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制三年级科学下册1单元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1699530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制三年级科学下册1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教版六年制三年级科学下册1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教版六年制三年级科学下册1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教版六年制三年级科学下册1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教版六年制三年级科学下册1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制三年级科学下册1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制三年级科学下册1单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单 元 备 课课题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教学总目标1、 会观察土壤,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2、 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颗粒大小分成沙土、粘土、壤土三类。3、 知道什么是腐殖质,知道腐殖质的多少影响土壤的肥力。4、 知道一些小动物和微生物在成肥过程中的作用,知道土壤贫瘠的原因和一些改良的方法,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5、 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会做水土流失的对比试验。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6、 知道人类的一些行为是破坏土壤的,如乱砍森林,乱丢废旧电池,滥施化肥等。7、 能用实验证明不同种类的土壤渗水性不同。8、 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教材解读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是根据课程标

2、准中“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地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是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目的是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一个物体,并且通过探求土壤奥秘的活动,使学生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对土壤产生亲近感并心存感激,意识到土壤和人类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本单元由4课组成。1我们周围的土壤 2了解土壤3肥沃的土地4土壤的保护重点难点1、 了解土壤中的腐殖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2、 了解土壤的成分。3、 知道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土壤。课时安排1、我们周围的土壤 1课时2、了解土壤 1课时 共计4课时3、肥沃的土壤 1课时4、土壤的保护 1课时课 型新授课 题1、我们周

3、围的土壤教学时间共 1 课时 第1 课时备 课祝阳整 理张庆教学目标1、能到室外亲自观察土壤,能发现土壤中生活的各类“居民”,如蚂蚁、蚯蚓等。2、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重点发现土壤里的生命教学难点测量出小草根的总长教学准备 准备学生调查研究用的工具,如铲子、记录纸、笔,等。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二、自主学习1、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2、挖土壤(室外活动)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挖泥土。3、观察泥土里有什么(1

4、)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教 学 过 程复 备(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4、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2)小组内交流(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三、课后研究1、花一定的时间去自主研究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2、做实验册板书设计1、我们周围的土壤土壤里的小动物蚯蚓 屎壳郎 青蛙 蚂蚁教学反思课 型新授课 题2、了解土壤教学时间共 1 课时 第1 课时备 课祝阳整 理张庆教学目标1、 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颗粒大小分成

5、沙土、粘土、壤土三类。2、 能用实验证明不同种类的土壤渗水性不同。3、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教学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教学难点区分当地土壤的种类教学准备土壤、杯子、水、搅拌棒、纸巾。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导入新课1、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周围的土壤,那么土壤里有什么呢?2、生回答。3、师讲: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土壤。二、新授1、观察土壤(1)学生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土壤是什么颜色的?有几种土壤?(2)分组实验:拿出准备好的沙土、黏土、壤土三种土样。2、自主研究(1)摸: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潮湿程度等。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颜色深浅等。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土壤

6、的粗糙程度等。握和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等。(2)把土块放入水中,有什么变化,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水里有什么?(记录在记录本上)3、学生分小组回答,所研究的情况。教 学 过 程复 备4、小结:人们将土壤分为三种: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5、探究透水性能: (1)观察:每一种土壤的颜色,听:摇动一下杯子,每一种土壤的声音听上去像什么?触摸:土壤摸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的感觉最硬或最光滑?握一握:哪种可握成团,哪种不能?闻:每一种土壤闻上去像什么?(2)分组实验(注意土壤多少、倒入的水量、倒入的速度)把三种土壤放入三只相同

7、的漏斗,用好纱布。 倒入相同的水。观察漏斗下面杯子中的水分。(3)小组回答实验结果。(4)小结:沙土下面的水最多,黏土下面的水最少,壤土次之,说明壤土的土壤最好。6、探究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1)分组讨论(2)大组交流(3)小结:红薯适合沙土,水稻适合黏土,花生最适合。三、课后作业1、课后继续认真研究周围的土壤。2、实验册板书设计2、了解土壤沙粒含量特别多 沙土 差黏粒含量特别多 黏土 强三者比例差不多 壤土 中教学反思课 型新授课 题3、肥沃的土壤教学时间共 1 课时 第1 课时备 课祝阳整 理张庆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腐殖质,知道腐殖质的多少影响土壤的肥力。2、知道一些小动物和微生

8、物在成肥过程中的作用,知道土壤贫的原因和一些改良的方法,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教学重点了解土壤中的腐殖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教学难点连续五个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教学准备一块有明显落叶的土地、一堆土、蚯吲、一壶经过处理的水、每个学生带一些植物、吸管、小铲子、塑料袋、一张黑纸、胶带、报纸、抹布、记录纸、放大镜等。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导入新课1、 猜一猜,落叶会变成什么?2、 今天我们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二、自主学习1、 观察有落叶的土地(1)学生分组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落叶下有什么?土壤是什么颜色的?(2)从土里捡出一些烂叶子,用塑料袋装好带到班上。2、自主研究(1

9、)把烂叶子按腐烂程度排队。(2)交流:你认为落叶在土壤里是怎么变化的?落叶最终变成了什么?土壤的颜色可能与什么原因有关?3、制作肥料袋(1)为了能证明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我们将做一个小实验,这个小实验将要花费你们一段时间,希望你们能长期坚持下去。(2)讲解制作肥料袋的方法。(同桌两人为一组对比) 把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往土壤里放入一些植物,搅拌。 往塑料袋里加上一些水,同桌两人一人放蚯蚓,一人不放。 在自己的肥料袋上贴上标签,将肥料袋放在不被干扰的角落里,用黑纸盖上。(3)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4)学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教 学 过 程复 备 4、观察肥料袋(1)每周观察一次,

10、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2) 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5、管理肥料袋(1)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2)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三、总结巩固了解其它动物会增加土壤肥力讲述:除了蚯蚓之外,鼹鼠能够挖洞松土,使土壤中有充分的空气,这一切都促进了土壤肥力的增加,以利于动植物的生长。四、课后作业1、 继续观察自己的制作的肥料袋。并作好记录。2、完成实验册板书设计3、肥沃的土壤腐殖质土壤改良的方法教学反思课 型新授课 题4、土壤的保护教学时间共 1 课时 第1 课时备 课祝阳整 理张庆教学目标1、 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会做水土

11、流失的对比试验。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2、 知道人类的一些行为是破坏土壤的,如乱砍森林,乱丢废旧电池,滥施化肥等。教学重点知道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土壤。教学难点掌握好水土流失对比实验中的条件。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保护土壤。(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1、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1)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3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4)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

12、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2、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1)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教 学 过 程复 备(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3、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1)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4、 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1)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3)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4)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三、巩固应用总结课文,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 四、课后作业1、为保护土壤作出自己应有的力量。2、完成实验册板书设计4、土壤的保护喷洒农药抛撒垃圾开窑烧砖开山毁林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