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会蒋干中计学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1736158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英会蒋干中计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群英会蒋干中计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英会蒋干中计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英会蒋干中计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英会蒋干中计学案群英会蒋干中计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三国演义概略,热爱民族文化遗产,提高文学修养。分析的情节构成及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写作方法:在矛盾斗争中用人物自己的言行、神态显现出人物性格。2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突出人物性格。3以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性格。二、学习重点分析的情节结构。学习人物性格个性化的写作方法。一、前预习1 作者其人其事罗贯中,明朝人(约1330约 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一说山西省祁县;一说山西省清徐县;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

2、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忠正孝子连环谏 、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 、三遂平妖传、粉妆楼、据说和施耐庵合著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作为与“倡优” 、“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唯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贾仲明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 但从罗贯中的传世之作三国演义中,体现出罗贯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经天纬地之气。他精通军事学、心理学、智谋学

3、、公关学、人才学 如果没有超人的智慧,丰富的实践,执著的追求,何以能成为这般全才?他主张国家统一,热爱中华民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痛恨奸诈邪恶。在残唐五代史演义中,我们看到了罗贯中依恋故土、缅怀英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2 故事梗概曹操率兵东征。东吴都督周瑜在接到曹操的挑战信后,即毁书斩使,以表白抵抗的决心。于是引发了曹操与东吴在三江口的一番交战。周瑜打了胜仗,但他仍能谨慎从事,进行调查研究,连夜暗窥曹营。周瑜发现曹操水军的指挥官是从刘表手下归降曹操的蔡瑁、张允,这两人“深得水军之妙” ,是东吴破曹的主要障碍,周瑜就产生了“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的打算。曹操正在为破东吴无策发愁时,忽有曹营中的幕僚

4、蒋干出来自荐,说愿意去东吴说服周瑜前来归降,而且表示保证能完成任务。周瑜听说老同学蒋干来访,就决定利用施行反间之计。周瑜先在大会群英的宴席上,定下了“但叙朋友交情”,不提“军旅之事”的规矩,封住蒋干的口。进而周瑜又向蒋干显示江东英杰云集,“兵精粮足”的实力,炫耀自己“遇知己之主” ,受到信任重用的地位。断绝蒋干说降的念头。在夜间,周瑜与蒋干“抵足而眠” ,佯装酒醉酣睡, 诱使蒋干偷走一封伪造蔡瑁、张允投降东吴的书信,还安排了“江北有人到此”来暗联络的情节给蒋干看,让蒋干对书信确信无疑。蒋干原为没有完成说降周瑜的使命发愁,幸亏得了这份重要“情报” ,就连夜溜回曹营去报功。曹操看了这封信大怒,喝令

5、杀了蔡、张二将。周瑜的反间计终于获得成功。二、考吧 * 考考你三国 演 义 , 全 名 _ , 是 中 国 第 一 部_,是我国长篇 _的代表作。作者 _ ,名 _,字 _,号 _,山西太原人,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 年间。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_、 _、_三国历史为题材,依据_撰写的三国志正史资料,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在思想立场方面, 三国演义_ 的倾向十分鲜明,还大力宣扬了 _的“义气”。三国演义 运用 _、_、_、_等艺术手法,成功的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三、词语储备库更不开看拈弓搭箭中箭着炮巳时便宜从事禀告犒赏迤逦碇

6、石谙习橹棹交契衣冠偏裨将校银铠筵席疑忌执戟佯醉不胜酒力和衣卧倒巾帻省悟玠嗟呀四预习文指向性练习( 1)周瑜用了什么方法除去蔡瑁和张允的?全文的主线是什么?全文共 10 段,可以分作几个部分,是如何结构情节的?全文共11 段,分五部分。虽是节选,但结构完整、主线突出:(1-)段开端周瑜决定除蔡、张。( -)段发展 _ 。)段高潮周瑜假装泄秘密,蒋干上钩盗密信。(-( -)段结尾 _。()段尾声周瑜闻讯庆计成。( 2)思考小说中周瑜、蒋干的性格特点五、研究性学习 1、阅读文 1-3 段,思考是谁设的计,为什么设计? 2、当时有什么契机使周瑜得以实施计谋?作者对周瑜定计的过程是怎么写的?周瑜是怎样用

7、计的? 3、读4-6段后,讨论周瑜一见蒋干是如何先发制人的?蒋干的反应如何?4、周瑜是具体用什么方式暗示蒋干的劝降不可能成功?、周瑜初正面制止蒋干外说降外,又怎样设置圈套,让蒋干一步步走近放着密信的桌子的?六、总结性学习1 分析人物形象周瑜蒋干曹操2、请思考作者是怎样塑造周瑜和蒋干这两个人物形象的?七、拓展延伸:、周瑜实施反间计,骗过了愚蠢的蒋干,也骗过了老谋深算的曹操,他的计策真的是天衣无缝吗?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反间计的漏洞与破绽。请列出破绽,说明理由。(四人合作、 讨论探究, 一人记录整理, 推荐一人作答)2、假如你是蒋干,你很勇敢,也很聪明,你准备怎么智斗周瑜?(四人合作、设计方案,一人

8、记录整理,推荐一人作答)八、歇后语积累1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2 刘备摔孩子 -收买人心3孔明给周瑜看病 - 对症下药4诸葛亮吊孝 -装模作样诸葛亮当军师 -名副其实6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7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8 诸葛亮征孟获 -收收放放9 曹操下江南 - 来得凶,败得惨10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肉,弃之可惜11 曹操遇蒋干 - 倒了大霉12 曹操杀华佗 -讳疾忌医13曹操杀吕伯奢 -将错就错14 张飞卖秤锤 -人强货也硬1 张飞扔鸡毛 - 有劲难使16张飞战关公 -忘了旧情17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飞)18 张飞绣花 -粗中有细19张飞穿针 -大眼瞪小眼20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 -名不符实21关云长卖豆腐 -人硬货不硬22 关云长败走麦城 - 大难临头23关帝庙求子 -走错了门24关公照镜子 -自觉脸红2 关公喝酒 -不怕脸红26关公进曹营 -单刀直入27关羽战李逵 -大刀阔斧28 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29 草船借箭 -坐享其成30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人在心不在31蒋干盗书 -上了大当32徐庶进曹营 -一言不发33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34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