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七 12.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1736918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七 12.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七 12.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七 12.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七 12.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七 12.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七 12.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世纪金榜】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七 12.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Word版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5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七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智能手机一般具备拍照、网页浏览、地图查询、定位导航等功能。下图是某智能手机的GPS功能显示图。读图完成1、2题。1.手机GPS功能的出现,说明()A.GPS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B.GPS可以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C.随着GPS的普及,民用GPS发展很快D.有手机信号就能进行GPS定位导航2.手机GPS能够实现的功能有()网络

2、实时监视所处位置获取失窃汽车查找行车路线追踪A.B.C.D.【解析】1选C,2选D。第1题,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但这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GPS本身不能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随着GPS的普及,人们使用越来越方便,民用GPS发展很快;GPS定位至少需要4颗卫星,不是有信号就行。第2题,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故可以知道位置、行车路线;GPS没有监视功能,也没有查询功能。【知识拓展】手机定位服务应用(1)汽车救援服务:过去车主的车出现故障,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说明自己的具体位置,但有的车主因为表述不清或路况不熟无法准确说出自己的位置,但现在只需要打一个电话,回复一条短信就可以定位车主

3、的具体位置,前后花费不到一分钟,不需要在汽车和手机上安装任何东西,相当方便,深受汽车救援行业的喜爱。(2)医疗急救:手机定位服务应用于医疗急救采取拨号定位方式,不需要回复短信,病人只需向医院打一个电话就可以被医院方定位,获得病人的具体位置,迅速前往救援。(2017长沙模拟)我国某大学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评估,完成了中国某重要地理分界线(过渡带)分布图的绘制。读该分界线西段、中段、东段示意图,回答35题。3.该线最有可能是我国()A.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的分界线B.人口分界线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4.导致该线西、中、东段南北宽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

4、位置的差异B.海拔高低的差异C.纬度位置的差异D.大气环流的差异5.GIS在绘制该线时的作用主要是()A.获取相关地理空间信息B.确定地理事物空间位置C.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应用D.将相关信息立体化呈现【解析】3选A,4选B,5选C。第3题,其他三条界线都是呈西北东南走向,只有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的分界线是东西走向。第4题,该线西、中、东段南北宽度差异,是由于西段是山脉,东段是河流冲积平原,所以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第5题,GIS在绘制该线时根据得来的空间数据进行分析与应用。A是RS技术、B是GPS技术。(2017龙岩模拟)GIS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即将地图中的不同地理要素,存储在不同的图层中。

5、图1和图2示意存储同一区域不同信息的两组GIS图层。读图,完成6、7题。6.将不同要素的图层进行重叠,就形成不同的专题地图。若要获得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影响的专题地图,需要从图1、图2中调用的图层数分别是()A.2个、2个B.2个、3个C.1个、3个D.1个、2个7.若利用上面的两组GIS图层进行造纸厂的选址,还应增加()大气污染图层区域规划图层水系分布图层矿产分布图层A.B.C.D.【解析】6选D,7选C。第6题,将地形图层与聚落分布图层、交通线分布图层重叠可形成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影响的专题地图。第7题,造纸厂会产生水污染,应布局在城市河流的下游,需要考虑水系分布,同时,也会对城市功能

6、区的布局产生影响,选址要考虑区域规划。(2017洛阳模拟)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种地理信息技术。读图,回答810题。8.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大量使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下列能给外出远程旅行者直接提供旅行路线帮助的是()A.甲、乙B.甲、丙C.乙、丙D.甲、乙、丙9.关于甲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传感器运载工具飞行的高度越大,其探测范围越小B.传感器运载工具飞行的高度越大,其对地物的分辨率越高C.森林火灾的监测主要采用近地方式D.航空作业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10.关于丙技术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能有效动态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可对各种灾害的影响范围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确定救灾物资调配

7、的最佳路径可根据人口、交通及其他商场的分布进行大型商场选址的市场潜力分析可为城市交通事故、道路拥堵的应急处理提供详细的基本事实A.B.C.D.【解析】8选C,9选C,10选D。第8题,由图中信息可知,甲为RS,乙为GPS,丙为GIS。能给外出远行者直接提供旅行路线帮助的是GPS(定位)和GIS(生成最佳旅行路线)。第9题,由上题可知,甲为RS,结合相关知识可知,传感器运载工具飞行高度越大,其探测范围越大,对地物分辨率越低;近地方式有利于准确监测地面状况,对森林火灾的监测主要采用近地方式;航空作业受领空限制,跨越国界需要得到相关国家的同意。第10题,丙技术为GIS技术,可对各种灾害的影响范围数据

8、进行分析处理,确定救灾物资调配的最佳路径;可根据人口、交通及其他商场的分布进行大型商场选址的市场潜力分析;能有效动态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的是遥感技术;GIS技术无法提供详细的基本事实。11.海洋自然带是指海洋上的自然地理分带。读太平洋东部海洋自然带分布图,划分海洋自然带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和GISB.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和GPSC.GPS和GISD.数字地球【解析】选A。划分海洋自然带需要用到RS拍摄的图像,还需用到GIS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故A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能力挑战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中国第七次北极考察队乘坐“

9、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于2016年7月11日出发,9月26日返回位于上海的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据介绍,本次考察涉及海洋物理、海洋气象、海洋地质、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等多个学科,考察队主要对北极地区的冰、海、大气、融池和生物5方面要素进行了取样、观测和研究。材料二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科学考察船在向北极前进过程中想要随时知道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什么?利用了该项地理信息技术的哪些特点?(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冰川不断融化,动态监测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冰川的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监测海平面上升需要的地

10、理信息技术为_。(3)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熊的生存带来了影响,请设计一个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北极熊生存状态的具体方案。【解析】第(1)题,科学考察船在向北极前进过程中想要随时知道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利用了该项地理信息技术的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第(2)题,利用遥感获得的资料,通过建立相关的数据模型,能够显示极地冰川的变化并预测出其变化趋势。只有通过GPS才能判读出海平面细微的变化。第(3)题,利用GPS对北极熊的行踪进行实时监测,可了解北极熊的生存状态。答案:(1)GPS。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2)RS和GISGPS(3)

11、给北极熊佩戴装有GPS信号发射装置的项圈,GPS信号发射装置每天都向卫星发送信号;科研人员利用互联网查询、记录项圈的移动轨迹。13.不同植物类型,由于组织结构不同、季相不同、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在遥感影像中可以表现出来。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不仅可以利用植物的光谱来区分植被类型,而且可以直接看到植被顶部和部分侧面的形状、阴影、群落结构等。下图是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植物的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36分)(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植物分布的调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物的不同_特征。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分布的调查具有哪些方面的突出

12、优势?(2)山西太原以南地区自然植被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分异规律。影响这一自然带分异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3)从山西太原以南地区农作物的分布特征分析,该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可以称为_,试分析发展这一农业模式的好处。(4)借鉴遥感技术在植物分布调查的成功经验,设计一项应用遥感技术的课题研究项目。【解析】第(1)题,不同植物的光谱特性不同,形成的遥感影像不同。第(2)题,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第(3)题,考查立体农业及其优点。第(4)题,可从矿产资源普查、森林火灾监测、农作物估产等方面应用遥感技术进行课题研究。答案:(1)光谱遥感具有监测范围大、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等优点。(2)垂直光热(温度)条件随地势高低而变化(3)立体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如土地、光热资源等);增加农业产量(值)和农民收入等。(4)如在矿产资源调查方面,可以利用遥感资料进行成矿条件的地质分析,提出矿产普查勘探的方向,指出矿区的发展前景;在森林火灾监测方面,可以及时获知森林火灾发生的地点和范围,可分析大火蔓延的方向,为灭火总指挥部制定灭火计划、做出灭火部署提供科学依据等。(其他如环境灾害监测、城市规划等方面也可)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