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整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1749732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8.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线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汽车线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汽车线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汽车线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汽车线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整合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线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线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整合(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HX中国合兴集团 发布2006-XX-XX实施2006-XX-XX发布汽车线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Test Method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Automotive Wire Harness(草案稿)Q/HX 1022006代替Q/HX 102-2003中国合兴集团企业标准ICSJ021-005目 次前言I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一般要求3 默认试验公差3 默认试验条件3 试验设备2 测量精度要求25 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2 总则2 尺寸特性1、2、32 物料特性3 环境温度范围(分级)3 线束的工作电压范围3 接触件

2、样品准备4 预处理连接器和/或接触件插拔循环4 外观34 线路检测1(QC/T 29106)5 电连续性监测(瞬断监测)5 接触件机械性能试验6 接触件接触件插入力/拔出力16 接触件抗弯性27 绝缘层压接部位的弯折试验2(QC/T 29106)8 导线接触件拉脱力1(USCAR21)8 接触件电性能试验9 接触电阻(干电路电阻)(总连接电阻)29 电压降210 最大电流能力2115.3.4 1008h电流循环213 线束机械性能试验14 接触件连接器插入力/拔出力114 连接器连接器插入力/拔出力(无机械辅助的连接器)116 连接器连接器插入力/拔出力(带机械辅助的连接器)118 线束极性防

3、错能力118 连接器其它零件如CPA、PLR、locator clip的插入力/拔出力119 振动/机械冲击220 连接器连接器装配时的喀哒声222 线束跌落试验222 连接器塑件(塑件(塑件(塑件(护套)孔的易受损伤性222 线束电性能试验23 绝缘电阻223 耐压2(ISO16750-2)24 线束环境试验24.1 可焊性2(QC/T 29106)24 耐焊接热2(QC/T 29106)24 热冲击(温度循环)225 温度/湿度循环225 高温试验227 低温试验2(QC/T 29106)28 耐工业溶剂329 浸渍试验229 压力/真空泄露230 盐雾2(QC/T 29106)32 特殊

4、试验32 连接器安装结构的机械强度232 严酷环境试验33 高压水喷射33 严酷振动34 试验顺序36 说明36 推荐的试验项目3 新工具设计、工具更改或材料更改后推荐进行的试验3 新/现有接触件或连接器设计后推荐进行的试验56 质量评定程序7 鉴定检验7 抽样7 程序7 合格7 样品处理7 质量一致性检验7 逐批检验7 周期检验9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2 标志12 包装12 检验:12 运输12 储存12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加速老化试验13附录B (资料性附录)恒定湿热214附录C (资料性附录)温升215附录D (资料性附录)表D1 导线接触件拉脱力16前 言本规范是修改采用SA

5、E/USCAR02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Automotive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s标准。以SAE/USCAR02为主,整合了Q/HX 1022006汽车线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第1版本的内容。本标准于2006年1月第1次制订,于2006年7月第1次修订。本规范由中国合兴集团技术部提出;本规范由中国合兴集团技术副总批准;本规范由中国合兴集团技术部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合兴集团技术部标准化组;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蔡敏洋本规范由中国合兴集团技术部负责解释。 汽车线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汽车线束的技术要求、试

6、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储存。本规范适用于标称电压低于20 VDC(0 VDC20 VDC)的汽车线束。本规范不适用于以下产品:标称电压高于20 VDC/AC线束,eyelet 接触件,edge board 连接器。如果实际产品的应用条件超过本规范的产品应用条件,则产品必须按照产品实际应用条件进行模拟试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QC/T

7、238-1997 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QC/T 417.1417.5-2001 车用电线束连接器QC/T29106-2004 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ISO16750-2-2003 Road vehicles-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ing for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Part2:Electrical loadsSAE/USCAR02-2004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Automative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s3 术语和定义3.1

8、 线束(Wire harness)由In-Line 连接器和导线组成的组件。3.2 In-Line 连接器(In-Line Connector)该对连接器的塑件(塑件(塑件(塑件(护套)中分别装有阳接触件和阴接触件,通过阳接触件和阴接触件连接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电线。注: 理解In-Line 连接器和线束可以参考USCAR02中第5.4.8.1(connector drop test/purpose)。3.3 Header 连接器(Header Connector)塑件(塑件(塑件(塑件(护套)中只装阳接触件(主要指固定的针,同时没有装阴接触件)的连接器。连接器中不与阴接触件相配的阳接触件一端通常

9、与PCB板焊接连接或直接与设备内部连接。3.4 设备连接器(Device Connector)直接和设备上的连接界面连接的连接器,如开关。3.5 阴连接器(Female Connector)装阴接触件的连接器。3.6 阳连接器(Male Connector)装阳接触件的连接器。3.7 接触件(contact)阴接触件和阳接触件的统称。3.8 阳接触件(Male contact)与阴接触件对配的插针和其它针(如方针,圆针)。3.9 阴接触件(Female contact)与阳接触件对配的接触件,如插簧。3.10 CPA连接器定位装置(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CP

10、A连接器定位装置是一个连接器的锁定装置,通过它将两个连接器或一个连接器和设备连接起来而不分开。它可以是连接器塑件(塑件(塑件(塑件(护套)上的结构特征,也可以是连接器中的零件。CPA是用于连接器定位的二级锁。3.11 PLR接触件定位装置(Positive latch Reinforcement)当接触件装入塑件(塑件(塑件(塑件(护套)后用接触件定位装置将接触件锁定在塑件(塑件(塑件(塑件(护套)中。PLR接触件定位装置可以是接触件的定位结构(TPA),也可以是单独的零件,如楔、填充物等。PLR可以增强接触件的锁钩(接触件一级锁)或可以单独作为1个锁。PLR是用于接触件定位的二级锁。3.12

11、 TPA接触件定位结构( Contact Position Assurance)TPA接触件定位结构,见3.2项 PLR。3.13 干电路(Dry Circuit)开路电压不超过20mV,测试电流不超过100mA的电路。3.14 Edge board连接器(Edge board Connector)与PCB印制电路板板边缘连接的连接器。3.15 Shorting Bar连接器内部的一种金属件。当一个连接器没有和对配连接器插合时,可以用此零件将一个连接器内2或3条以上的电路连接器起来。Shorting Bar一方面可以去除静电,另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检测方式(当一个连接器没有和对配连接器插合时)。

12、3.16 干线 main stem线束中两根或两根以上电线包扎在一起的部分(如图1所示)。3.17 支线 lateral线束中电线的末端没有包扎的部分或单根电线(如图1所示)。3.18 分支点 embranchment point线束中干线与干线或干线与支线中心线的交点(如图1所示)。3.19 接点 juncture电线与电线的连接点(如图1所示)。3.20 干区 desiccation bound 安装在驾驶室、乘员室、行李舱等部位的线束不需做特殊防水防护处理的区域。3.21 湿区 damp bound 除干区以外,线束需做特殊防水防护处理的区域。3.22 接触件-接触件插入力(Engagi

13、ng Force)将两个相配接触件插合的力或将接触件与标准针插合的力。3.23 接触件-接触件拔出力(Separating Force, Disengage Force)将两个相配接触件拆开的力或将接触件与标准针拆开的力。3.24 接触件-连接器拔出力(Extraction Force) 将接触件完全从连接器型腔中拔出来的力。3.25 接触件-连接器固定力(Retention Force)接触件能够保留在连接器中而不被拔出来的最大的力。固定力有两个数值:一个是接触件在定位装置没有破坏的情况下测试;一个是接触件在定位装置破坏之后进行测试。3.26 接触件-连接器插入力(Insertion For

14、ce)将接触件装入连接器型腔的力。3.27 连接器-连接器装配力(Mating Force)将阴连接器和阳连接器插合的力或将连接器与设备连接器(Device Header or Receptacle)完全插合的力。3.28 连接器-连接器拔出力将阴连接器和阳连接器拆开的力或将连接器与设备连接器(Device Header or Receptacle)拆开的力。3.29 泄露电流(Leakage)两支或两支以上线路通过绝缘介质而隔离。当线路之间施加足够电压时会产生电流通路,即漏电流。该潜在电压是500 VDC或更大。该电流是可测量的,即使是毫安培或微安培。在未拆卸连接器分析接触件间隙或检测连接器受污染情况是很有帮助的。3.30 电源电路(Power Circuit)任何电源电路都能够耐5A的电流,至少1分钟。3.31 信号电路在任何时间中,任何信号电路都能够耐5A或更小的电流。3.32 稳定状态(Steady State)环境条件或电流在1min或更长时间内状态保持稳定。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