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174357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花都区炭步镇中心小学 骆志权一、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意义。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实质上就是强调阅读的重要性。然而现在的阅读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被忽略或轻视,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课本中的文章,他(她)们通常只是强调字的读音、词的意义、句子怎样理解等等,字音、词义固然重要,但没有反复的阅读,词义、句子又怎么能理解呢?教师机械地给学生抄词义,学生也就机械地背词义,这样的教学不仅不是阅读教学,而且更可悲的是把学生当着一种机械使用。教学中教师通常把阅读教育的目标简单理解为让学生读懂课文,而不是学会读书。他(她)们习惯性地用支离破碎的繁琐分析代替学生

2、的阅读实践和阅读体验,当然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亲近、热爱之情,使很多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培养学生形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熏陶,思想上受到启迪,心灵上得到美的享受。二

3、、根据儿童的性格特征来调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陶行知先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为了让小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知识,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来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哈利波特是小学生们特喜爱的故事,文中的故事新奇,具有强烈的科幻色彩,每个故事情节中的人物的形象都是通过彩图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学生很容易接受。这样,既增加了他们课外阅读量,又满足他们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从而

4、培养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三、借助童话故事、成语故事来激励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每个人都喜欢听好话,都需要表扬。故事人人爱听,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是学生乐不及彼的故事。成语故事是青少年常用、应知和需要掌握的成语,结合丰富多彩且忠实于史实的事件、名人佚事等,便于读者在趣味盎然的阅读过程中理解和记忆。如:草船借箭、初出茅庐等等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使青少年在了解历史、增长见识、提高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都受益匪浅,老师可先从成语故事或童话故事说起,并告诉学生故事的出处,学生自然会去寻找。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讲故事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常言道娃娃是夸长大的,是在肯定中进步的。小学生希望得到表扬和赞赏的急切

5、心理常常表现出来,老师在指导阅读教学时,只要细心的观察就会发现,并及时给予他(她)表现的机会大大表扬讲故事的学生,其他学生也会争先恐后地出来讲。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就会大增。四、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来增强其课外阅读兴趣。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感知表象抽象。根据这一规律,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眼、口、手的实践去感知事物,获得表象,借助图像直观、语言启迪,促进思维逐步内化,从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结构。如让学生根据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的内容及彩绘图来表演,亲身感受故事。把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加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