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变量_自变量_控制变量_调节变量_介入变量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1709317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因变量_自变量_控制变量_调节变量_介入变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因变量_自变量_控制变量_调节变量_介入变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因变量_自变量_控制变量_调节变量_介入变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因变量_自变量_控制变量_调节变量_介入变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因变量_自变量_控制变量_调节变量_介入变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因变量_自变量_控制变量_调节变量_介入变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变量也称实验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因变量亦称反应变量,指实验中由于自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 通常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 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 例如: 在“唾液淀粉酶在水解淀粉”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块) 、适温( 37 摄氏 度)、高温(沸水浴)就是自变量,而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化,唾液淀 粉酶水解淀粉的反应结果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因变量。 而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 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 因素或条件,和额外变量(指实验中无关变量引起的变化或结果)对应。他们对 实验的因变量会产生影响或干扰。如:

2、 “唾液淀粉酶在水解淀粉”的实验中,除自变量(低温、适温、高温)以外,试 管洁净程度、唾液新鲜程度、可溶性淀粉浓度和纯度、试剂溶液的剂量、浓度和 纯度、实验操作程序、温度处理的时间长短等等,都属于无关变量。如果无关变 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因素或,对 3 个实验组的给定不等同、不均衡、不稳定, 则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产生误差。在实验设计和操作中, 要尽量减少无关变量, 而且不同的实验组中的无关变量应 完全相同, 这样就会避免实验结果的差异是由无关变量引起的可能性, 便于清晰 地研究实验变量(自变量)与反应变量(因变量)的关系。而对照变量很少见这种说法, 其实他就是自变量, 指各组实验中人为操作

3、的使各 组不同的起相互对照作用的因素或条件。节变量 (moderator) 和中介变量 (mediator) 是两个重要的统计概念 , 它们都与回 归分析有关。相对于人们关注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而言 , 调节变量和中介变量都是 第三者,经常被人混淆。从文献上看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种 : (1) 术语混用 或换用, 两个概念不加区分。例如 , 在描述同一个过程时 ,既使用调节过程的术语 又使用中介过程的术语 (2) 术语和概念不一致。 如研究的是调节过程 ,却使用中介 的术语。(3) 术语和统计分析不一致。 如使用了中介变量的术语 , 却没有做相应的 统计分析。出现前面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会使统计

4、结果解释含糊不清 , 往往导致错 误结论。仅在儿童临床心理和少儿心理方面的研究文献中 , Holmbeck 就指出了 不少误用的例子 。国内涉及中介变量的文章不多 , 涉及调节变量的就更少。 从国外的情况看 , 一旦 这方面的定量分析多起来 ,误用和混用的情况也就可能多起来 , 所以让应用工作 者正确理解和区分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 ,会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 对提高 心理科学的研究水平具有积极意义。调节变量的定义如果变量丫与变量X的关系是变量M的函数,称M为调节变量。就是说,丫与 X 的关系受到第三个变量 M 的影响。调节变量可以是定性的 (如性别、种族、学 校类型等 ) , 也可以是定量

5、的 (如年龄、受教育年限、刺激次数等 ) , 它影响因变 量和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向 (正或负 )和强弱. 例如, 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指导方案 的关系,往往受到学生个性的影响 :一种指导方案对某类学生很有效 ,对另一类学 生却没有效 , 从而学生个性是调节变量。 又如, 学生一般自我概念与某项自我概念 (如外貌、体能等)的关系 , 受到学生对该项自我概念重视程度的影响 : 很重视外貌的人,长相不好会大大降低其一般自我概念;不重视外貌的人,长相不好对其一般 自我概念影响不大,从而对该项自我概念的重视程度是调节变量。中介变量的定义考虑自变量X对因变量丫的影响,如果X通过影响变量M来影响Y,则称M为 中

6、介变量。例如,上司的归因研究:下属的表现上司对下属表现的归因上司对下属表现的反应,其中的“上司对下属表现的归因”为中介变量。如果一个变量与自变量或因变量相关不大,它不可能成为中介变量,但有可能成 为调节变量。理想的调节变量是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关都不大。有的变量,如性别、年龄等,由于不受自变量的影响,自然不能成为中介变量,但许多时候都可 以考虑为调节变量。对于给定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有的变量做调节变量和中介变 量都是合适的,从理 论上都可以做出合理的解释。控制变量 定义物理学控制变量实验控制变量在工具书中的解释:除自变量之外,一切能使因变量发生变化的变量。这类变量是应该加以控制的,如果不加控制

7、,它也会造成因变量的 变化,即自变量和一些未加控制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叫自变量的混淆。因此,只有将自变量以外一切能引起因变量变化的变量控制好, 才能弄清实验中的因果关系。控制变量一一在实验中,不仅仅只有自变量才是和因变量有关的,于 自变量之外往往存在额外相关变量,此类变量简称额外变量,因其必须被想办法控制,在实验中保持恒定不变,又称其为控制变量。统计学应用统计学诞生之初,作用之一就是提供各种数据以供参考,但同时弊端 也显现,比如控制某些条件,就会得到某些人意愿的结果。将因果和相关混淆事物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统计上关心的两种关系是因果和相关。前 者不难理解,比如说缺水导致歉收;后者对

8、大众却有点生疏,它指的是两 者有着相同和相异的变化趋势。相同的趋势叫做正相关,比如一组孩子的 身高和体重往往是正相关的,身高越高体重相应越重;相异的则是负相关, 比如吃高脂肪的食物越多,患血管疾病的几率越大。这些关系并不是因果 关系,不能确定其中一个变量的变化导致了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很有可能 存在另一个变量影响了它们两个。然而,将相关当作因果确实屡见不鲜。某调查显示,常去网吧和学习 成绩低下呈高度正相关,就是说学生去网吧越频繁,学习成绩越差。这不免让人推论,去网吧使成绩变差,但事实情况可能并不存在这种因果关系, 而是厌学情绪或者学习障碍导致了学生成绩差和喜欢去网吧。在这个例子 中,去网吧的频率

9、和学习成绩可能都受厌学情绪的影响。学生厌学情绪越 强烈,去网吧越频繁,同时学习成绩越差。仅仅把相关的两者看作因果, 从而将学习不好完全归因于网吧。而禁止学生去网吧,起到的作用很可能 十分有限。一个收费昂贵的训练班宣称,他们的学员在毕业后三年都获得了极高 的收入。只要仔细检查一下他们统计的数据,会发现这么事实:这些学员 在入学前已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担负得起高昂的学费, 则他们增长的收入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已有的基础。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统计时需要样本足够大,尽可能减少随机误差带来的干扰。 这个“大” 在不同的情况下是很不一样的。如果研究的是一所学校,可能选取一到两 个班就可以了。可如果涉及的问题是全国性质的,可能人数就要达到数千、 数万甚至更大。样本容量有保证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样本选取不能有偏, 就是样本能很好的代表总体。如果人们现在做一个调查,看一看最初恢复高考的三年中几所名 牌大学入学学生如今的年收入,会得到很高高数字。其实是调查的缺陷, 能够准确联系调查的却只有一部分较为成功的人。其中有一些人却不一定 愿意接受调查。最后,还不能排除一些人受赞许倾向的影响,有意无意地 提高报告自己的收入水平。最终,调查员只回收了那些成功人士的数据, 而沉默的大多数 却被“统计式”地忽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