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三十八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1706979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三十八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年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三十八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年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三十八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年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三十八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年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三十八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三十八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三十八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课下限时集训(三十八)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厦门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区201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径流量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1图中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为()A撂荒地、耕地、林草地B撂荒地、林草地、耕地C林草地、撂荒地、耕地D林草地、耕地、撂荒地2据图可判断()A该山区降水季节变化小B下渗量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C该山区植被以森林为主D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2016南昌模拟)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下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

2、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35题。3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地表径流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A B C D4该生态系统中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5在所列的哈尼族文化习俗中,对农业生态起着重要促进作用的是()A新年祭祀树神 B长街酒宴庆新年C稻田养鱼 D土司制度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读雨林生态系统

3、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67题。6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Aa Bb Cc Dd7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A生物残体分解快B植物生长速度快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读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分布图,回答89题。8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9为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而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A BC D(201

4、6青岛模拟)下图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森林遭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A B C D11图中e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沙尘暴泥石流水土流失台风A B C D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6南京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材料一热带雨林就像若干块“翡翠”串成的“绿色腰带”环绕地球,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材料二秘鲁从西向东分为三个区域:西部沿海地区、中部山地高原区和东部亚马孙热带

5、雨林区。秘鲁农业人口比重较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等,粮食不能自给,需要进口。(1)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原始热带雨林,请你具体阐述热带雨林的全球生态环境效益。(8分)(2)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的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小了约20%。虽然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小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发生的频率反而增大了,简述其原因。(6分)(3)为了解决秘鲁粮食不足问题,有人建议在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大规模种植水稻,你是否赞成?说明理由。(10分)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32分)材料一“恐怖”胶林面积西双版纳位于10016E10150E和2110N2224N之间,全州植胶总面积从1

6、988年的116万亩增加到了615万亩,使云南省成为全国橡胶产量最大的省份,当地人都用“恐怖”这个词汇来描述西双版纳的胶林面积。材料二橡胶林绿色沙漠橡胶种植过程:砍伐烧尽原有森林土壤挖深重翻种幼苗除去再次生长的植物(往往使用光谱性除草剂)以保证橡胶树健康生长56年后开割橡胶。为了保证橡胶林的产量,需要控制单位面积的植株数,尽量扩大间距。材料三西双版纳气温和降水量图。(1)结合材料三说出西双版纳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最高气温出现在5月份的主要原因。(12分)(2)结合三则材料分析西双版纳大面积发展橡胶种植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10分)(3)结合材料分析西双版纳大面积种植橡胶前后气候的变化

7、。(10分)课下限时集训(三十八)1A2.B第1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撂荒地缺乏植被,径流量变化最大,因此图中为撂荒地;林草地涵养水源作用最强,径流量变化最小,因此为林草地;则为耕地。第2题,图中显示山区降水年际变化较大,说明降水不稳定,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度越高,涵养水源能力越强,下渗越多,因此二者呈正相关;根据图中信息无法推断该地植被类型和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3A4.C5.A第3题,图中森林分布在高海拔地带,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净化地表径流,使村寨有清洁的水源;森林没有分布在农田周围,不是护田林;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是分布在城区绿地的功能。第4题,村寨都建在半山腰梯田的

8、上方,不能减轻劳动强度;可以避免洪涝灾害与建在梯田上方无关;梯田农业生产可能污染水源,村寨都建在半山腰梯田上方,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避免水源被污染;可以观赏美景不是主要原因。第5题,新年祭祀树神,将森林神化,坚定人们保护森林的意识,减少或禁止破坏森林,从而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其他选项与题意无关。6A7.C第6题,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分是生物。由已经掌握的知识可知,a为生物,b为枯枝落叶,c为土壤,d为供给养分。第7题,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如果植被遭到破坏,该系统就会崩溃。8C9.D第8题,刚果盆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

9、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是导致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第9题,只砍伐名贵木材会导致这种物种消失,故不正确;严禁砍伐树木不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故不正确。10A11.B第10题,a地区为东北的长白山地区,属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b地区为我国东南林区,以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c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植被稀少;d为雅鲁藏布江谷地林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是东北林区。第11题,森林破坏在不同地区造成的环境问题也不同。e地区为我国西南地区,这里山高谷深,地形复杂,若森林植被遭破坏,容易诱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水土流失。12答案:(1)维持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稳定大气成分;调节气候,保证全球气候的稳定;促进全球水

10、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保护地球上物种的多样性。(2)由于植被破坏,植被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所以流入江河的水量增大,洪涝灾害增加。(3)赞成。理由:东部亚马孙热带雨林区地势平坦,终年高温多雨,复种指数高,水稻产量大。(或不赞成。理由:大规模种植水稻会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秘鲁劳动力不足,不适宜发展精耕细作的水稻生产。)13答案:(1)气温:西双版纳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 以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每年5月。降水:年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上,全年降水分配不均,明显地分为雨季和旱季(每年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

11、月为旱季)。主要原因:5月,太阳高度角大,降水较少,大气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温度高。(2)森林被砍伐,(橡胶林的幼苗期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径流增大,地下水位下降,易发生干旱和洪涝灾害;热带季雨林被毁,野生动植物遭到破坏甚至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脆弱;(橡胶林独占性导致物种单一)气温上升,温差变大,降水量减少,气候较以前干旱(土壤温度升高,蒸发变强,土壤变干,地下水水位下降);使用除草剂,污染土壤和水源。(3)种植前:原始雨林覆盖,雨林长得高大茂盛,有不同群落,不同层次,大气环流稳定,蒸腾旺盛,空气湿度大,多浓雾,气候湿润。种植后:橡胶林替代了原始雨林,树种单一稀疏,不利于雾的形成,没有雾罩着,太阳直接照射地面,水分蒸发旺盛,气候变得干旱,气温日较差变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