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1736883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贵州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贵州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贵州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贵州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大学生择业倾向调查报告引言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在不久以后即将踏入社会,开始我们人生中的又一个旅程。走出校园,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择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择业已成为大学生面临的严峻问题。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潜能和特长来确定,要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业的更加细化,与此相对的职业也更加多样化,这一形势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个人寻求更符合自身条件和兴趣的职业,创造了日益广阔的前景。因而,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正确判断自己有哪些潜能和特长,找准定位,力求做到对号入座,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在其中发挥自己的才能。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社会各

2、界特别是学术界加强了对大学生择业倾向的调查研究。我们通常所说的大学生择业倾向,主要是指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的期望或选择职业的标准,是大学生关于职业的发展可能性、职业的声望、职业的报酬和求职应付出的代价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根本观点与看法,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集中表现,也是大学生处理择业问题的总的态度和指导思想。当代大学生在以择业为主体的姿态投身社会、选择理想职业的过程中,承受着日益沉重的择业压力 ,面临着日趋激烈的竞争挑战 。“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学校、家长及学者关注的话题,并成为社会关注焦点问题之一。造成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3、、复杂的 ,而大学生的择业倾向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是造成 “大学生就业难 ”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冲击到中国经济,同时也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系列的措施开始实施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作为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帮助大学生就业,责无旁贷。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综观近年来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有些问题是值得注意和重视的,尤其突出的是毕业生的择业观念问题。有些毕业生总希望选择那些工资高、待遇好、离家近的大单位,不愿意到条件相对艰苦的基层单位去工作。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部分

4、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有些职业空缺无法补充的状况。因此,树立合理的择业观、形成健康的择业心理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尤为重要。而就业指导工作无疑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一工作应提早进行,避免在毕业前才进行而产生不佳效果。通过对贵州大学生择业倾向的调查,初步掌握我校大学生对择业问题的看法与想法,找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我们这次对贵州大学生择业倾向的调查意义在于通过对在校大学生,从不同层面了解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观和择业心理,分析影响大学生择业倾向的主要因素以及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条件,为自己在不久的将来择业做一定的准备,同时也希望在了解贵州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基础上,发现其中

5、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端正自己和他人的择业倾向,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就业。二、调查对象及方法本次调查针对贵州大学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学生问卷调查中涉及到工、文、理三个大类学科,包括多种专业的在校生。调查主要形式以问卷进行。共发放问卷150份,实际收回问卷140份。我们主要想通过调查了解这样几个问题:1、贵州大学生的择业的观念;2、对于将来就业的目的及其就业的取向;3、对就业单位的总体要求(包括工资期望值、福利等)4、正确分析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5、调查大学生在就业前的准备工作及其对未来就业的心态;6、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其影响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几个主要因素(包括主观与客观因素

6、)。 三 、针对贵州大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背景调查 本次调查共计140人参与,其中男生占67.86%,女生占32.14%,基本符合我校男女比例情况;调查范围涉及我校各学院、各专业,涉及面较为均衡,具体专业分布合理,能达到调查的目的及保证调查质量。(一)择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通过调查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无论毕业生还是企业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前景所持态度基本一致,都认为只要努力找到一份工作还是并不困难的,这也客观上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学习成绩优异的就业前景明显高于学习成绩较差的,而在专业之间的对比理科生更应该科学的了解就业形势,所以在当今就业市场激烈竞争中,实际上也是能力和素质的较量。大学

7、生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适当的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学校也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同时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要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培养模式,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着力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文化、心理、身体等方面的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在就业市场

8、上的竞争力,从跨入学校大门开始就要为就业制定一个阶段性目标,按“专才基础上的通才、通才基础上的专才”来不断完善自己,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毕业生。 通过调查显示,在当前就业压力大的形势下,有62.14%的大学生都选择了先就业后择业。这说明许多大学生都意识到当前就业的压力,普遍降低了对择业的要求,愿意暂时先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来锻炼一下刚踏入社会的自己、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当自己达到一定条件之后再考虑择业的问题;在此问题的选择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自主创业”,有14.29%的大学生对其做出了回应,特别是男生,有19%的男生愿意选择自主创业,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自己独立创业,如果有

9、足够的资金的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一部人的就业问题;其他方面,还有12.86%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这类学生希望通过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还有11.43%的学生选择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的工作,太过理想的择业观念往往会使他们在这个社会中碰壁,如今的社会已经不存一步到位的就业状况,当他们踏入社会之后,也许会令他们失望。调查结果显示如下:(二)大学生就业目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当代大学生就业目的各有不同,有的大学生主要是为了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然而有的大学生则是抱有一种消极的、庸俗的态度去对待择业问题,只为了将来能够

10、拥有良好的社会物质条件,过上高于常人的高水平物质生活。通过对贵州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有32.86%的大学生是为使自身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希望将来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不仅仅是为了谋生,这类大学生的择业目的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表现;有47.12%的大学生就业为自己和家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主要倾向于谋取生计;有26.43%的大学生则是为了将来能够过上高水平的物质生活,这类学生的就业目的虽然庸俗,但却是在情理之中,他们的就业倾向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难免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有22.14%的大学生就业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

11、兴趣和爱好;还有10%的大学生则是为了今后能够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这类大学生的择业倾向是很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与继承的,虽然其所占的比例较之其它稍低,但是,这类倾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自身、甚至是社会的发展。还有23.57%的大学生就业是为了能够建立良好的家庭基础,这类学生也主要是为了生计。调查结果显示如下:(三) 就业趋向:大多数大学生的就业趋向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即沿海开放城市或省会大城市的学生占68.57%,中小城市占18.57%,国外发展占7.14%,而愿意到边远地区或农村地区的仅占5%。而另外一个问题(是否愿意

12、回到家乡基层单位工作?),有50.71%学生表示愿意去,25.71%表示不愿意去,还有23.57%的学生表示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才选择回去。以上数据显示,大多数的学生希望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业,纵观全国,这种趋向不仅仅在贵州大学生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且在各个地区各高校中也占很大比例,这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除了具备较为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另外,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相对不发达地区的来说要高,而且就业岗位多元化、多样化,这是吸引大多数学生的强大魅力之所在。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当

13、前还有不少大学生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很少考虑到自己择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没有准确对自身进行定位,所选职业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否适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为此,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择业集中选择“热门”行业和大城市的一些待遇优厚的行业,集中选择经济发达地区,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艰苦、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地方就业。这样势必造成大城市、大单位和条件优厚的单位人才济济,甚至人才过剩。而许多欠发展地区和

14、一些较小的单位确为没有人才而发愁。这就导致了人才分配不均匀、区域发展不平衡。在人才相对密集的地区,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哪些地区各方面的发展。相反,对于那些人才分布稀疏的地区,发展速度就会远远滞后于那些人才密集地区。调查结果显示如下:(四)择业时对企事业单位的总体要求调查显示,贵州大学生在择业时,他们主要考虑的因素各有不同,其中有45%的大学生主要考虑企业工资与福利,这充分说明贵州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关注自己将来工作单位提供的待遇,都希望自己所选职业待遇能够达到自己的期望值;而有27%的大学生主要考虑将来工作单位的环境条件,说明有部分学生希望自己将来能够到具有良好的环境条件的

15、单位去工作;有54%的大学生主要考虑将来工作的单位的发展潜力,关注企业发展潜力的大学生占了接近一半的比例,即是有大多数人都倾向于企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潜力,对于工资、福利,不是他们当前主要考虑的问题,这表明大多数贵州大学生比较注重以后的发展前途而不单纯追求眼前的利益。说明他们希望在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不仅考虑到当前单位的发展状况,而且还具有比较长远的眼光,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前途都考虑在内,这其实与当今就业形势息息相关,都希望以后能够在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的单位工作,占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而有4%的大学生则有其他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如下:(五)择业的月收入期望值虽然工资不是大学生选择企业最

16、重要的因素,但是工资无疑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通过调查发现:仅有5%的大学生的工资期望值在1500元以下,数据表明贵州大学生在择业时,只要很少一部分学生接受1500元以下工资的工作,说明有一小部分大学生在考虑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性前提下,只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一席之地,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表明他们已经对当前形势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对自己所从事的企事业单位要求较之其他而言就相对较低,这类学生属于“保险派”;有25%的大学生的工资期望值在1500-2000元范围内,26%的大学生的工资期望值20012500元范围内,贵州大学生的工作期望值在中等水平的人数较为平均,说明贵州大学生都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做出了准确的定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中等的水平的期望值;有43%的大学生所选工作期望值在2500元以上,说明贵州大学生在择业时都具有比较高的工资期望值,都较为看重当前收入问题,这与当前的中国的“物价高”、“就业难”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