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精练3.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必修3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1747192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精练3.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精练3.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精练3.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精练3.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精练3.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精练3.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精练3.6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6我们的中华文化12012合肥模拟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特的辉煌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秦始皇统一中国,诸子蜂起、百家争鸣B隋唐时期,儒学便确立了其至尊地位C宋元明延续了隋唐文化的辉煌,产生了宋明理学,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期D明清时期,西方近代文化思想传入中国22012南京质检 一个小儿醒目地站立在象征宗祠的屋顶下,这便是汉字的“字”(见图)。“字”的造字意图可以理解为,把新生命领到天地、祖先面前,通过某种命名仪式,希望他承担起沟通的使命。下列关于汉字的认识,正确的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文明标志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汉字是最

2、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大众传媒A BC D3世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除了中华文明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外,其他文明有的衰落了,有的消亡了,有的融入了其他文明。这说明()A中华文明是悠久古老的文明B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C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D中华文明是世界最早的文明42012泉州模拟 中华世纪坛序写道: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下列选项中对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

3、)既求同存异又兼收并蓄能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各种文化能与其他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和睦相处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A B C D52012银川模拟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黄河流域80万平方公里,长江流域180万平方公里,而当时世界上所有文明流域加起来的面积也只是中国的1/15。所以,气魄、宏伟的统一文明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点。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就是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宿感A B C D62012珠海模拟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以下特点() / A包容性和超前性 B持久性和

4、继承性C民族性和稳定性 D实用性和整体性72012肇庆模拟 文化部确定了宋刻三国志春秋经传集解等4478部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及甘肃拉卜楞寺、浙江瑞安玉海楼等62家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这是推动我国古籍保护深入开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国家重视保护古籍,这是因为()古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古籍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古籍具有重要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保护古籍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A BC D82012苏州模拟 中国古代书法不断赋予各种字体独特的审美意蕴,篆书的庄重古朴、隶书的典雅高贵、楷书的端庄秀丽、行书的洒脱随意、草书的落

5、拓不拘,虽然只是线条的描摹,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人生的写照。这说明()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特有的多彩多姿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A B C D92011江苏卷 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吸收求同存异,时尚流行市场调节,繁荣兴盛各

6、具特色,渐趋融合A BC D102012贵阳模拟 岭南文化是指岭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它以本土农业文化和海洋文化为源头,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特点。岭南文化的形成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不同地区的文化有鲜明的民族特色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11汉语言文字能够得到不断发展并成为中华民族通用语言,其中重要原因是汉语言文字吸收了许多词汇,而这些词汇又多源于少数民族语言。如,“胡同”来自于蒙古语,“妞儿”来自于满语,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上也多是采用少数民族语言的谐音。这说明()A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首先是

7、语言文字的交融B汉语言文化的发展得益于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C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D不同民族的语言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12在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之际,修复的150件富有悠久历史底蕴的圆明园文物在园里展出,熠熠生辉,使人百感交集。这些修复的文物能够使人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国家衰落不会伴随着文化衰落国家富强往往伴随着文化兴盛中华文化是激励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A B C D132012合肥模拟 位于西安市蓝田县的水陆庵以雕塑精美而闻名,当地人用“三十六斗菜子”来形容其雕塑的数量之多,用“一部立体的连环画”来概括它别具一格的艺术价值。水陆庵

8、始建于六朝时期,明、清两代曾多次进行过重修,现存的3700多尊泥塑,布满庵内的所有墙壁,大的比真人还高,小的细如巴掌。这些泥塑看起来让人眼花缭乱,但实际布局严谨,层次分明。“五百罗汉过海”、“九龙天浴”、“千人听经图”,每一组都是一个佛教经典故事,释迦牟尼的一生被演绎得活灵活现,堪称一部“立体的连环画”。在所有的泥塑中,观音菩萨的男性相貌造型,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塑像并列,佛、道、儒三教合一等现象,在我国的其他古寺中也极为罕见。摘自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宣传资料水陆庵展现了中华文化怎样的魅力?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142011江苏卷 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

9、与全新挑战。”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演讲。他指出,亚洲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存在,如何处理好发展问题依然摆在亚洲人民面前。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亚太地区的国家要加入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巴西总统罗塞芙主张各国应创造条件实现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南非总统祖马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共赢机遇和挑战等。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视角阐释“包容性发展”的内涵。课时作业(二十六)1D解析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学确立其至尊地位是在汉代,而不是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进入全盛

10、时期是隋唐,早于宋元明,A、B、C是错误的。2C解析 依据教材可知正确。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口语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大众传媒,故错误,选C项。3D4A解析 中华世纪坛序内容表明中华文化的一脉相传、连绵不绝。当然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本题立足重点概念的辨识,来提高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及意义,教材有明确的表述。中“各种”说法不对,应该是吸收“优秀成分”,此题肢排除。的定位是中华文化中“科学技术”的地位,应排除。5D解析 严格意义上讲“文化”不等于“文明”,错在“就是”。错在“一直”,舍去。6D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科技的

11、特点,依据教材只有D正确。7D解析 文献古籍属于史书典籍,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所以,正确。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特别是汉字在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属于知识性错误。古籍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是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历史、思想、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正确。古籍承载着文化传承的功能,保护古籍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利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建设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8D解析 考查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生命力。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排除。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排除。不符合当今世界的客观事实,排除。我国古代的书法、绘画艺术生动展示

12、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创新能力,才造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因此,选D。9C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题干材料主要讲述我国多样性的地方文化相互交流,繁荣兴盛。据此判断,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不同区域文化交流时,主要体现的是各具特色,故表述不符合题意。10B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回答本题容易被材料中的“岭南地区的地域”所迷惑而选A项,所以做题中要注意题干最终的指向性岭南文化在不断吸取和融汇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回扣教材则是包容性,选B。11B解析 A不符合客观情况。C推广普通话与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是两回事。D错在“消除”。12C解析 150件

13、富有悠久历史底蕴的圆明园文物在园里展出,熠熠生辉,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当选。150件圆明园文物历史命运的前后对比,体现了国家的命运关系着文化的兴衰,符合题意,错误。这些修复的文物使人百感交集,体现了。13答案 水陆庵始建于六朝时期,古寺中老子、孔子塑像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寺内雕塑精美,布局严谨等,表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位塑像并列,佛、道、儒三教合一,表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水陆庵的塑像特点,表明中华文化异彩纷呈,特色鲜明。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及特有的包容性等特征,学生只需要结合材料信息加以分析说明即可。14答案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包容文化发展的差异性;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博采众长、交融发展。解析 本题紧密联系社会热点,结合“包容性增长”的材料背景,考查文化多样性考点的应用,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从文化生活角度阐释“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既有对传统文化的包容,又有对外来文化的包容,这都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