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下册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复习学案粤教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173854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政治下册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复习学案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政治下册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复习学案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政治下册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复习学案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下册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复习学案粤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政治下册1.1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复习学案粤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类 型 复习课教学目标 对已学知识的回顾与巩固 典型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例l 我国正处在 A社会主义阶段 B共产主义阶段 C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析请注意:本题题干限定比较严格。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分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B项不符合人们习惯的表述方法,失之于过于宽泛,应先排除。A、C两项表述不同,却都是指整个社会主义阶段,都不是我国正处在的阶段,同样失之于过分宽泛。只有D项是符合题意的。 例2 我国当代最基本的国情是 A我国资源相对不足 B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人口多,增长快 D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 析

2、选择时要抓住题干中的最基本的国情,A、C、D项是我国的重要国情,但都不是最基本的国情。正确答案是B。 例3 构成我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是 A环境意识淡薄 B资源开发过度 C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 D来自人口的压力 析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中最大威胁一词。命题者设计了接近性、干扰性的选项,如果不认真审读就可能造成误选。应选D。 例4 世界银行1997年的一份报告崛起的中国指出:当中国1978年尝试着朝改革迈出第一步时,她仍然是一个贫穷的农业国家,约有6亿人口的生活低于国家绝对贫困标准。在过去的15年中,中国经济增长了4倍。这一速度比多数国家发展的初期要快。这表明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只有不断地从

3、根本上变革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只有从根本上改革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才能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A B C D 析本题涉及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及改革的性质。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改革的性质不是否定和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改革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使社会主义制度日趋完善和成熟。表述的观点是错误的,故应选C。 二、简答题 例5 为什么说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析回答本题,应从中国的历史国情、现实国情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长期性三

4、个方面入手。 参考答案 (1)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与某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有很大的提高,各项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因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3)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

5、史阶段。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我们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绝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辨析题 例6 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 析本题待辨析观点应当判定为片面,说不对不准;解析时,不可走向另一极端,以为人越少越好同样是片面的。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在做某一件具体事情时,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看,如果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超过了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适应能力,势必会造成严重后果。现阶段,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已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就业压力日益沉重,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构成了威胁。人多,已成为制约

6、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应当有计划地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协调发展。 例7 有人认为,发展生产是当务之急,环境污染将来治理也不迟。 析本题出示的待辨析观点正误并存,一定要认真审题,分清正误,发展生产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惟一途径,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发展生产是当务之急是正确的。环境污染将来再治理的危害很大,它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的安定。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关系到国家的全局战略和长远发展,治理环境刻不容缓。因此,环境

7、污染将来治理也不迟是错误的。 参考答案 (1)当前,我们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发展生产是当务之急是正确的。 (2)但发展生产决不是孤立的,它和人口、资源、环境有机地联系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果不顾环境污染而发展生产,只图急功近利就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就会影响生态平衡,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