著提高,金融扶贫贷款投放规模进一步扩大,小额到户贷款风险保证金大幅增加,社会资金得到充分调动,扶贫资金全方位保障。(四)脱贫包扶责任之实,人数之多前所未有。全面落实了各级党政组织抓扶贫工作责任制,夯实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包村联户的责任机制,强化了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乡镇包村干部、村“两委会”干部“四支队伍”包抓责任,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全市市、县、乡各级进村联户包扶人员达37470人,做到了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黄陵县成立了14个行业专项扶贫工作办公室,充实了6个乡镇(办)扶贫队伍,为105个村各配备2名信息联络员,召回重派了55个工作队。安塞区驻村第一书记与贫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打成一片。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