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172206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2)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重点)(3)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重难点)(4)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重点)【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拉马克:法国博物学家 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1.观点:2.进步性: 3.局限性:几乎否认物种的真实存在,认为生物只存在连续变异的个体;学说多来自主观推测(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主要内容:2.进步性 : 3.局限性: (三)、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随着科学发展,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从性

2、状水平发展到_水平,自然选择的作用的研究也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成以_为基本单位。这样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二、合作探究用达尔文理论解释该现象:同一种农药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虫效果会下降。【学习小结】总结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基础训练】1.下列关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拉马克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B. 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C. 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D. 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不可以遗传给后代答案 D 解析 选项D不是拉马克的观点,拉马克认为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可以遗传给后代,现代科学认为,

3、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是不能遗传给后代的。2.下列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错误的是()A. 变异是不定向的 B.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 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D. 遗传和变异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答案 D3.下列各项中,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能做出科学解释的是( )A.物种内生物多种多样 B.物种内生物适应性C.适者生存 D.遗传变异答案 D解析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物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但不能解释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原因。4.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A.基因重组 B. 自然选择 C.染色体变异 D. 基因突变答案 D解析 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4、,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所以D正确。5.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狼的凶狠、善跑、狡猾、贪婪的进化过程。(1)狼的种群中存在着不同的个体,如跑得慢一些、跑得快一些、狡猾机灵些、行动呆板迟钝些,说明这些变异是的。(2)随着环境的变化,食物变得稀少,凶狠、善跑、贪婪的个体容易得到食物,能够生存和繁殖,这样,环境和食物对狼起了作用,而这种作用是的。(3)狼的凶狠、善跑、狡猾、贪婪的进化,是通过狼与种内、种间以及环境条件的来实现的,因而它能适应环境,这就是。答案 (1)不定向 (2)选择定向 (3)生存斗争适者生存【能力训练】1图中,甲、乙、丙、丁、a、b、c、d代表各种不同生物,哪一个图符

5、合达尔文的进化观点()A B C D 答案C解析 生物物种起源于共同的原始祖先,经过不同自然条件下的选择,从而进化为现在的众多物种。2最近,可以抵抗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引人关注,这类细菌含有超强耐药性基因NDM1,该基因编码金属内酰胺酶。此菌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A定向突变B抗生素滥用C金属内酰胺酶是使许多抗菌药物失活的根本原因D通过染色体交换从其它细菌获得耐药基因答案B3在某小岛上的一种啄木鸟,其喙长分布如图甲,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种在树干中的虫,其深度分布如图乙。下列关于子一代鸟喙的可能长度的说法合理的是()A都比父母的长,因为鸟需要适应它们的环境B都比父母的长,因为较长的鸟喙是生存所必

6、需的C不一定比父母的长,仅一代的时间还不足以进化出较长的鸟喙D不一定比父母的长,因为虫在树干中的深度并不是都很深答案C解析根据题中乙图可知,68 cm的深度中虫的数量最多,4 cm以下的深度中虫的数量极少,根据图甲可知鸟喙的长度在15 cm之间,只有更长的喙才更易于啄到食物,因此可预测该啄木鸟经过长期进化鸟喙会越来越长。但是生物的进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利的变异需要逐代积累,较短的一代的时间不足以进化出较长的鸟喙,且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子代的喙不一定比父母的喙长。4.假设在某一生态系统中仅有狼和鹿两种动物,狼以鹿为食,鹿要逃避狼的追捕。(1)狼群和鹿群中都有变异个体,如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

7、这说明生物具有_的特性,它为生物进化提供了_。(2)随着时间的延长,狼和鹿的数量都要减少,因为只有跑得快、凶猛的狼才能猎食到鹿,生存下去,否则被淘汰,这样鹿对狼起了_作用;同样,跑得快、灵活的鹿才能逃避狼的追捕而生存,否则被淘汰,这样狼对鹿起了_作用。由此看来,狼和鹿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这种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答案(1)变异原材料 (2)选择选择方向解析:本题考查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知识,在题示环境下,狼和鹿相互选择,协同进化,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5下面为对一块甲虫成灾的农田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曲线图,试分析:(1)曲线回升是通过_之间的_来实

8、现的。(2)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了_作用,这种作用是_(选填“定向”或“不定向”)的,结果导致甲虫的抗药性_(选填“增强”或“减弱”)。(3)根据以上分析,使用杀虫剂治虫有其缺点,主要有:_;_;针对这些缺点,你认为消灭甲虫应采用什么方法较好?_。答案(1)甲虫与杀虫剂生存斗争(2)选择定向增强(3)使具有抗药性害虫的比例上升对环境造成污染生物防治等7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编号18【学习目标】(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难点)等概念。(重点)(2) 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3) 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4) 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9、(5) 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6)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重难点)。【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种群:2、基因库:3、基因频率:完成P115的思考讨论,思考:4、所有的变异都能导致基因频率的变化吗? 5、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可遗传的变异是 的原材料,包括 。6、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 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 ,导致生物朝着 不断进化。(二)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1、物种的概念2、隔离的概念3、隔离的类型4、隔离的作用(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的概念2、共同进化的原

10、因3、生物多样性的内容4、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5、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四)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合作探究据P115思考与讨论,总结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学习小结】简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基础训练】1.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起重要作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A基因突变为a基因,a基因还可能再突变为A基因BA基因可突变为A1、A2、A3,它们为一组复等位基因C基因突变大部分是有害的D基因突变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答案 C解析 A基因突变为a基因,a基因还可以回复突变为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可以产生一组复等位基因;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但有害突变不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11、;基因突变能够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故C错误。2. 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的人群中,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体有12000人。蓝眼的有3600人,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0.64和0.36B0.36和0.64 C0.50和0.50 D0.82和0.18答案 A解析 由题干可知,aa有3600人,AA有12000人,Aa有14400人,A基因频率(12000214400)(300002)0.64,则a基因频率10.640.36。3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错误的说法是()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B消费者的出现不

12、影响生产者的进化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答案B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D共同进化指生物无机环境之间的进化,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答案 D解析 基因突变不受环境控制,环境只是对生物不同的变异类型进行选择,保留种群中有利的变异类型,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共同进化指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共同进化,包括生物多样性

13、的形成。5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是0.32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就一定会形成新物种D若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40%答案A【能力训练】1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答案C解析种群中,A基因频率16%1/2(116%36%)40%,a基因频率为6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随机交配后,基因频率不变。16%AA16%AA;48%Aa48%(1/4AA1/2Aa1/4aa),即12%AA24%Aa12%aa;因此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频率16%12%28%,A基因频率28%1/224%40%。2.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