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章节考点分类突破:第38章动手操作型问题含解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1725768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数学章节考点分类突破:第38章动手操作型问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数学章节考点分类突破:第38章动手操作型问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数学章节考点分类突破:第38章动手操作型问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数学章节考点分类突破:第38章动手操作型问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数学章节考点分类突破:第38章动手操作型问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章节考点分类突破:第38章动手操作型问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数学章节考点分类突破:第38章动手操作型问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十八章 动手操作型问题10(2013湖北荆州,10,3分)已知:顺次连结矩形各边的中点,得到一个菱形,如图;再顺次连结菱形各边的中点,得到一个新的矩形,如图;然后顺次连结新的矩形各边的中点,得到一个新的菱形,如图;如此反复操作下去,则第2013个图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 )A8048个 B4024个 C2013个 D1066个图 图 图【解析】本题是规律探索题。观察图有4个直角三角形, 图有四个直角三角形,图有8个直角三角形,图有8个直角三角形,图图有12个直角三角形可以发现规律图图图图 4 8 12 16 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增加4个,并且图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是图形序号的2倍,所以

2、第2013个图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4024个【答案】B【点评】对于规律探索题,关键是寻找变化图形中的不变的规律。(2013哈尔滨,题号22分值 6)22 图l、图2是两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点A和点B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1中画出ABC(点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ABC为直角三角形(画一个 即可); (2)在图2中画出ABD(点D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使ABD为等腰三角形(画一个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网格中的作图能力、勾股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性质.(1)可以分三种情况来考虑:以A()为直角顶点,过A()作垂线(点不能落在格点上)以C为直角顶点

3、:斜边AB=5,因此两直角边可以是3、4或、;(2)也分可分三情况考虑:以A(B)为等腰三角形顶点:以A(B)为圆心,以5为半径画弧来确定顶点C;以为等腰三角形顶点:作AB垂直平分线连确定点C(点不能落在格点上).【答案】【点评】本题属于实际动手操作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格点这一新概念的理解能力、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掌握情况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有一定的难度,容易错解和漏解25. ( 2013年四川省巴中市,25,9)如图5,在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正方形方格纸中有OAB,请将O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0,画出旋转后的OAB折纸:有一张矩形纸片如图6,要将点D沿某直线翻

4、折1800,恰好落在BC边上的D处,请在图中作出该直线.ADBCDABO图6图5【解析】如图OAB即是旋转900后的图形,折痕为直线DD的垂直平分线EF.ADBFDABOABE【答案】画图见解析【点评】本题是对图形变换中的旋转及轴对称变换的考查.24(2013广安中考试题第24题,8分)(8分)现有一块等腰三角形纸板,量得周长为32cm,底比一腰多2cm。若把这个三角形纸板沿其对称轴剪开,拼成一个四边形,请画出你能拼成的各种四边形的示意图,并计算拼成的各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长的和。思路导引:动手操作,注意分类讨论,进行长度计算问题,联系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以及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

5、理分别对每一种情况进行解答解析:设AB=AC=xcm,则BC=(x+2)cm,根据题意得出x22x=32,解得x=10。因此AB=AC=10cm,BC=12cm,过点A做ADBC于点D,AB=AC,ADBC,BD=CD=6cm,AD=8cm,可以拼成4种四边形,如图所示:图(1)中两条对角线之和是1010=20(cm),图(2)中两条对角线之和是()(cm),图(3)中,BO=两条对角线之和是()(cm),图(4)中,SABC=ACBC=ABOC,所以OC=,两条对角线之和是210=19.6(cm);点评:几何图形的有关剪切、拼接的动手操作问题,往往多解,因此应当分类讨论,分类个数根据得出的几

6、何图形的判定方法以及性质进行,图形的有关计算,往往联系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进行.专项四 动手操作型问题(38 )22(2013北京,22,5)操作与探究: (1)对数轴上的点进行如下操作:先把点表示的数乘以,再把所得数对应的点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的对应点. 点在数轴上,对线段上的每个点进行上述操作后得到线段,其中点的对应点分别为如图1,若点表示的数是,则点表示的数是 ;若点表示的数是2,则点表示的数是 ;已知线段上的点经过上述操作后得到的对应点与点重合,则点表示的数是 ; (2)如图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正方形及其内部的每个点进行如下操作:把每个点的横、纵坐标都乘以

7、同一种实数,将得到的点先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得到正方形及其内部的点,其中点的对应点分别为。已知正方形内部的一个点经过上述操作后得到的对应点与点重合,求点的坐标。【解析】(1)3+1=0;设B点表示的数为a,a+1=2,a=3;设点E表示的数为a, a+1=a,解得a=(2)由点A到A,可得方程组;由B到B,可得方程组,解得设F点的坐标为(x,y),点F与点F重合得到方程组,解得,即F(1,4)【答案】(1)0,3,(2)F(1,4)【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给出的条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组,并解方程组的知识。五、解答题(本题共22分,第23题7分,第24题7分,第25题8分)23(20

8、13北京,23,7)已知二次函数 在和时的函数值相等。(1)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 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二次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求和的值;(3) 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点(点在点的左侧),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在点间的部分(含点和点)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得到的图象记为,同时将(2)中得到的直线向上平移个单位。请结合图象回答:当平移后的直线与图象有公共点时,的取值范围。【解析】利用已知条件求二次函数及一次函数解析式。平移后的临界点讨论。【答案】解:(1)由题意和时的函数值相等可知,解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二次函数图象必经过点A一次函数y=kx+6的图象经过点A3k+6= 6,k=4(3)由题意

9、可知,点间的部分图象的解析式为,则向左平移后得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此时平移后的解析式为由图象可知,平移后的直线与图象有公共点,则两个临界的交点为与则 坐标为(-n-10)坐标为(3-n0) 【点评】前两问都比较简单,第三问有一定难度,考察学生对于函数图象平移的理解,以及对于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的运用。此题的关键在于临界点讨论需要同学们能够表示出临界点的坐标,带入直线解析式即可得到n的取值范围。24(2013北京,24,7)在中,是的中点,是线段上的动点,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 (1) 若且点与点重合(如图1),线段的延长线交射线于点,请补全图形,并写出的度数; (2) 在图2中,点不与点

10、重合,线段的延长线与射线交于点,猜想的大小(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并加以证明; (3) 对于适当大小的,当点在线段上运动到某一位置(不与点,重合)时,能使得线段的延长线与射线交于点,且,请直接写出的范围。【解析】动点问题和几何变换结合【答案】 连接,易证 又 , 且 点不与点重合【点评】此题并没有考察常见的动点问题,而是将动点问题和几何变换结合在一起,应用一个点构造2倍角。需要同学们注意图形运动过程中的不变量,此题可以用倒角(上述答案的方法)或是构造辅助圆的方法解决。25(2013北京,25,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意两点与的“非常距离”,给出如下定义: 若,则点与点的“非常距离”为; 若

11、,则点与点的“非常距离”为. 例如:点,点,因为,所以点与点的“非常距离”为,也就是图1中线段与线段长度的较大值(点为垂直于轴的直线与垂直于轴的直线的交点)。 (1)已知点,为轴上的一个动点, 若点与点的“非常距离”为2,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 直接写出点与点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 (2)已知是直线上的一个动点, 如图2,点的坐标是(0,1),求点与点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及相应的点的坐标; 如图3,是以原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的一个动点,求点与点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及相应的点和点的坐标。【解析】几何图形最值问题【答案】 或 设坐标当此时距离为此时.从第二题第一问的作图中可以发现,

12、过C点向x、y轴作垂线,当CP和CQ长度相等的时候“非常距离”最短,理由是,如果向下(如左图)或向上(如右图)移动C点到达C点,其与点D的“非常距离”都会增大。故而C、D为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顶点时有最小的非常距离。过O作直线的垂线,交O于点E,此时点E离直线最近,易得设D(x0, x0+3)根据分析得知EF=EF最小值1。【点评】此题是第一次在代数题目中用到了定义新运算,题目很新颖。知识点融合度较高。需要同学们有较强的阅读理解题目的能力和数形结合能力。计算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对于几何图形最值问题的探讨。18(2013浙江省温州市,18,8分)如图,在方格纸中,的三个顶点及A、B、C、D、E五个点都

13、在小方格的顶点上。现以A、B、C、D、E中的三个点为顶点画三角形。(1)在图甲中画出一个三角形与PQR全等;(2)在图乙中画出一个三角形与PQR面PQR积相等但不全等【解析】一定要牢牢把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全等三角形的条件必须有一个边作为条件,然后通过观察,找到其他合适的边和角面积相等的条件一般是等底,等高。【答案】【点评】本题是一道方案设计题,考察了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考查的方式比较灵活23. (2013浙江省衢州,23,10分)课本中,把长与宽之比为的矩形纸片称为标准纸.请思考解决下列问题:(1)将一张标准纸ABCD(ABBC)对开,如图1所示,所得的矩形纸片ABEF是标准纸.请给予

14、证明.(2)在一次综合实践课上,小明尝试着将矩形纸片ABCD(ABBC)进行如下操作: 第一步:沿过A点的直线折叠,使B点落在AD边上点F处,折痕为AE(如图2甲);第二步:沿过D点的直线折叠,使C点落在AD边上点N处,折痕为DG(如图2乙) .此时E点恰好落在AE边上的点M处;第三步:沿直线DM折叠(如图2丙),此时点G恰好与N点重合.请你研究,矩形纸片ABCD是否是一张标准纸?请说明理由.(3)不难发现,将一张标准纸如图3一次又一次对开后,所得的矩形纸片都是标准纸.现有一张标准纸ABCD,AB1,BC,问第5次对开后所得标准纸的周长是多少?探索并直接写出第2013次对开后所得标准纸的周长.【解析】(1)证明矩形ABEF长与宽之比为;(2)利用ABEAFE和勾股定理证明矩形ABCD长与宽之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