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26]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1745852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26]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26]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26]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26]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26]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2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2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课标内容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二、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学科,7年级教材主要是中国古代史,这段历史比较久远,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影视剧等,对中国古代史有所接触,上课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资料例如图片、视频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问题探究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中国古代史教材的时序编排特点,历史地图等教学素材,使用图表类分析、归纳知识及学生探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及学科素养。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

2、通过演示动画地图、播放视频资料,并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2.学习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三个子目相关内容。目标2:能够通过我国境内主要远古人类遗址分布示意图,明确我国境内早期人类分布的地理位置,能够在地图上正确指出元谋人、北京人等遗址位置;初步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目标3:通过观看微课:北京人,并结合教材内容学习,掌握北京人的生活时间,明确北京人发现的具体地点,发现过程;思考“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

3、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目标4:通过观看视频: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的体貌特征及生产生活情况;思考北京人生活的地理环境,探讨地理环境与北京人产生的关系;回顾总结本课知识,能够概括北京人发现的意义,并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世界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重点、难点)目标5:阅读教材说出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四、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是大家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节历史课。对于历史,大家并不陌生,通过书籍和影视剧,我们了解了许多历史知识和历史故事。下面,请大家说说你知道的历史知识

4、、历史故事、历史人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认识回答)师: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让学生思考后回答)师:有关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谁是祖国境内最早的居民呢?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今天,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学习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1)目录(PPT呈现)本课三个子目: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山顶洞人。(初步构建架构)(2)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

5、,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自主学习任务单,任务一,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3)合作探究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讲授法出示任务:任务二:【七嘴八舌】结合我国境内主要远古人类遗址分布示意图,快速找出远古人类遗址的分布位置,并大声说出元谋人生活状况。(时空观念)反馈指导: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回答。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通过考古的发现我们可以看出元谋人已经知道使用火,能够制作工具。过渡:我国早期人类遗址中最著名的就是北京人遗址。

6、 北京人出示任务:任务三:【小组探究】观看微课:北京人,并结合教材内容,小组合作完成问题1,问题2,问题3,并派代表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问题1:说出北京人的生活时间,北京人发现的具体地点;问题2:用图表或思维导图等形式梳理出北京人的发现过程。问题3:思考: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反馈指导:学生积极讨论,并形成小组讨论学习结果进行展示。问题1: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问题2:仅作参考,鼓励学生多种形式展现问题3:生物死亡以后,埋在泥沙里,伴随时间的推移,动、植物尸体就会随着泥沙的沉积慢慢被埋在地层深处。在极少数特殊的环境下

7、,那里压力相当大,温度十分高,沉积的泥沙慢慢就变成了一层岩石,地质学上叫地层。而生物的坚硬部分如骨骼以及贝壳等,也伴随泥沙慢慢变为地层且像岩石一样坚硬;生物的那些柔软部分,如叶子等,也会在地层中留下印迹。这种伴随地层而形成的留有原生物印迹的石头,就叫作化石。化石形成后,无论地球上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它都几乎不会改变。所以,化石成了记录地球历史的特别文字。依据这些特别的文字,人们能了解地层的年龄及当时的一些情况。总结: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史料实证) 北京人出示任务:任务四:【小组探究】观看视频:北京人的特征,并结合教材内容,小组合作完成问题1,问题2,问题3,并派代表展示小组学习成

8、果。(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问题1:北京人的外貌特征是怎样的?问题2:北京人的生产生活情况是怎样的?问题3:概述北京人生活的地理环境,探讨地理环境与北京人产生的关系。反馈指导:学生积极讨论,并形成小组讨论学习结果进行展示。问题1:问题2:问题3: 山顶洞人出示任务:任务五:【小组探究】阅读教材,说出与北京人相比,山顶洞人有哪些进步?生回答:1.北京猿人还没有发展出很好的审美观,山顶洞人已经开始使用饰品。有了艺术的早期形态。2.北京人手脚分工明显 知道用火 群居生活 会制造工具,但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磨光、钻孔技术 打制石器 会人工取火 会捕鱼 会交换用品 会缝制衣服 死后还要埋葬 懂得爱美

9、。3.北京人的还保留着猿的体质特征,山顶洞人的外貌已经与现代人基本符合了。(4)知识结构任务六:【动动手】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并总结概括北京人发现的意义。(5)课堂小结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要珍视人类文化遗产。(6)当堂达标 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随堂训练当堂达标,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组织学生进行学后反思学后反思我学到的知识我学到的方法我还要努力的五、课后作业请将课后作业栏目提升训练我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发送学生课下完成巩固练习。六、拓展提升推荐学生查看学生端拓展提升栏目资源或将教师端教学素材和拓展提升资源推荐给学生,以拓展学生知识。教学素材微课:人类的诞生微课:山顶洞人微课:进入旧石器时代拓展提升裴文中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为周口店遗址发现、发掘和研究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历史事件: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历史事件:北京人头盖骨发现过程历史事件:氏族公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