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共同发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1706669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共同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共同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共同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共同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共同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共同发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共同发展 找文章到一站在手,写作无忧。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具有提供资金、配置资源、 优化结构和规避风险的功能,在支持和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以及金融的独特功能,本文通过对近几年_经济金融发展的调查与分析,来了解金融运行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并从金融的角度来寻求优化金融环境支持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对策,从而进一步发挥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作用。 一、经济、金融发展基本情况 (一)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_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四市”建设,努力向区域性中心城市迈进,全市

2、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城乡居民入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二)金融发展情况 金融机构对地方经济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其对地方的信贷发放上。近年来,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连年增长,贷款占比逐年上升,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而国有商业银行营业网点数呈递减趋势贷款余额虽然有所增长,但增长较为缓慢,各项贷款的占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通过对全市经济、金融发展情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地方经济不断增长,另一方面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不断在加大,基本满足了地方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但是,随着我市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

3、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资金需求不断扩大,金融已经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二、金融环境不佳,制约着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力度 (一)地方经济存在诸多的“滞后性”使得金融支持的动力不足 近几年,_市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四市”建设为目标,以构筑大经营格局,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为目的,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使我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培育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但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工作力度不大,后备项目还严重不足。部分企业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相对滞后,受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的影响,没有充分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工作力度不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虽然我市有相当

4、规模的项目相继竣工投产,形成了新的增长点,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但是,这些企业还在发展壮大之中,尚未形成我市经济支柱,占财政收入的份额还比较小。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新上项目不多,高科技、大块头、环保型项目少,后备项目严重不足,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市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方面,县域内的企业普遍规模小,产品单一、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自身积累能力较弱,经营效益相对较差。总之_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粗加工、低技术、低附加值的经营模式仍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模式,缺乏能够吸引金融机构投放资金的经济亮点。 (二)金融机构信贷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僵化限制了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

5、 国有商业银行实行战略调整后,大大减少了对县域经济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加剧了县域金融与经济之间的供需矛盾。一是资金及贷款权限上收。县支行多数无贷款权,即使有好的项目、好的企业,贷款一般需到一级分行(省分行)、总行审批。特别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加强了对信贷投放审批权的控制,限制了基层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二是信贷投放门槛过高。大部分金融机构没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评级标准,多数企业获得贷款很难。其评级标准全国实行“一刀切”,没有考虑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大多数中小企业达不到标准,从而不能获得贷款支持。三是普遍实行贷款终身责任制。金融机构在增加信贷人员责任的同时,没有建立相

6、应的激励机制,使信贷人员的责任与权利不对等,大大影响了贷款营销的积极性。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运作机制的僵化大大限制了基层行对县域经济的支持。 (三)金融运行环境欠佳影响了金融机构信贷的有效投入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金融运行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金融环境的优劣,但二者又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_市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基础较落后,其经济金融环境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是社会信用环境较差。一方面部分企业还贷付息意识淡薄。部分企业贷款到款之后,还款意识极差,认为贷款资金是国家的,还与不还都是一个样,导致贷款到期不能归还,也不支付利息。另一方面信贷资金流失严重。据对全市金融机构调查,关停并转企业占贷款 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