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课教材解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1731935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课教材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1课教材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1课教材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1课教材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1课教材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课教材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课教材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位置:人教网2010初中历史教师中心同步教学资源教材解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教材解析:七年级上册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山东省高密市第五中学陈付香 一、知识梳理二、重难点分析1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是本课的重点。祖冲之是博学和深邃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均有过重要贡献。其中推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七位数字是他最主要的贡献。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为突破这一重点,教师可首先提问:祖冲之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引导学生充分的自学,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总结: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率。祖冲之在刘徽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

2、胆的设想,反复的实践。他认真钻研古代天文、数学文献,注意吸取前人的成果,终于用割圆术,计算圆内接正10000多边形面积的方法,求得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为了表彰他的贡献,前苏联莫斯科大学“世界大科学家陈列”的走廊上镶嵌着他的彩色大理石雕像;月球上的一座环行山也用他的名字命名。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祖冲之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祖冲之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反复实践的精神,从而为自己树立奋斗的目标。2难点圆周率的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使学生认识祖冲之利用并发展了刘徽的“割圆术”,经过多位数字极艰苦、繁琐的

3、推算,终于取得光耀世界的先进成果。要充分利用活动与探究1及“神奇的小棍”的作用,使学生明白在科学发明的道路上,要有一种“坐冷板凳”的精神。 三、学法指导1图示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思考这一阶段的时代特征与本课内容“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内在因果联系,使历史知识建立在科学系统之上。这一系统认识可概括为以下图示:2表格归纳法可引导学生独立制作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科技成就简表,使学生学习制作图表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图表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如:姓名朝代及称谓主要成就地位祖冲之南朝数学家和天文学家计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7位测算一年的时间与现代比只差50比外国早了近一千年贾思勰北朝著名农学家

4、著有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巨著之一郦道元北魏杰出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我国古代地理学不可多得的世界名著3问题探究法在学生了解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可设置两个探究问题让学生来讨论,以升华本课所学内容:探究问题一:你认为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为什么能在科学技术的道路上获得成功?通过讨论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并体会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在科学研究中刻苦钻研、注重实践的科学精神。探究问题二:请结合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特点,探索魏晋时期大量农学和地理学著作产生的原因。学生讨论,教师可作提示:民族大迁徙,特别是大量少数民族迁入中原,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必须借助相应的地理知识才能尽快了解新

5、的生活环境,同时,他们进入中原以后必须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由游牧转向农耕,这也就使得农业科学技术成为内迁各族人民的首要需求。既与前边的图示教学法相呼应,又让学生在社会大背景之下加深理解所学知识。4民间谚语收集法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采郡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农,验之行事”。意思是参考文献,收集谚语歌谣,访问老农,通过实践来验证。贾思勰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特别是重视老农的经验和注重实践的精神是值得称道的。所以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搜集中国的民间谚语,并在一定的季节进行验证,以此体验积极学习前人经验的益处。例如:庄稼一支花,全靠粪当家;清明前后,点瓜种豆;

6、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来年大丰收;小满青粒硬,收成方可定;五月及泽,父子不相借;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耕而不劳,不如作暴;锄头三寸泽;立春无后霜,插柳正相当;立春三日,百草排芽(河北);惊蜇点瓜,遍地开花(四川);惊蜇黄莺叫,春分地皮干(辽宁);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华北);清明秧子谷雨花,立夏苞谷顶呱呱(贵州);谷雨前十天,种棉最当先(河南)等。四、中考命题分析综观近三年各地区的中考题,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成就是中国古代史考查的重点,中考命题以选择题为主,同时也涉及到读图题,有时也与地方史相结合进行考查。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及其领先于世界的地位,齐民要术的作者及其价值,水

7、经注的作者及价值等。五、中考试题分析1(2005年,潍坊)潍坊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曾诞生了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A水经注 B农政全书 C本草纲目 D齐民要术解析:本题主要是结合乡土史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分辨和运用能力。解答本题时可以通过题干中的两个信息来选择:一是通过题干中的“现存第一部”,二是通过“完整的农书”这两个信息来判断出正确答案。答案:D2(2007年,韶关)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A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B李春赵州桥C贾思勰齐民要术 D祖冲之造纸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分辨和运用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古代的科技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纸术

8、是在东汉时由蔡伦发明和改进的,与祖冲之的科技成就不相符。答案:D六、同步检测1南朝时期著名科学家祖冲之的最主要贡献是( )A编制大明历 B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C编制太初历 D缀术被列入算经十书2我国现存最早的百科全书式农学名著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A贾思勰 B司马迁C郦道元 D张仲景32003年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是金怡濂(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是我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假设此奖项在中国南朝时就有,按上述标准评选出的人应该是( )A蔡伦 B祖冲之 C郦道元 D贾思勰4下列有关祖冲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活在南朝 B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数学家C世界上第

9、一个计算圆周率的人 D所著缀术是一部数学论文集5下列叙述,不属于齐民要术的内容的是( )A农作物的选种、施肥方法 B抓紧农时进行工作 C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 D世界上最早的日全食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材料二 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农学家,他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工具。他写的一部农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一下,材料一所述内容出自哪部著作?

10、作者是谁?这一著作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2)材料二中的内容反映了哪位科学家的成就?此材料节选自他的什么著作?这部著作有何重要价值?(3)你认为上述两位科学家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参考答案:1B 2A 3B 4C 5D6(1)水经注,郦道元,代表了北魏时期地学著作的最高水平。(2)贾思勰,齐民要术,价值: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原因:刻苦钻研;注重实践;虚心吸取前人的经验;勇于创新等。2008-12-25人教网下载: 关闭打印推荐给朋友大中小【上一篇】教材解析:七年级上册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下一篇】教材解析:七年级上册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相关文章教材解析:七年级上册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