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1713324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牙绝弦》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伯牙绝弦课堂流程课前练习课件出示:徐徐清风依依杨柳指名朗读,说这两个四字词语有什么特点。(AABC式;前面的叠词形容后面的景物)同学们能不能也说几个这种形式的词语。(生说,教师板书)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蔼蔼云雾袅袅炊烟依依杨柳青青草色峨峨泰山洋洋江河齐声朗读。一、激情导入,揭题解题1同学们,人们常说“千金易得,知音难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可以看出,知音是何等的珍贵啊!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知音”的文言文,(教师在黑板中板书:“知音”),讲述的就是两千多前春秋时期的一个动人的故事,故事名字叫“伯牙绝弦”。(教师在黑板中上板书课题,同

2、时课件出示题目。)2齐读课题。3给“弦”组词理解其意思“绝”是什么意思?(断绝)4.面对“伯牙绝弦”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吧。二、感悟“高山流水遇知音“1,生自由的大声的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朗读,发现问题。3、老师范读,学生划分节奏。4、学生按照节奏练习朗读,读准节奏,并完成自学习题。1)、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文言文的方法都有哪些?2)、解释词语绝:鼓:志在高山:哉:峨峨:兮:洋洋:3)、通过自学,你读懂了什么?4)、“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你是从哪些句子中形象的感受到的,在文中画画。5、反馈师概括学生对3)的回答并板书:钟子期伯牙擦去黑板

3、上开始写的“知音”。然后引出4)题.6.师根据生的回答选择板书: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7、引导理解句子意思: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4次。)师: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善于、擅长)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表示感叹)2)指导感情朗读。说到“泰山”你心里想到了那些词呢?我们读的时候就要读出这样的感觉3)总结学法(1、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2、透过文字展开想象,加深理解。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8、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学习: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9、反馈通过朗读来检测。10.小结

4、:从上面的两个句子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导明白什么是知音。11、句子练习,进一步体会伯牙与子期是知音。伯牙在琴声中还会表现什么?子期会怎么赞叹?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善哉,!”志在,钟子期曰:“善哉,!”清风徐徐明月皎皎芳草萋萋杨柳依依 春雨潇潇白雪皑皑12、体会子期得遇知音的喜悦之情以及他们之间的默契1)不管伯牙琴声中表达了什么,钟子期都能感受得到并由衷地称赞。用课文里的句子说,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一个所念,一个必得,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伯牙才把子期视为“知音” 重新 板书 知音2)“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用一个字来概括他当时的心境,那就是!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伯牙此时的心情,

5、那就是。3)“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得到人生的知己,岂一个喜字了得!来,让我们伴着高山流水的乐曲,对读课文的14句,读出伯牙得遇知音时的欣喜若狂。三、破琴绝弦谢知音1、师述:伯牙和子期约定来年再相会。到了第二年的中秋节,伯牙如期而至。然而,等他来时等待他的不是子期的人,而是一块冷冰冰的墓碑。2、出示伯牙写给子期的短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3、体会伯牙的心情。4,理解: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师:断的只是弦,破的只是琴吗?生:破的是伯牙对琴的情,碎的还有伯牙的心。再指名读。(生:没人听得懂,也就不必再弹了。)师:难道伯牙不为自己高超的琴艺感到遗憾吗?(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再读句子。5、总结:师:道是无情却有情!伯牙破琴谢知音。6、配乐朗诵千古绝唱,齐读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