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工艺性的概念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171329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工艺性的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结构工艺性的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结构工艺性的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工艺性的概念(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结构工艺性概念任何零件、部件或整个产品的结构设计都是根据其用途和使用要求来设计的,但是结构 方面是否完善合理,很大程度上还是看这种结构能否满足工艺方面的要求。如果所设计的产 品结构没有考虑到工艺方面的要求,就会在生产过程中降低生产率、延长生产周期、提高产 品成本,使产品在市场上失去竞争能力。因此,产品的结构工艺性的问题在结构设计中是一 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结构工艺性的意义:在满足产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所拟定的结构以及所规定的技术要 求必须能适应现代制造工艺水平,使生产过程便于实现并能保证其经济性。所谓产品结构工艺性就是指设计的产品结构在具体生产条件下便于制造能够采用最有 效的工艺方法。也就是说,

2、如果所设计产品结构的工艺性好,则便于应用先进的、生产率高 的工艺过程和工艺方法,使产品的制造也是最经济的。此外,产品结构工艺性也可以认为零 件(或部件)在加工或装配时的方便程度和经济程度。因此结构工艺性可分为零件结构的 工艺性和装配的工艺性。产品的结构工艺性与生产批量有关,满足大量生产的结构工艺性,不一定能满足单件和 小批量生产。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结构工艺性的具体内容也 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企图定量地来评定结构工艺性,通过一些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来进行 判断,虽然可能(比如:使用计算机),但还不是完善的。下面主要是定性地说明评定结构 工艺性的一些基本原则,也是工艺人员

3、对结构工艺性进行分析的依据。对整个来说,结构工艺性需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1)零件总数,虽然零件的复杂程度可能差别很大,但一般来说,组成产品的零件总数 愈少,特别是不同名称的零件数目愈少则结构的工艺性愈好。另外,在一定零件总数中利用 生产上已经掌握的零件和组合件的数目愈多(即设计的产品结构具有继承性),或是标准的、 通用的零件数目愈多,则结构工艺性就愈好。2)材料的需要量,制造整个产品所需各种材料的数量,特别是贵重材料或稀有材料的 数量也是影响结构工艺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点对产品非常重要,因为它影响产品的价格, 另外当材料困难时就会影响产品的生产。此外,加工性能差的材料应减少使用。3)零件各种制

4、造方法的比例,尽量多的采用无切削或少切削的加工工艺,如冷挤压、 冷冲压、精密铸造等,这样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和降低成本。显然产品中采用这些工艺的零 件比例数字愈大,则结构工艺就愈好,如果需要采用切削加工工艺,最好能采用加工费用低 的方法制造的零件数愈多,则产品的工艺性也愈好。4)零件的平均精度,产品中所有零件要加工的尺寸平均精度愈低,则工艺性愈好,另 外,也可将不同尺寸按精度等级分类,然后进行比较。5)技术经济指标,要求产品生产的劳动总量要少,生产成本要低,金属材料或各种特 种材料消耗量要少,则结构工艺性就愈好。从以上情况看,结构工艺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有条件的。因为,每一种新设计的产 品结构的工艺性优劣是对新产品的几种结构设计进行比较或与已生产的产品结构进行比较 的结果,同时,应当注意到,个别零件的工艺性得到改善,不能认为整个产品的工艺性就是 好的,同样也不能认为产品加工工艺性好,就说明产品的结构工艺性就好,还应考虑到装配 的工艺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