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学日本语第四册课文翻译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1697265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大学日本语第四册课文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大学日本语第四册课文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大学日本语第四册课文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大学日本语第四册课文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大学日本语第四册课文翻译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大学日本语第四册课文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大学日本语第四册课文翻译(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哥伦布的鸡蛋也许是因为慌慌张张吃完早饭的原因吧,开始打嗝。由于和人约好了就飞快地跑出了家门,打嗝也没有止住。把脸扬起来,把杯子里的水慢慢地到入口中。不马上喝下去而是忍着。嗓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动起来,将极其少量的水一点一点地咽进喉咙里。这样5次左右,当嗓子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时,打嗝就大体止住了。这就是我自己止住打嗝的方法,但是要是走路的话就没办法了。对了!试试那个方法吧。在哪儿读过了我忘了,但是大概是某位女士的投稿什么的,有个止打嗝的方法,那就是“向后走”。因为向后走,肌肉必须得做与平常不一样的运动,那样据说能产生一种使横膈膜的振动平息下来的力量。肌肉也许也会紧张起来。如果撞到什么就不好了,

2、所以我转过头来,开始向后走。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却是意外的难做,如果是体育馆或是运动场的话则另当别论,但是在街里的马路上倒着走,感觉会撞到什么而不安。与这个相比,更使我不安的是迎面走过来的人的面部表情,更确切的说是视线。有人一副莫名其妙或难以置信的表情。也有人觉得“这不有点奇怪吗”而偷偷地看过来。这些都理所当然。汽车的话另当别论,人的“倒档”还从没听过。有点难为情再加上自己也觉得不合适,仅仅走了十几米就停下了脚步。打嗝竟然奇迹般的止住了!偶尔考虑着大事仰头一看,发现天空中漂浮着美丽的云朵。我明白理想呀梦想呀就是这样的东西,由于太大、离自己又太过于遥远,所以很不切实际、难于和自己产生共鸣。对于像

3、我这样的小人物来说,比起云朵更喜欢气球。因为可以绑上绳子亲手拿着,并能从下面仰视。即使气球“啪”的一下破了,还是可以找到别的气球。人生不会出现神经衰弱啊自杀啊这样的风波。也许是因为这个吧,即使是在读大人物的传记的时候,与那些丰功伟绩相比我觉得小轶事更有意思。说起德川家康,比起“等到杜鹃自己鸣叫”这样那样的夺取天下的深谋远虑,由“腿脚皲裂”这样的一行文字所联想到干性皮肤且粗茶淡饭的男人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伦布也是这样,比起他发现美洲大陆,我更加喜欢他竖鸡蛋的故事。美洲大陆的发现确实是人类的一项壮举,但是这并不是哥伦布一个人发现的。一定有开动船的船员,也包括由于缺乏维生素C而身患败血病死去

4、的水手们,一将功成万骨枯。在历史上留下的仅有哥伦布一个人而已。把鸡蛋竖起来给别人看的故事或许是个编得很好的故事,但至少没有人牺牲。而且,我生来就很喜欢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小发现。像往后倒着走来止打嗝这样的事也正是一项伟大的小发现吧。一天我心不在焉地看着电视,突然看见了一张熟悉的面孔。这个烹饪节目的宗旨是请在这个领域中享有几十年名声的名店和厨师来介绍自己做出美味佳肴的秘诀,这次请的人是我家附近T餐馆的店主。这天,他是助手,主角是相当于他的宗师的总店的老板。他们给观众展示了烤鱼盖饭的做法,这是我经常去吃并觉得很好吃的一道菜,虽然这道菜的做法对我很有帮助,但是让我佩服的却是作为配菜的豆芽沙拉。这个豆芽沙

5、拉是咖喱味的。尝一口就会感到舌尖猛然被辣味刺激一下、很好吃,所以我就在家试着做,但感觉水分很大,不好吃,做了几次都未能做成黄洋洋的。难怪做不出来,做的方法完全错了。店老板猛然将咖喱粉倒进开水中,然后用带有咖喱味的开水把豆芽快速地煮一下。然后再浇上普通的调味汁就行了。我是用普通的开水煮,再浇上加入咖喱粉的调味汁,因此淡而无味。不管怎么说,突然将咖喱粉倒进开水里实属惊人之举。说起来没什么大不了,可最初想到这点的人,多么了不起啊。这大概也是“哥伦布的鸡蛋”吧。第四课难忘的一本书有生以来第一次买书,不是杂志而是单行本,而且是凭借自己的判断、用自己平时积攒下的零花钱,是一九四六年四月、我刚成为国民学校六

6、年级学生时候的事。我买的单行本书叫做橡子和山猫,定价是七日元五十钱,在离家十二公里的米泽市的黑市一只钢笔值三十日元,所以这个七日元五十钱绝不是个小数目。尽管如此,书使用的是在当时令人无法相信的优质纸张。这本书从出版社送来的那一天,我没有读书的内容,而是一整天享受着拨弄书页时纸张发出的“砰砰”的声音,陶醉于翻动书页在鼻尖掠过一阵微风而带起的油墨香味。现在虽然写的是“从出版社送来的那一天”,但在我出生的那个小城没有专门经营图书的书店,书只是小范围地摆放在文具店或运动器材商店的角落里,并且虽说是书,都是从战前战时遗留下来的桌上辞典、轮廓图辞典之类,新书也主要是不同种类的麦克阿瑟元帅的传记。想要得到一

7、本像样的书要么去米泽市真正意义上的书店去买,要么向出版社寄去邮政汇票订购,只有二者选其一。自己花钱购买的第一本书为何是宫泽贤治的橡子和山猫,已经想不起来了。另外那时的我是否已经知道宫泽贤治的名字、并且到买书为止是否已经读过“不能输给雨”之类的诗,关于这些事也已经没有印象了。关于这本书的记忆全都是在它被送来之后的事了。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呆住了。我不禁由衷地感慨原来是这样啊,因此呆若木鸡。我居住的小城几乎与山连成一片,我们像每天的习惯活动一样来到后山,脑袋里一边听着吹过枝头的风声、小草摇摆的声音以及瀑布的流水声,一边玩耍着。但是在读这本之前我完全不知道刮风是“呼呼”的声音、草随风摆动发出的是“沙

8、沙”的声音、栗子落地是“吧嗒吧嗒”的声音、并排成长的蘑菇是“咚咚”的声音,当然也不知道若是将橡子密密麻麻围在一起的样子用声音来表达出来的话应该是和盐爆裂时发出的“噼哩啪啦”的声音是相同的。另外,我们虽然也认为秋天晴朗日子里山的身姿是“无法说出的美好景物、令人心情舒畅的美好景物”,但是我没想到这种心情居然还能用“周围的山就好像刚刚才形成似的,郁郁葱葱地耸立在晴朗的天空下”这样的语言表达出来。我以为正因为是“无法说出的美好景物”所以才无法说出、即无法用语言捕捉到。但是,在这里有人将语言赋予了我们不知道如何形容的景物。所以我对此感到钦佩、也为此惊呆了。当然国民学校六年级时的我并不可能悟出这些。我是说

9、将那时的“呆若木鸡”现在重新整理并表达出来的话也许就是刚才说的那些。三年后重新读这本书,我注意到贤治是经过非常周密的计算之后来使用拟声词的。在这篇短短的作品中使用了五十五个拟声词,为身为人的主人公一郎只准备了三个,“眼睛感到嗞儿地一下”“汗水滴滴嗒嗒地落下”“吓得扑通一跳”。其余的五十二个都用在了以山猫为大将的大自然的描写上了,(只见)山猫落落大方地站在随风摆动“沙沙”作响的美丽的金黄色草地上,一边抖动外套发出“叭嗒叭嗒”的声音,一边“嗤”地点燃火柴、“呼”地吐出一口烟、“唰”地捋起一把胡子。贤治就这样用拟声词捕捉住了生物、山、草、光、风,我认为对于居住在山间小镇里不懂如何命名自己周围的自然、

10、即如何认识(周围的自然)的孩子,他正是用这种方法巧妙地教会了我们如何与自然相处。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用家里的藏书印章在书的扉页上按下印、并写下一号”。至今仍然收藏着。第六课等一下我所居住的海边小镇有通往几个方向的公交车。不用说是周末了,就连平时,因为来这个小镇参观具有历史传统的神社佛阁的游客很多。并且还有早晚去东京或是其他地方通勤的工薪阶层,所以很混乱。从我家一出来的大街上就有公交车站,在车站和又名的寺院往返的途中,情况不好的时候因为满员而不停车,经常是好不容易才能找到一个吊环。因此,不得不叫出租车,尽管如此,平日正午前后,乘车的人还是很少的,所以有时也会乘坐公交车。有一天,像刚才说的那样时机

11、很好的时候,坐上了一辆刚驶来的公交车,车上空空的,只有靠近车门处坐着四五个人,并且很奢侈地两个人的坐席只坐了一个人。我也像那样,在靠窗的座位坐了下来。透过车窗向外看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的街道,总觉得很开心。我总是像孩子那样,从摇晃的公交车眺望着城市的街道。从我上车的那站开始到快接近向下一站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带着孩子追赶公交车的妇人。那对母女,正从旁边的胡同出来,看到公交车驶来,便朝着公交车站一直追赶着公交车。能赶得上吗?虽然穿着洋装的年轻母亲紧紧地抓着孩子的手跑着,但是年幼的小女孩还是跟不上妈妈的步伐。透过车窗看到这情景,不禁捏了一把汗。如果可能的话,真想从车窗扔下一张网把她们搭救上来。不管是穿

12、着高跟鞋的妇人还是穿着可爱洋装的小女孩,恐怕都跑得心脏扑通扑通直跳公交车在车站减速刚要停下来,然而看到站牌下没有人,无人售票车的司机就又马上在刹那间发动了车子。就坐在我前面的穿着和服,看上去像是中年的妇人,朝着驾驶台用稍微有点大的声音喊道:啊,稍等一下”就连司机都能听到那个声音,以为有什么事而回头看,刚刚发动的车子又停了下来。我松了口气,想象着,大概是因为朝着司机喊话的妇人认识那对追着车的母子,看到她们的样子,才喊出来的吧。在这期间的时间大概有几秒吧,司机大概也看到了穿着洋装的母子像是要紧紧抓住公交车一样追赶的样子,把已经关上了的车门又打开了。穿着洋装的母子,胸口的跳动还没来得及恢复,朝着司机

13、轻轻点下头,便越过妇人和我,看起来很开心的向后边的座位走去。完全背离了我的想象。终于坐上公交车的母女和喊出稍微等一下”的妇人什么关系也没有。是完全不认识的人。透过快速驶向火车站的公交车的车窗看去,当看到晚春的阳光撒在如弄翻的玩具箱一样杂乱无章,熙熙攘攘的店铺上时,我陷入深深的感动之中(也许有些夸张)。到达车站了。刚才后上车的穿着洋装的母女,最先下了车。也许是为了赶电车吧。她并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乘上车的,也不知道她的恩人就在旁边。因为她们是不认识的人。我总是能看到这样的情景,认识的人之间相互打招呼,有时在满员的车上相互谦让座位,但是透过自己乘坐的车的车窗看去,看到了想要赶上公交车的陌生母女奔跑的身

14、影,大概不会想不到要喊一声等一下吧。事实胜于雄辩,木讷的我尽管有想要从窗户投下网把她们搭救上来的奇怪想法,但是却没有为了让车等一下而喊出来,想到这些脸就变得通红。和我的这种做法完全不同,对于不认识的人也很和蔼,瞬间让车停下来的人,是一名大概三十七,八岁,也可能年纪还要再大一点,但因为五官很好,所以看起来年轻,肤色很白,很富态的人。如果到了车站站台仍然同行的话,我很想结识她,但很遗憾的是,那个人好像在站前的银行有事情,朝着那个方向走去。我认为,像是刚才在公车上看到的这样的微小的无私的爱,如果可以一直在陌生人之间相互交换的话,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愈发的恬静舒适,居住的心情也将会变得美好!或者正是这样险

15、恶的事态才没能成为孕育这种无私的行为的土壤吧。但,今天我在公交车上所看到的这种微小的无私的爱,却一整天一直温暖着我的心。第八课迷路狗前些天,在理发店理发的时候,一位手拿着狗的照片的中年女人走了进来,“你们见过这只狗吗?”她问了一圈店里的人,然后又匆匆忙忙地出去了。这件事就这样若无其事地过去了,午后的理发店里时间缓缓地流过,仅仅像一潭死水一样沉寂,但那位女士的强调和表情莫名其妙地执着地在我脑中浮现,那件事在她出去后在我心中停留了好久。最近,据说迷路的狗越来越多。可能是因为在公寓里养狗,使狗的居住环境改变了,或者是因为狗堕落了吧,我虽然对这周围的事不是很清楚,这样说来,在这附近经常会看到拿着“请帮

16、我找狗”的海报的人来到理发店。也许这些狗的主人对光拿着海报并不放心,他们还带着狗的照片徘徊在理发店、澡堂这样的地方。就连狗这种原来被认为是不会迷路的动物现在也开始迷路了,对此,我们或许有必要稍作考虑吧。有的人说“住在这样的环境中,就连狗也会迷路吧”。“这样的环境”指的是现在我们所居住的都市。我也会经常迷路。过去,在涩谷车站里屡次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最近,每次出门,都会在大阪的梅田地下街迷失方向。不知道应该向哪个方向前进,不知道该从哪个楼梯上去,不知道上到地面后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就算是狗,在城市错综复杂的景观中,或许也会非常的烦恼吧。并且,狗既不能向人问路,也看不懂地图。虽然,经常迷路的人被认为是因为没有方向感。最近凭借我的感觉而言,总觉得并非如此。在山中暂且不说,就连在像东京、大阪这样的都市中,还不如没有方向感的好。比如说,从涩谷坐地铁到银座站下车,从站台上楼梯,想从H钟表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