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语言学纲要》笔记整理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1745893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语言学纲要》笔记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应用语言学纲要》笔记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应用语言学纲要》笔记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应用语言学纲要》笔记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应用语言学纲要》笔记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语言学纲要》笔记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语言学纲要》笔记整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语言学导论一、应用语言学概念(appliedlinguistics)研究语言应用的种种问题的学问。狭义:专指语言教学,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或外语教学。(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时应用语言发展最早和最为充分的一个分支)广义:应用于语言各领域的语言学二、特点1、综合性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2、相对独立性3、实用性4、实验性研究方法:调查、实验法、偏误分析三、学科地位、归属语言本体研究(语音、字形、字义)语言学普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亲属语言:汉藏语系,无字形变化印欧语系,有字形变化(一)国外研究儿童语言习得(母语习得)(二)国内研究对外汉语教育社会语言学:地域方言,社会方言(“行业语”)文化语言学:嫁

2、、娶与marry语言暴力(冷暴力)网络语言:杯具、洗具、餐具、萌语言规划、调查计算语言学中介语(母语目的语)四、发展简史(一)国外1870年,波兰,博杜恩德库尔特内一一纯粹语言学、应用语言学1946年,密执安大学(美),对外英语教育,语言学习,世界上第一本英语语言应用教育杂志1964年,第一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召开和应用语言学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应用语言学学科正式形成。(二)国内1、起源于先秦荀子提出“约定俗成”,语言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约定俗成”,属于小学2、发展:现代语文运动将口语与书面语相融合3、20世纪前50年年语文规划和语文教育国语统一运动、白话文运动20世纪后50年年文字改革,“三定”年

3、年定量、定音、定形(汉字、注音)标点符号(标号、点号)、民族共同语:普通话1958年汉语拼音定形,罗马字母、希腊字母1984年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成立,标志中国应用语言学形成。1992年专门的应用语言学杂志语言文字应用创刊年年里程碑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实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五、调查和比较(一)语言材料调查年年最常用收集和考察语言事实、语言使用者、语言使用环境等材料1、访谈法:面对面讨论集体访谈个人访谈2、观察法:隐蔽观察法、参与观察法3、问卷法:用一种书面的形式进行社会调查年年封闭式、开放式(二)比较1、事实比较:具有描写性2、理论性比较

4、:系统理论的普遍原理在具体语言中可行性比较对语言材料进行分析的方法、目的年年定量(随机、非随机)、定性、实验收集实验方法特点(应用语言学实验):系统性、逻辑性、经验性、简约性、重复性和传递性第一章语言教学一、语言教学的性质运用特定的方法,将语言知识和相关的理论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的传授给学习者,以达到使学习者掌握一门具体语言并用于交际目的的教学活动。第一语言教学母语(儿童无意识的母语习得、第一语言学习)第二语言教学外族语(双语多语教学)目的:学习者掌握一门语言,培养学习兴趣二、类型1、内容上【第一语言教学、第二语言教学】2、学习时限【长期教学、短期教学(短期培训)】3、教育性质【常规教育(

5、预备教育、普通教育、专业教育)、业余教育】4、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教学(平衡、摸底)、个别教学】5、教学对象【儿童教学(14岁以下)、成人教学(14岁以上)】6、学习语言程度【初级(零起点、小学)、中级(中学)、高级(大学)】7、单语教学、双语教学8、正常人教育、聋哑人教育教学主要指课堂教学,教育的范围更大些。三、课堂教学计划、技巧语言测试四、第一语言教学(一)相关概念1、第一语言(从语言学角度划分):一个人出生之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Firstlanguage2、母语:Mothertongue父母乃至多代以前一直沿用下来的语言,具有继承性Nativelanguage(语言学角度)本民族的语言

6、Parentlanguage(谱系分类)同源语日耳曼语拉丁语梵语(梵语和日耳曼语为同源语)(子语)(母语)(子语)3、本族语nativelanguage(二)通常说的第一语言教育专指母语教育获得儿童语言习得(早期潜意识习得)两个阶段课堂上有意识的语言学习第一语言教育主要指此Firstlanguageteaching:第一语言教育(三)特点1、学习者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具有交际能力2、语言环境良好,时间充裕3、语文形式为主4、注重文化习得第二章一、国外语言教学的流派认知派自觉掌握:儿童母语习得经验派习惯养成:从教的角度,没从学的方面讲人本派以人为主,强调情感因素:学习者角度功能派学习任何语言皆以交

7、际为主:以教学内容为主(经验派和人本派以教学方法为主,功能派以教学内容为主)二、第二语言(一)相关概念1、第二语言:一个人掌握了第一语言之后所学的另一种或多种其他语言。2、目的语:指人们正在学习并且希望通过学习获得的任何语言。targetlanguage3、外语:外国的语言foreignlanguage与第二语言关系:包容第二语言包容外语(二)第二语言教学secondlanguageteaching1、语言学习的几种情况本国学习者在本国院校进行第二语言学习正规教育为主;第一语言学习与第二语言学习同时进行;自学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学习2、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以培养学习者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写为

8、主,听说为辅)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集中强化训练为主要形式基础教育注重语言对比母语对目的语的影响(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注重文化教学(三)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差异1、教学起点不同(第二语言:零起点,一般情况下,无一定语言基础)2、学习动机不同(第一:无意识,巩固语言的运用;第二、各不相同)3、学习环境、氛围不同4、受其他语言的影响(第一语言:很少受到影响;第二:很容易受影响)5、文化对语言教学的影响不同6、教学对象不同(第一语言:年龄较小;第二:接近成人)7、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同(第一:与母语重合;第二:掌握一门语言,进行流畅的交际)8、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不同9、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不同

9、10、接触的语言材料不同(第一:活生生的;第二:会有些滞后,变化)第一语言与第二语言教学的相同点:都是以语言学习为主;都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则,包括语音、词汇、句法;教学过程都是由简单到复杂;学习策略基本相同,模仿感受应用1470年明朝设置四夷馆教授印度语和缅甸语中国最早的外语教学大学外语教学有两种:外语专业的外语教学非外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育三、双语教学bilingualteaching指在教学中同时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通过双语教学使学生成为使用双语者。广义:教学模式,除了外语课程外,其他课程全用外语教学狭义:教学方法,用两种语言进行学习、思考1、最开始的双语教学在我国最早指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使

10、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2、现在的双语教学指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的知识获取同步。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第一节性质、特点、体系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学科名称(一)性质1、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或教学行为开展2、作为一门学科的对外汉语教学学科3、作为一项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学科性质的特点:1、是一项语言教学2、是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存在的3、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4、是针对外国人的第二语言教学(与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相区别)总之,对外汉语教学指的是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言教学。(二)学科名称1、对外汉语

11、教学1982年提出,使用最广泛2、汉语教学、中文、中国语、华语教学等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4、对外汉语教育一一以教育学为主(1包括4,即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育)5、对外汉语本科或以上专业的专业名称二、特点(一)对外汉语是一门对立的学科1、有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对象(教什么,怎么教)2、具有较完备的学科理论体系基础理论:重点在语言理论、文化理论、教育理论;教学理论:语言教学、语言学教学“一体两翼”一体:汉语语言学本体两翼:对外汉语学科与教学论;中外文化素养3、具有准确的学科定位: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4、具有成熟的研究队伍和丰硕的研究成果(二)是一门边缘性、综合性的学科(三)是一门理论性与

12、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特殊性:汉字教学上三、学科任务1、对外汉语作为教学活动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语言测试2、对外汉语作为一门学科对外汉语教学研究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研究:语音、语义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研究;教学,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第二语言习得和认知规律的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研究对外汉语学科研究3、对外汉语作为国家、民族事业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历史和现状一、 1949年之前二、 1949年之后(一)初创阶段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33人,第一个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机构在广西桂林应越南政府的要求组建了汉

13、语学习班,后并为广西师大1958年我国第一部对外汉语教材汉语教科书正式出版,奠定了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二)巩固发展阶段1、外国留学生工作试行条例(草案)是我国第一个外国留学生的政策法规2、 1962年,成立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规模扩大北京语言学院(65年更名)中国语言文化大学(96年更名)北京语言大学(2002年更名)3、 1965年,北京语言大学外国留学生基础汉语教学通讯创刊,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三)恢复阶段文革之后基础汉语教学(四)蓬勃发展阶段1、1987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成立,汉办前身2、较完整的教学体制1978年外国留学生四年制现代汉语本科专业北外1996

14、年,北语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中国语言文化”四年本科专业,出现了短期的对外汉语培训班3、1984年开始研制汉语水平考试hsk,90年开始确立4、对外汉语专业出版物:1979年北语内部刊物语言教学与研究正式出版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刊物第三节一、总体设计(一)含义依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语言教学规律,对教学对象、内容、目标、途径、原则、教师分工、教师要求做出规定,指导教材的编写和选择、课堂教学、成绩测试(二)程序和方法1、明确教学类型教学时限(长期班、短期班)教学组织形式(目的教育、预备教育)2、分析教学对象特点:自然特征:学习者国别、年龄、文化程度、第一语言及文化背景学习目的学习起点:零起点、非零起点教学的时限3、确定教学目标使用目的语的范围;目的语的等级水平4、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5、教学原则处理好语言要素、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之间的关系选择好言语技能训练方式选择好语言交际技能训练方式处理好语言要素之间的关系6、确定教学途径7、明确教师分工、教师要求、教材编写(一)教材的重要地位(二)原则:1、实用性2、针对性3、科学性4、趣味性5、系统性(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三)类型1、按教学原则分:课文型结构型功能型(口语、写作、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