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肥一体化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174142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3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肥一体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水肥一体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水肥一体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水肥一体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水肥一体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肥一体化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肥一体化施工组织设计(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工程概况二、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三、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与措施四、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五、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六、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七、文明施工措施八、项目部技术人员配备一、工程概况招标项目名称:工期要求:签订合同后10 日内供货(完成设计安装指导)并通过采购人组织的相关验收 , 施工部分于 2015年 11 月 1 日前完工并通过采购人组织的相关验收质保期:一年我公司针对工程的性质、内容、技术要求、周边环境、地质情况等作了认真、充分的研究,并为中标后的进场施工作准备。(一)技术准备工作1 、落实项目部人选, 组建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 并落实参与本项目施工的人员。2 、认真审阅施工图纸,

2、参加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3 、复测控制桩并制定测量方案。4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进行技术、安全、防火培训,做好技术、安全交底,安排好有关的试验工作。(二)施工准备工作1 、全面检修进场施工的机械设备,以保证施工前设备运转正常。2 、编制施工计划,安排施工顺序,协调各工序及各专业间的配合工作。3 、落实相应的专业施工队伍,并进行岗前培训和教育。4 、做好材料、成品、半成品和工艺设备等的计划安排工作,使之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5 、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宣传,使全体员工了解本项目的情况,一旦中标,工队能全力以赴,支持本工程的施工。(三)现场准备工作:1 、进行实地测量。2

3、 、确定施工范围,设置施工围蔽,并在围蔽区内按拟定的施工方案进行劳动力组织。3 、认真熟悉现场的地理位置、工地条件、供水供电状况,以及出入口位置,认真布置贮存物料和施工用的工作面,做好施工现场“三通”,架设动力和照明线路,接通施工用水管路,确定材料、设备和土方运输线路,使之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4 、组织工程机械设备和材料进场。5 、落实季节性施工措施二、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一、水肥一体介绍:1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 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采用灌溉施肥技术,可按照作物生长

4、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压力灌溉有喷灌和微灌等形式,目前常用形式是微灌与施肥的结合,且以滴灌、微喷与施肥的结合居多。微灌施肥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道、灌水器四部分组成。水源有:河流、水库、机井、池塘等;首部枢纽包括电机、水泵、过滤器、施肥器、控制和量测设备、保护装置;输配水管道包括主、干、支、毛管道及管道控制阀门;灌水器包括滴头或喷头、滴灌带。2 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要配套应用作物良种、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技术,还可因作物制宜,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形成膜下滴灌等形式,充分发挥节水节肥优势,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加效益的目的。二、

5、水肥一体化配置与选择1 配置微灌施肥系统。根据园区面积、形状及种植作物安装微灌施肥系统设备。微灌施肥系统由首部枢纽(水泵、动力机、施肥系统、过滤设备、控制阀等)、输配水管网(包括干管、支管、毛管三级管道)、灌水器(分为滴头、滴灌管或微喷头等)以及流量、压力控制部件和测量仪等组成。2 确定微灌施肥方案。根据作物目标产量及其生长条件确定灌微施肥制度(包括灌水定额、一次灌水时间、灌水周期、灌水次数和灌水总量)和施肥制度(加肥时间、数量、比例、加肥次数和总量)。3 选择适用的化肥品种。一是养分含量适宜的液体肥料,二是微灌施肥专用固体肥料, 三是溶解性好的普通固体肥料。 根据与灌溉水的反应,配置肥料比例

6、和数量。4 田间技术指导。根据气候、作物长势等,参照微灌施肥方案,适时实施灌溉施肥技术,并配套其他技术措施,培训项目县技术人员,并对项目县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三、实施效果1 、节水。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减少水分的下渗和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在露天条件下,微灌施肥与大水漫灌相比,节水率达50% 左右。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滴灌施肥与畦灌相比,每亩大棚一季节水 80-120立方米,节水率为30%-40% 。2 、节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平衡施肥和集中施肥,减少了肥料挥发和流失,以及养分过剩造成的损失,具有施肥简便、供肥及时、作物易于吸收、 提高肥料利用率等优点。 在作物产量相近或相同的情况下,水肥一体化与

7、传统技术施肥相比节省化肥40%-50% 。3 、改善微生态环境保护地栽培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 一是明显降低了棚内空气湿度。 滴灌施肥与常规畦灌施肥相比,空气湿度可降低 8.5-15 个百分点。二是保持棚内温度。滴灌施肥比常规畦灌施肥减少了通风降湿而降低棚内温度的次数,棚内温度一般高 2- 4,有利于作物生长。三是增强微生物活性。滴灌施肥与常规畦灌施肥技术相比地温可提高 2.7 ,有利于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 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四是有利于改善土壤物理性质。 滴灌施肥克服了因灌溉造成的土壤板结, 土壤容重降低,孔隙度增加。五是减少土壤养分淋失,减少地下水的污染。4 、减轻病虫害发生空气湿度的降

8、低, 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作物病害的发生, 减少了农药的投入和防治病害的劳力投入,微灌施肥每亩农药用量减少15%-30% ,节省劳力 15-20个。5 、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促进作物产量提高和产品质量的改善, 果园一般增产 15%-24% ,设施栽培增产 17%-28% 。以原平市设施栽培黄瓜为例,滴灌施肥比常规畦灌施肥减少畸形瓜 21% ,正常瓜亩增加 850 公斤;亩增产黄瓜 280 公斤,亩增加产值共 1356 元。四、施工工艺及方案(一)水渠1 、土方开挖工程1.1 开挖工艺流程: 施工测量放样场地清理临时排水系统反铲分层开挖自卸汽车出碴人工修整验收。1.2 施工测量进场后

9、根据监理单位提供的工区范围内导线点及水准点的基本数据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以保证施工放样、定位的准确性;每开挖一个单元前,进行边线及高程放样。1.3 施工清理对测量出的清理范围, 用人工或机械清除该范围内的全部有碍物,范围外的清理按监理单位要求进行。1.4 土方开挖场地清理完成后, 采用 1.0m3反铲配 5t 自卸汽车开挖, 运输至弃碴场。1.5 开挖阶段及顺序主体工程的临时开挖边坡,应按施工图纸所示或监理的指示进行开挖。土方明控应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应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形成积水。 岸坡易风化崩解的土层开挖后

10、不能及时回填的,应保留保护层。 使用机械开挖土方时,实际施工的边坡坡度适当留有修坡余量, 再用人工修整,满足图纸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在每项开挖工程开始前, 尽可能结合永久性排水设施的布量, 规划好开挖区域内外的临时性排水措施。 在开挖边坡遇有地下水渗流时, 在边坡修理工整和加固前, 采取有效果的疏导和保护措施。 为防止修整后的开挖边坡遭受雨水冲刷,边坡的护面和加固工作在雨季前完成。冬季施工的开挖边坡修整及其护面和加固工作, 宜在解冻后进行。 土方开挖过程中, 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 应立即暂停施工和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并通知监理,必要时,按监理的指示设置观测点,及时观测边坡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11、。1.6 土方开挖前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土方开挖前,应会同监理进行以下各项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用于开挖工程工程量计量的原始地形测量剖面的复核检查。按施工图纸所示的工程建筑物开挖尺寸进行开挖剖面测量放样成果的检查,开挖剖面放样成果,应经监理复核签认后,作为工程量计量的依据。按施工图纸所示进行开挖区周围排水和防渗保护设施的质量检查和验收。1.7 土方开挖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在土方开挖过程中, 应定期测量校正开挖平面的尺寸和标高, 以及按施工图纸的要求检查开挖边坡的坡度和平整度, 并将测量资料提交监理。1.8土方明挖工程完成后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土方明挖完成后, 应会同监理人进行以下各款的质量检查和验收。 按施工

12、图纸要求检查基础开挖面的平面尺寸, 标高和建基面平整度: 取样检测基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本款规定的基础面检查清理与砌体填筑前的基础清理作业是检验目的的性质不同的两次作业未经监理人同意,承包人不得将两次作业合并为一次完成。1.9永久边坡的检查和验收永久边坡的坡度和平整度的复测检查; 边坡永久性排水沟道的坡度和尺寸的复测检查。1.10砌体砌筑前基础面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对基础面进行检查清理后, 应保证基础面无积水或流水, 不使基础面土壤受扰动。作为永久建筑物土基的基础开挖面, 填筑前应清除表面的松软土层或按监理人的批的施工方法进行压实。 受积水侵蚀软化的土壤应予清除。(二)蓄水池1 、砼垫层施工垫层采用 C15 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 混凝土运输车运送到位浇筑。1.1 砼的工艺流程砼搅拌砼的运输砼浇筑、振捣找面养护。1.2 、砼的配合比确定砼的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工作,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进行,砼配合比严格执行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1.3 、砼的浇筑采用振动棒或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振点布置均匀,间距为400500mm。刮平、抹光均采用人工进行,使用铝合金靠尺初步找平,木抹子二次提浆和找平。1.4 、砼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