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1744836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题训练一 (谢)灵运既东 与族弟惠连 东海何长瑜 颖川荀雍 泰山羊睿之以文章赏会 共为山泽之游 时人谓之四友 惠连幼有奇才 不为父方明所知。灵运去永嘉还始宁,时方明为会稽(太守),灵运造方明,遇惠连,大相知赏。灵运性无所推,唯重惠连,与为刎颈交。时何长瑜教惠连读书,亦在郡内,灵运又以为绝伦。谓方明曰:“阿连才悟如此,而尊作常儿遇之;长瑜当今仲宣(王,字仲宣,汉末文学家),而饴以下客之食。尊既不能礼贤,宜以长瑜还灵运。”载之而去。长瑜才亚惠连,雍、睿之不及也。 1 方括号内加上标点。 2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灵运去永嘉还始宁。 译文 : ()灵运造方明 译文: ()

2、而饴以下客之食。 译文: ()长瑜才亚惠连,雍、睿之不及也。 译文: 训练二 阳子(即杨朱,战国初哲学家)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1联系上下文,解释或翻译下列带点的词句。 (1)宿于逆旅 (2)恶其贵 (3)行贤而去自贤之行 (4)安往而不爱哉 2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答: 训练三 逢蒙学射于羿,(羿,夏之诸侯,善射,百发百中。逢蒙,羿弟子也,亦能百中。)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

3、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曰(A):“薄乎云尔,恶得无罪?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仆,御者也。)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端人用心不邪辟,知我是其道本所出,必不害我也。)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B):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

4、矢而后反。”(庾公之斯至,竟如孺子之所言。而曰:“我不敢废君事。”故扣轮去镞,使不害人,乃以射孺子,四发而去。乘,四也。孟子言是,以明羿之罪。假使如子濯孺子之得尹公之他而教他之,何有逢蒙之祸乎? 1羿与逢蒙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子濯孺子、庾公之斯、尹公之他这三个人是什么关系? 答: 2文中曰(A)的说话人是谁?曰(B)的说话人是谁? 答: 3上述两个“曰”后面都只有前引号(也就是上引号),没有后引号(也就是下引号),请把后引号补上(标在原文上)。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 译文: ()发乘矢而后反 译文: 5.子濯孺子为什么确信庾公之斯不会杀死自己呢? 答:

5、 6. “抽矢叩轮,去其金”这句话中的“金”是指 。“去其金”是为了 。 7.孟子认为“羿有罪(过错)”的理由是什么?注解中有一句话说明了理由,请把这句话找出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注解: 译文: 训练四 左忠毅公逸事 方 苞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既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则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左忠毅公逸事 戴名世光斗为督学,可法以童子试(取得秀才资格的考试)见光斗,光斗奇之,曰:“子异人也,他日名位当在吾上。”因

6、召之读书邸第,而时时馈遗其父母资用。一日,光斗夜归。风寒雨雪,入可法室,见可法隐几假寐,二童子侍立于旁;光斗解衣覆之,勿令觉,其怜爱如此。 1“文方成草”句中“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将要B.正当C.方法D.刚,才 2“为掩户”句中省略一个虚词,这个虚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 B.之C.于D.诸 3下列各项中的带点词与“即面署第一”句中“面”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 B.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C.是君以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 D.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4同是描写左光斗解下自己的衣服披在酣睡的史可法身上,但写法有所不同。

7、认真比较,引用原文,填写下列表格。 地 点 情 景 动 作 方 文 古 寺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戴 文 解衣覆之 5同样表现左光斗对史可赏识的句子,方文是 ,戴文是 。 方文从 的角度写,戴文从 的角度写。 训练五 (甲)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晋宣王战乃遣辛毗为军师。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ju欺诈)万方,宣王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亮遣间谍觇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黄钺(yu,黄钺,帝王用的仪仗),当军门立,军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 。”(世说新语) (乙)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

8、制之。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 。”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 ?”(资治通鉴) (1)给(甲)中画线的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2)为两段文字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和解释。 陈( ) A.chn陈列 B.zhn阵地 C.zhn阵容 D.zhn列阵 觇( ) A.zhãn察看 B.chãn窥视 C.zhn看望 D.zhãn偷看 数( ) A.shu屡次 B.sh很多 C.sh数说 D.s经常 (3)从下列语气词中选出三个,分别填到文中的 里。 邪 也 矣 焉 耳 (4)

9、(甲)中的“晋宣王”是谁?(乙)中的“帝”指谁?“辛毗”和“辛佐治”是什么关系? (5)(甲)中说的“亮设诱谲万方”,(乙)中是怎么说的?摘出(乙)中相关原文,并把它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 译文 (6)诸葛亮不能把对方诱出来作战,按照(甲)的说法是因为: 按照(乙)的说法是因为: _(用现代汉语简要说明) 训练六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越二日而反,古迹多榛芜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鲍甥孔巡曰:“盍记之?”余曰:“兹山不可记也。” 永、柳诸山,乃荒陬中一丘一壑: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若兹山, 则浙东山海所蟠结,幽奇险峭,殊形诡状者,实大且多;欲雕绘而求其肖

10、似,则山容壁色,乃号为山者之所同,无以别其为兹山之岩壑也;而余之独得于兹山者则有二焉: 前此所见,如皖桐之浮山,金陵之摄山,临安之飞来峰,其崖洞非不秀美也,而愚僧多凿为仙佛之貌相,俗士自镌名字及其诗辞,如疮洧蹶然而入人目,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盖壁立千仞,不可攀援;又所处僻远,富贵有力者无因而至,即至亦不能久留、构架鸠工以自标揭,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 又凡山川之明媚者,能使游者欣然而乐;而兹山岩深壁削,仰而观俯而观者,严恭静正之心不觉其自动。盖至此则万感绝,百虑冥,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 察于此二者,则修士守身涉世之学,圣贤成己成物之道,俱可得而见矣。 注:永、

11、柳:永州、柳州。 疮洧:伤痕。 鸠:同“纠”,聚集。 1“癸亥仲秋望前一日”一句中的“仲秋”是指农历 月。“金陵之摄山”中的“金陵”是指现在的 (地名)。 2“子厚”即 的字,江雪是他的名篇,写出该诗的第三、四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3 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是 盍记之 故曲尽其形容 而吾之本心乃与天地之精神一相接焉 4与“而兹山独完其太古之容色以至于今”一句中“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春华秋实 B.袖手旁观 C.穷形尽相 D.夏雨雨人 5.把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所以终不辱于愚僧俗士之剥凿也 译文: 6.作者欣赏雁山的两点,一是雁山具有的特点;二是这一特点符合

12、作者 的心境。( 用文中词句回答) 训练七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 不应。苏 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子亭,意有所感,欲

13、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頮(3)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 辟为府僚佐。 璘 起兵,逃还彭泽; 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新唐书.李白传) 【注解】(1)兴圣皇帝:即西

14、凉武昭王李暠 ,唐玄宗二年追谥。(2)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3)頮 :hui ,洒。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是子天才英特 英特:才智超群。 B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沮止:阻止。 C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 侧转:翻来覆去。 D白浮游四方 浮游:漫游。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更客任城”的“客”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B力士素贵,耻之。 C递欲官白,妃辄沮之。 D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 3.下列句中的“之”字全指李白的一项是 ( ) (1)母梦长庚星 (2)因以命之 (3)苏頲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4)见郭子仪,奇之 (5)力士素贵之,耻之 A(1)(2)(3) B (2)(3) C(3)(4)(5) D (1)(2)(3)(5) 4李白傲视权贵、不事权贵的一组是 ( ) (1) 即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 (2) 为任侠,轻财重施 (3) 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4) 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5) 与知章为“酒中八仙人” (6) 益骜放不自修 (7) 著官锦袍坐中,旁若无人 (8) 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A(1)(3)(5) B.(2)(4)(7) C.(4)(6)(8) D.(1)(6)(8) 5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