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病人的护理观察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1731146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病人的护理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病人的护理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病人的护理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病人的护理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病人的护理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病人的护理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病人的护理观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例颈椎骨折并四肢瘫病人的护理观察昆明市延安医院骨科 武俊 李艳玲 周晓霞 李彦黎颈椎骨折脊髓损伤是我科常见的一个疾病。主要由脊柱损伤所引起,压迫损伤脊髓,发生截瘫,而且影响到呼吸、循环、消化、肌肉及骨关节系统,发生一系列改变。伤情严重而复杂,并发症多,甚至危及生命,对病人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病情介绍:患者于11月8日车祸伤及头颈部,当时昏迷(具体情况不详)后感觉痛,肢体活动受限,肢体麻木,小便不能自解,急诊送入宁洱医院,摄片示:环枢椎齿状突骨折,经颈围固定,对症支持治疗后于第三天转入思茅地区医院,继续对症支持治疗后于11月28日由120转入我科,行颅骨骨牵引,完善相关检查。患者病情较入

2、院时明显好转,左上下肢肌力较前恢复约2-3级右侧肢体肌力可。二便正常,于12月25日在全麻下行齿状突骨折,颈1,2脱位,后路切开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后转中心Icu监护治疗,两天后,病情平稳转入我科继续治疗。术后5天可带颈围坐起,右上下肢肌力5级,左上下肢肌力4级,较前好转,术后20天患者能在家属搀扶下行走,左下肢能负重但不能很好的控制。左手肌力可,经加强功能锻炼后四肢肌力,肌张力较前明显好转,于2009年3月4日出院。1.术前护理 早期整体评估,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是对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组成1.1心理护理颈椎手术由于部位重要,解剖复杂,需牵开颈部大血管及神经且有加重脊髓损伤可能,患者对手术抱

3、有恐惧心理,知道颈椎部位手术的危险性,术前心情紧张、焦虑,对手术期望值非常高。针对患者的情况,多与患者沟通,交代术前护理的重要性及术中、术后配合,同时让病友现身说法,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和以往成功病例,使患者对手术有足够信心,保持良好的情绪接受手术治疗。同时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避免家属紧张情绪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1.2颅骨骨牵引的护理 向病人详细说明牵引后肢体应保持的正确位置及注意事项,观察四肢末梢血液循环、温度、活动、感觉情况。经常观察牵引装置是否正常,如牵引架有无倾斜,牵引弓是否松脱牵引重锤是否悬空,牵引绳有无被压、滑轮是否灵活等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纠正。注意观察针眼处敷料渗出情况,及时更换敷

4、料。钢针眼处滴酒精每日两次。防止钢针眼处的感染。1.3完善各项检查协助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及时收集患者各种检查诊断资料(如血化验结果、心电图、心肺透视、CT、MRI等)进行分析。1.4一般护理此类损伤患者多为受伤后不久急诊入院。根据病情观察生命体征,酌情开通静脉通道,并用温水清洗体表污物,给以平卧位,面罩吸氧,颈椎牵引,做好基础护理。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应嘱其多吃一些多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防止便秘,多饮水,防止泌尿系感染,做好尿道护理定期行膀胱冲洗及膀胱功能训练,提供患者一个舒适环境。练习床上大小便。1.5呼吸道的准备(1)术前12周实行戒烟,若有肺部疾患,应尽早进行治疗,以免术后痰液

5、较多,影响呼吸。(2)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预防感冒。(3)呼吸功能的锻炼,其目的是增加肺活量,促进痰液排出,减少术后并发症。术前1周做深呼吸运动,进行有效咳嗽,增加胸部肌肉力量,可做拉簧运动,每日做3次,每次进行30min。2.术后护理 2.1 卧位及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平卧硬板床,保持正确的卧位,给予持续颅骨骨牵引。给予去枕平卧以压迫伤口减少出血,给予持续心电监护, 术后6h,每小时观察BP,P,R并记录,6h后或病情平稳后每2h4h观察记录1次,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2.2 心理护理 截瘫病人由于病程长,生理有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出现急躁、恐惧、担忧、不自信,医护人员要以坦诚、热情的态度

6、,给予患者以鼓励和帮助,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要向病人解释康复治疗的重要性,照顾病人要细心、耐心,避免厌烦情绪,使其正确对待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争取早日康复,回归社会。2.3 注意观察伤口敷料及引流液的变化正常情况下,术后24h内切口引流液量应少于100ml,若引流液过多,色鲜红,切口敷料渗血多,周围局部隆起,颈部增粗,患者自觉呼吸费力,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2.4 防止植骨块脱落 颈椎活动时,在椎体与植骨块之间产生界面间的剪切力,使植骨块移动、脱出,导致手术失败。因此术后要严格限制颈部活动,头两侧置沙袋、翻身时保持头、颈、肩、躯干成一条直线,至少2人翻身,1人扶

7、头、肩、另1人扶躯干、四肢,翻身同步进行,侧卧时身体与床成45度,并在肩、背、臀、双下肢垫枕,使患者舒适。2.5预防护理并发症因脊髓型颈椎患者,术后要求绝对卧床,故要注意其并发症如褥疮、坠积性肺炎、废用性肌萎缩、血栓性静脉炎、泌尿系感染等的发生。对于上述的并发症要有针对性预防措施。特别强调对褥疮的预防,应给予患者睡海棉床或气垫床,并做到勤观察、勤按摩;定时擦洗和更换体位。拆线后指导患者带石膏颈围在床上坐起活动,再逐渐离床活动。 3.功能锻炼需充分发挥患者的积极性,主动进行锻炼以达到康复的目的,应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相结合,做到早期开始,循序渐进,从易到难。3.1按摩和被动运动 功能锻炼应从入院后

8、开始瘫痪的肢体如长久在某一位置上不活动,该肢体将发生畸形和挛缩。为防止足下垂及关节囊、肌肉挛缩的发生,每日被动活动踝关节,向背屈及跖屈至其最大限度数次,被动牵拉小腿三头肌及屈趾肌以防止肌肉挛缩,不做被动活动时,保持踝关节在90位,用衬垫软枕等保护。按摩的手法应刚柔适度,循序渐进,活动要轻柔、缓慢且有规律,活动次数及时间逐渐增加,每天1次,1次10min左右。3.2 术后初期锻炼 用于卧床期病人,包括病人体位的变换、上肢、腰背肌的锻炼。床上锻炼是整体训练的基础。卧位的练习,练习床上移动身体和翻身,加强上肢和背部肌肉锻炼,尽快增强肌肉的力量,可用握力计、扩胸、拉力器等辅助锻炼。下肢的锻炼,以被动活

9、动为主。练习屈髋、屈膝。患者用手拉绳练习屈膝、踝的运动。3.3 坐位锻炼 利用牵引床的功能。摇起床头,角度由大到小,臀部要有软垫保护,以后练习坐位平衡,由双手支撑到双手离床,应有人保护进行,并且在平衡较好时给予一定推动力,训练再平衡能力。起坐训练计划为:靠坐扶坐自坐床边坐垂足坐 。3.4 立位锻炼可在恢复期立位、行走锻炼:在床上锻炼的基础上进行离床锻炼。(1)起坐自由后,练习上下轮椅,开始由护理人员及家属协助,慢慢依靠自己上肢支撑力达到移动目的。(2)站立的顺序是扶床站立依扶站立(扶拐、扶人、扶双杠)自己站立。练站的同时依靠上肢支撑力进行下肢活动,如膝关节屈伸、髋关节屈伸、踢腿、摆腿等来加强下

10、肢稳定性。3.5行走锻炼站立稳定后由专人保护进行行走锻炼,护理人员可采取双手提腰法和单手提腰法辅助。双手提腰法;双手提腰法;保护人在患者身后用双手抓住腰带,患者迈左脚时护理人左手协助患者提起左侧腰及髋前移,右手顶住腰部,同样患者迈右脚时,护理人员右手提腰向前左手顶住腰部,如此交替移步。单手提腰法:护理人用一手抓住患者后腰带,患者迈右脚时,手向右旋转,将患者右侧腰部提起,并用腿顶住患者右腿,协助迈步,同样迈左腿时,护理人手向左旋转,提高左腰髋,顶住左腿,协助迈步。4. 出院指导(1)头颈围固定1个月。(2)加强功能锻炼,肌力训练。(3)继续给予营养保护神经的药物服用。(4)定期门诊复查,不适随访。5.讨论 外伤性颈髓损伤病人逐年上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手术治疗是获得良好康复的最佳方法,护理在促进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应积极抢救、正确搬运,合理治疗、周密护理、早期锻炼,不仅能预防并发症,还能促进肢体并节残存功能的恢复和重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