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八下古诗复习学案(一)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1709948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八下古诗复习学案(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复习八下古诗复习学案(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复习八下古诗复习学案(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复习八下古诗复习学案(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八下古诗复习学案(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八下古诗复习学案(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复习学案时间: 小组: 姓名: 评价:课 题八下 课内古诗词阅读复习(一) 学习目标1、复习课内的古诗内容2、能做初步的赏析重点、难点赏析古诗词中的关键字词句。使用说明1、 认真阅读学案,自主完成预习内容。2、标好疑点、难点,准备讨论、展示。教学流程直接导入 自主学习、组内帮扶 成果展示、组间交流 反馈练习、展示点评 总结课堂、教学反思学习过程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知识点记录一、预习要求1、背诵本册书的古诗词2、了解诗歌大意和主题思想。3、完成每首诗歌的阅读理解。二、课堂过程(一)、自主学习对照书本,进行梳理。并把自己不会的题目或有疑问的地方打上符合,一会儿进行小组交流。(二)、

2、互助学习1、组内默写要求:识记性默写5句,理解性默写5句。组长打分。2、互问互答抽查文学常识、古诗大意、主旨。(文学常识说重点即可,古诗大意不是逐字逐句翻译哦,是理解性、描述性的讲解。要求:组长指名组员回答。4号同学必须能说出文学常识,说出1篇得1分。2号、3号同学解说古诗大意和主旨,说出一篇得一分,如果4号同学愿意回答,可得2分。组长进行补充,补充正确恰当的得1分。记分员及时记录分数。3、模拟中考题目我来出 可由组员互出题目,也可以用后面的参考题库。把不会的题目进行交流。(讲解时要有思路、理由,不可只追求统一答案。) 回答出1题得1分。组长负责教会组员。稍后展示组内互学成果。参考题库:宣州谢

3、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李白,字 ,号 ,是我国 朝著名的 诗人,文学史上誉为“ ”。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情景的诗句是 , 。3、在南朝宋代诗人中,“大谢”指 ,“小谢”指 。4、“建安骨”又称 ,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以 、 、 三父子为首的作家群 的诗文风格。5、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 6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_。7.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8.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 9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渔家傲(范仲淹)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

4、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3、选出对渔家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概括,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他的怀乡思亲的心绪。B.边塞风光在作者笔下苍凉悲壮。“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四面边声连角起”一句,从视觉上进一步加深悲凉的感受。至“千嶂里”两句,又从听觉上把整个塞上荒僻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来,使读者如身临其境。C.“浊酒一杯家万里”,由写人的生活细节转入人物内心的刻画。“家万里”归去已不易,“燕然未勒”归去更无望。真是“举杯消愁愁更

5、愁”。D.“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闻;“霜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上片以“ ”字统领,描写了“ ”、“ ”“ ”三幅边塞特有的景色,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6.下片 , 二句,揭示全词的核心内容,表达了词人和“征夫”的矛盾心理。7.“ ”是引发征人愁思的直接原因,“ ”是“归无计”的心理外现。词的意境悲凉、壮阔,真切感人。8、由“长烟落日孤城闭”你会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 ”。另外再写出与“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意境相近的

6、一句唐诗: 9、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 10.试分析评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1.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天净沙 秋思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2前三句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了 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人的 之情。3、“夕阳”照应上文中的“ ”字,见此情此景,自然牵动游子的 之情。4、本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突出了景色的 ,诗中 、 、 (不少于三个)等字暗合了这种景色的基调。5、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小桥流水人家”一句,

7、看似恬静明丽,与上下句凄凉意境迥异,其实,它更能反映诗人的浓浓乡愁。为什么?7、“天净沙”是 ,“秋思”是 。点明全篇主旨的句子是 。8、前三句在写景抒情上的突出特点是 9、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10、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3、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情调由前四句的“伤感低沉”,转为。这两句诗蕴

8、含的哲理是:。 4、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5、“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此诗感情沉郁,但前后感情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无题1、古诗文默写。(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并答题。叙述自己被贬时间之长、被贬之地边远的句子是: ; 慨叹世事的变化而产生的生疏、怅惆之情的诗句是: 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借景物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的诗句是: (2)古人擅长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离愁别绪。如李商隐的无题中的“ , 。”又如李煜相见欢中的“ , 。”(3)李商隐无题中,原比喻对爱情忠贞,现常用来形容对事业

9、执著奉献的诗句是:“ , 。” (4) 歌颂和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有李商隐无题中的 , ;有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 , ;有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 , 。2、阅读李商隐的无题,回答问题。(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属双关语,暗指。 (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 3、第一句重复用“难”字,并被大家认为用得巧妙,谈谈你的看法。(三)展示:(展示时注意体态和语言使用,可以组合展示,组长分好哪些题目适合哪个同学展示,分工合理,组长可以加分)1.每组对古诗的理解要求:每组可完成一篇古诗的理解,尽可能由组员展示,在大部分题目展示正确的情况下,评分标准如下:4号展示该组得4分,3号展示得3分,2号展示得2分,1号展示得1分。组内谁展示谁个人得1分。语言使用例句:我们组展示的是阅读。首先我们组认为第一个问题2.展示疑问每组把有疑惑的地方拿出来进行交流,如果其他组能正确解答出来,得1分。语言使用:例句:我们组对有一处疑惑我们组认为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理解三、练习反馈篇外古诗阅读(中考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