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古诗文诵读教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1736272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古诗文诵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五年级古诗文诵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五年级古诗文诵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五年级古诗文诵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五年级古诗文诵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古诗文诵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古诗文诵读教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饮湖上初晴后雨教案教学内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古诗的意境美。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用巧妙的构思描绘出西湖的风采神韵。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领导入1、同窗们,人们此前一定有过旅游的经历。那么,人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看见过哪些令你难忘的自然景观?2、杭州的西湖相信人们一定据说过。它的景色异常秀美,吸引着国内外许多人来此参观旅游。其时,不仅是目前,有一位古人也早已经听闻西湖的美名,留下了一首出名的描写西湖的诗篇,诗的名字就叫(生齐读本诗题目: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是(苏轼)二、读解诗意,感受诗的语言美1、学生自由朗读,指名读。(指引学

2、生读准,读出节奏。)2、读懂诗意。请默读诗,借助注释,读懂诗的意思。三 、理解诗人,感悟诗情之美1、读到这里你觉得诗人对西湖有着如何的思想感情?简介诗人与西湖的故事,加深学生对诗的感情的理解。2、让我们带着这种深情来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四 、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美1、配乐朗读,学生听后讨论。2、南方的天总会下雨,下如何的雨?微雨,轻雨,蒙蒙雨,牛毛细雨;也许是大雨,骤雨;大雨也好,小雨也罢都没有浇灭诗人的游兴,在她眼里,雨中的西湖如此美妙,你听她说:“山色空蒙雨亦奇”。带着你的想象再一次朗读这首诗。五、拓展学习,感受诗的魅力1、让我们在苏轼的诗的魅力中感受西湖之美。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上醉书黑

3、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2、总结:苏轼与西湖是密不可分的,西湖诗情画意只有苏轼的才思豪情才干写出她的美妙,而苏轼的才情只有遇到西湖的诗情画意才干尽展出来。让我们在音乐中再次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六、作业:(任选一题)1、做一张苏轼的诗词手抄报。或有关西湖的诗词手抄报。2、写一篇学习本课的感想。迢迢牵牛星教案教学目的:1、领略五言诗的特点。2、迢迢牵牛星用平凡意象体现的怀念之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体会迢迢牵牛星用平凡意象体现的怀念之情。教学时数:1学时

4、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窗们很爱慕诗歌,背了不少的诗歌,也理解了诗歌的某些知识。那你觉得我们背诗学诗的目的是什么呢?二、学习1、我们今天学习迢迢牵牛星。请哪个同窗来背这首诗。2、理解诗意。3、请你来回答这首诗中诗人要体现的是什么感情。4、你觉得如何阅读才干较为精确地理解诗人的感情?5、简介诗的出处6、诗歌赏析A、这首诗的意象就是一种人,她就是织女。为什么用“河汉女”而不用“织女星”?B、“擢”让人如见其形,“弄”让人如闻其声。这句既写出了织女的勤快,又写出她试图借忙碌的劳动来掩饰排遣自己的愁思。C、织女是天上最能织布的人,并且那么忙碌,却织不成一匹布,表白她被怀念折磨得没有心思织布,织女内心强

5、烈的悲凄之感和悲哀之情。这句该读出如何的语调?伤心诗经中“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D、银河很清很浅,应当能自由往来,那为什么两人却不能会面呢?是有人压制了她的爱情。这句朗读时应当读出什么语调?体现了如何的感情?反问的语调,体现了怨恨、痛苦的感情。这句不是与“迢迢”相矛盾吗?由于怀念而觉得距离很远。顾城远和近。近在咫尺却如在天涯,这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痛苦。比较天上的街市有关的语句,体现诗人对幸福自由生活的向往,这儿却体现了织女不能与牛郎相见的痛苦。两相对比,我们更同情饱受怀念离愁的织女。E、读了这句,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画面?一位女子泪光盈盈地站在水边,含怨带愁地望着牛郎的方向。以

6、女子的饱受离愁、楚楚动人、凝眸深情远视的神态结束,既给人以美感,又让人想象回味。F、叠词的运用。迢迢形容牵牛星之遥远,皎皎形容织女星之明亮,纤纤形容手之细长,札札形容织布之忙碌,盈盈形容水波之晶莹,脉脉形容注视之含情。“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盈盈体现女子的美好姿态,皎皎体现女子的明艳动人。“皎皎”既体现星的明亮,又体现女子的明艳动人,真称得上“一字千金”。“盈盈”既体现水波的晶莹,又体现了女子的美丽,还可体现女子眼含热泪的神态,让人回味无穷。叠词的作用是增强了诗的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也使感情体现得更缠绵悱恻。6、请同窗来读诗。7、请你来总结这堂课上你的所学所得,可以从内容,可以从学法,可

7、以从语言,也可以从你的感受或联想等等。8、学生合伙读诗宿建德江教案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2、学习鉴赏山水田园诗的措施。3、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加深对诗人的理解,感悟诗人的崇高情怀。教学重点:1、品味诗歌意境美。2、领略评价重点词语,主旨的理解。教学难点:仔细品味诗歌所发明的意境。教学学时:一学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窗们都懂得哪些山水田园诗呢?二、简介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此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三、明确鉴赏中常

8、用到的术语。1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2体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3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四、赏析宿建德江。(一)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二)赏析诗歌1、初读诗歌,读准节奏,读准字音。如:渚zh2、再读诗歌,理解诗意,品味诗句。(1)词语解释(2)基本解读:先解释每句话地意思,再解释整体的诗意。(3)思考讨论:诗中点题兼写环境的诗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日暮客愁新”中“新”的内涵?写出诗中的对偶句,并作赏析。3、诵读全诗,感悟诗情。(三)艺术特色此诗写羁旅愁思,情景相生,风韵天成,富有艺术美。五、作业设计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凉州词教案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

9、诵课文2、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教学重点与难点:品读悟诗情。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过程:一、音画潮流导入:1、师播放两首有特色的乐曲,引导学生想象情境,再根据情境联想诗歌。2、生交流报告并背诵有关的诗句。3、导入新课,板题,解题,读题(解题)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二、初读感知1、出示合伙学习规定:(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规定读准,读通。(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重要意思。(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3、检查学习状况:(1)指名读文,齐读课文。(2)用自己的

10、话说说这首诗的重要意思。(3)质疑。三、品读悟诗情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如:欲饮琵琶立即催”什么意思?“醉卧沙场君莫笑”(为什么战前还要喝酒呢?)过渡:以上这些词语都与酒有关,但是不是席上只有酒?想象:席上除了酒,尚有哪些东西?1、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她物?2、战士们有哪些苦衷或烦恼?她们想借酒忘掉什么?3、如果你是这位战士,出征前你会对父母、妻儿或自己说些什么?(配乐)4、面对此情景,你有什么感受?5、练读诗句,将自己的感受体现出来。6、配乐赛读、齐读。7、背诵四、拓展延伸1、学生交流背诵其她的边塞诗。2、教师推介六、作业1、把你喜欢的诗句抄写下来(有爱好的同

11、窗可以用毛笔写一写)2、积累其她的边塞诗。饮酒教案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2、体会诗中情感。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情教学过程一、 导入1、同窗们,你们还记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吗?2、陶渊明以歌咏田园生活为主,后世称她为田园诗人。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她的另一首诗田园诗饮酒。二、读1、听录音,划节奏,再读。2、再听录音,圈重点。再读。3、齐读,读出感情。过渡:诗是讲究意境的,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那么读诗时,需要一种“猜想”的穿透力,通过画面的表面的呈现,找出它背后隐藏的画面,以及它背后的深层意蕴即弦外之音。下面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板块二的学习:悟。讨论思考:1、 找出诗

12、中描绘了那些画面;2、以诗中画面为参照物,想象它背后还隐藏着哪些丰富的画面;(最佳用描写的语言)3、通过这些画面悟出作者写这些画面的弦外之音(言此意彼)是什么?或给读者什么启迪?二、悟1、 找出诗中描绘了那些画面;2、以诗中画面为参照物,想象它背后还隐藏着哪些丰富的画面。(最佳用描写的语言)3、通过这些画面悟出作者写这些画面的弦外之音(言此意彼)是什么?或给读者什么启迪?三、写我们懂得学诗不仅要学会读、悟,其实背诵默写也不可忽视。那么你能不能将这篇课文背诵默写?(单独背,一人上台默写。其他的用本子默写。)四、说过渡: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大都体现了陶渊明酒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慨。其实酒不管是古代

13、,还是目前在我们的生活中均有很大的市场,上至达观贵人,下至贫民百姓,有的人或借酒浇愁、或借酒助兴、或借酒交友、或借酒抒发情感等。那么你身边与否有这样的故事?五、小结:不管是写,还是说,我感觉同窗们的语言非常丰富,有刻意从课本中学来的,有无意从茶余饭后听来的。总之,只要我们留意,我们的语言就会丰富多彩。六、作业布置有感情地背诵全诗七、板书设计饮 酒 陶渊明一:读 结庐 无喧二:悟 三:写 四、说 心静 美好商山早行教案教学目的:1、品味意象,领略意境,体会情感。2、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用意象和思想情感。教学重点:品味意象,领略意境,体会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简介温庭筠二、鉴赏商山早行1、朗读,整体感知诗人的思想情感。明确:悲家乡思乡。2、理解诗意。3、品味两幅画面。(品味意象,领略意境,体会情感。)(1)这首诗营造了两幅不同的画面,一幅是他乡的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