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1702273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1字母表示数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通过以前数学知识及英语课程的学习,字母对学生已经不陌生。小学学过的数学公式、法则等都为本节课奠定了一定基础。本课力求通过一个数学游戏,帮助学生感受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看似平常的“字母表示数”,其丰富的内涵、尤其是“找规律”,学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二、教学任务分析首先提供一个实际情景,不仅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为字母表示数做铺垫。进而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探究,逐步呈现由特例到一般规律,并用字母表示一般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经历操作与思考、表达与交流等过程。学生分组合作是完成本节内容的关键,整节课在一个亢奋的过程中进行,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

2、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合理表达规律,最终形成符号表示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2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3. 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4培养学生认识事物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由五个教学环节组成,它们是: 情境创设 新知探究 巩固新知 课堂感悟 随堂练习。其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第一环节情境创设 内容: 提供便于学生感受需要使用一般性符号表达事物的实例。如:“一

3、支青蛙一张嘴,两支眼睛四条腿”,让学生想方法用一句歌词将它唱完整。 目的: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把特殊问题上升到一般问题的方法,产生认知冲突。效果:清唱上面的儿歌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合唱能产生共鸣,若配上徐徐的清风、金黄的稻浪、摇曳的荷花、悦耳的蛙鸣的画面会更醉人。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很多学校课前一首歌是惯例,这种自然的渗透更说明生活处处有数学。让学生“想个办法”不是困难,一般学生是能得出结果的,这就是学生的自我构建,主动学习的状态是最重要的。第二环节 新知探索 活动内容:请同学们认真看题,利用图形解答下列问题(利用电脑或投影仪)问题(一)搭一个正方形需

4、要4根火柴棒。按上述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_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_根火柴棒。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怎样得到的?待学生解答完以上问题后,出示引申题:如果用X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与同学交流?提供教材上的实例,师生共同活动。要求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说明理由”的过程。在对活动做回顾时,适时组织学生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从一个个的特殊的情况入手逐步探求一般的规律,是我们探求某种规律的常用方法。目的:这个过程是本节课的主体。“数一数”是最原始的方法,学生不难得到。“试一试”更进一步,用

5、尽可能多的计算方法需要学生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方法,最终形成符号表示的过程,引导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并从中获益是这一过程的关键。“想一想”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方法五”是书本没有的方法,它渗透了镶嵌思想、涉及了分类讨论思想,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是这一环节最大的成功。要让学生通过动手,以及观察、分析、猜测、类比、论证等一系列自主探究活动,逐步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注意事项与效果:三个阶段层层递进,一般学生能用一种或几种方法找出规律,并用字母表示其规律。我听过几次这个内容的课,发现学生合作交流的

6、时间是学生聪明才智得于展示的保证。他们可以构思出我们不曾想到的方法。学生对他人想法的理解也会极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第三环节巩固新知内容:要求学生说出用字母表示数的其他例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式中字母可表示什么数。练一练:1、小明步行上学,速度为v米/秒,亮亮骑自行车上学,速度是小明的3倍, 则亮亮的速度可以表示为_米/秒.2、如图, 用字母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3、一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是a, 十位数字是b, 百位数字是c, 这个三位数是_目的:自然过渡到字母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公式、法则,不仅复习了旧知,而且巩固了新知,把以学知识纳入新知,让学生有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注意事项与效果:

7、从找规律的集体合作到旧知的梳理,学生学习有张有弛,教师留心观察学生中出现的个别特例,课堂上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形成有机的结合,气氛因此而格外轻松,学生能很快掌握。第四环节课堂感悟内容:让学生交流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包括知识和方法方面的。目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准确全面的表述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培养及时归纳知识的习惯。注意事项与效果:学生发言非常积极,一般学生能够从中有些感悟。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内容:1完成教材习题3.1。2预习:代数式。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按照创设问题情景 建立模型 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教学,课堂显得生机勃勃。1、学生自

8、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本节课的核心环节(第二环节)均由学生在动手、动脑与小组交流中成教学目标,学生表现兴趣盎然,在探索与合作的过程中体验了认识事物、寻求规律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促进了积极的情感形成。2、充分挖掘学习素材。情境充分体现学生的年龄与身心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经验,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作为问题情境,学生学得投入。“方法五”是学生的杰作,教师适时的点拨和对课程的开发恰到好处。3、教师角色的深刻变化。课堂上教师还学生以主人翁位置的手段不是变“满堂灌”为“满堂问”或“满堂练”,而是把气力花在挖掘学习素材上,花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与主动提出问题上,花在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上。4、课堂上的德育的渗透。把数学的学习和学生学习意志的培养、学习品德的教育有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