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广玉兰》教学反思和诊断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1711338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广玉兰》教学反思和诊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广玉兰》教学反思和诊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广玉兰》教学反思和诊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广玉兰》教学反思和诊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广玉兰》教学反思和诊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广玉兰》教学反思和诊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语文广玉兰教学反思和诊断本课教学设计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层次朗读,以读促悟朗读一向是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手段,本课重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广玉兰花瓣的色泽、质感、花开时的各种行态以及叶片的特点,体会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更需要通过朗读来感受。因此,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多种朗读方式,有自由朗读,齐读,配乐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默读,浏览等,逐步深入而有效地训练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二、写作手法,巧妙渗透六年级学生应该关注文章的某些写作技艺,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运用。但单纯的讲解会削弱文本的人文情感,使学生感到枯燥。因此,本文的构段修辞的妙处我也采用了较为隐蔽的方式渗

2、透。如问学生从迫不及待中体会到什么,学生会说到感受到了花儿的香气,师追问本句话有没有说到花没有!但却通过小蜜蜂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香,这就是侧面烘托。还有总分总构段,拟人,比喻,数据等,让学生明白,文章的美是离不开巧妙的写作手法的。三、运用媒体,创设情景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会在课堂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切不可滥用,不能变得喧宾夺主,削弱语言文字本身对学生的作用。基于此,本课我只是选用广玉兰花开的四种形态的图片,以及树木郁郁葱葱的两张图片,在学生充分感悟文字的内涵之后进行欣赏,加深印象,并找出差距,拓展其想象空间。另外,再配上了柔美的音乐,让学生仿佛在广玉兰的丛林中悠然信步,又仿佛能闻到那幽

3、幽的香气,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走进文本的心灵深处。四、抓重点词,品读语言在指导学生品味作者精致、生动的语言上,我主要采取了抓重点词的方式,在设计中都指出了,课件中是采用红字的形式,我觉得这些词语还是抓得挺准的,学生在句中读好这些词,那对句段的理解是不成问题了。五、指导背诵,注重练笔背诵是内化文章的精彩内容的有效方式。但许多学生对于背诵课文总感到头痛,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作者运用语言的规律。而本课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让学生按花开姿态的顺序来学生,学完之后让其找到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提示试背,难点就突破了,学生当堂背出了就不在少数了。课堂最后,让学生结合文本的内容进行练笔,来赞一赞这广玉兰

4、,一是引出课文的中心,二是再一次深入理解了文本的语言和内涵,同时也是学生从理解到运用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的感觉各个教学环节完成得还可以,学生的文本体会,对写作手法的领会各方面都达到了老师的预设,只是在引导学生的朗读感悟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导师的评点是:这堂课总分总好,有感知、积累、运用!叶片感受也有,侧面烘托也有。不足:六年级要让学生问。课堂上不要鼓掌。缺单元整合。上课情感弱。要欣赏、亲近它!师生情感有距离,要一致。导师的评点非常精确,我觉得要和一个陌生的班级通过一堂课达到情感上的一致真的有点困难,这也是我教学艺术欠佳的表现,这也是我今后发展的方向。也可能是我对这一堂课的定位有点偏差,我认为广玉兰给人的感觉是优雅的,淡淡的一种情怀,所以我的教学语言,我的表情也定位在这一点上。如导师所说这种情感是优雅的,是一种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感。而当学生没有这种情感时,也许就需要教师的激情去引导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