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管道跨距计算汇总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1696937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气管道跨距计算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煤气管道跨距计算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煤气管道跨距计算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煤气管道跨距计算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煤气管道跨距计算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气管道跨距计算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管道跨距计算汇总(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1 管道按刚度条件跨距计算汇总力学模型挠度计算公式按照A单位输入跨距计算公式按照B单位输入跨距计算公式单跨梁均布载荷L=0.033L=0.19两跨梁均布载荷(等跨)L=0.041L=0.23三跨梁均布载荷(等跨)L=0.039L=0.22四跨梁均布载荷(等跨)L=0.039L=0.22五跨梁均布载荷(等跨)L=0.039L=0.22注:1.力学模型中,梁的支撑均为简支;2.挠度计算公式均按以下单位输入:L-管道跨距(mm); qc-管道操作载荷(N/mm); E-弹性模量(MPa,N/mm2); J-惯性矩(mm4); -最大挠度(mm)为边跨跨中最大挠度3.单位A如下:L-管道跨距(m);

2、qc-管道操作载荷(N/m);E-弹性模量(MPa,N/mm2);J-惯性矩(mm4);4.单位B如下: L-管道跨距(m); qc-管道操作载荷(kg/m); E-弹性模量(MPa); J-惯性矩(cm4);5.跨距计算时挠度均取15mm.6.黑框内是推荐使用公式。表2 管道按强度条件跨距计算汇总力学模型弯距计算公式不考虑内压跨距计算公式考虑内压跨距计算公式1考虑内压跨距计算公式2单跨梁均布载荷=两跨梁均布载荷(等跨)=三跨梁均布载荷(等跨)=四跨梁均布载荷(等跨)=五跨梁均布载荷(等跨)=注:1.力学模型中,梁的支撑均为简支;2.弯距计算公式均按以下单位输入:L-管道跨距(m); qb-管

3、道计算载荷(N/m); Mmax-最大计算弯矩(Nm); 3.单位如下:L-管道跨距(m); qb-管道计算载荷(N/m); Mmax-最大计算弯矩(Nm); t-管道使用温度下许用应力(MPa); W-管道抗弯截面模量(mm3).4.考虑内压1为管道考虑内压详细计算公式;5. 考虑内压2为管道考虑最不利情况;6.黑框内是推荐使用公式。具体推导如下:一单跨连续梁:1. 挠度计算公式:(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92页)其中可全部采用国际制单位: L-管道跨距(mm); qc-管道操作载荷(N/mm); E-弹性模量(MPa,N/mm2); J-惯性矩(mm4); -最大挠度(mm)如采用以下单位:L

4、-管道跨距(m); qc-管道操作载荷(N/m); E-弹性模量(MPa,N/mm2); J-惯性矩(mm4); -最大挠度(mm)2. 跨距计算:L=挠度取15mm;L=0.033其中:L-管道跨距(m); qc-管道操作载荷(N/m); E-弹性模量(MPa,N/mm2); J-惯性矩(mm4);如采用以下单位:L-管道跨距(m); qc-管道操作载荷(kg/m); E-弹性模量(MPa); J-惯性矩(cm4)L=0.033= 0.033=0.0335.65=0.19L=0.19二两跨连续梁:1. 挠度计算公式:(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150页,表3-2)其中可全部采用国际制单位: L-管

5、道跨距(mm); qc-管道操作载荷(N/mm); E-弹性模量(MPa,N/mm2); J-惯性矩(mm4); -最大挠度(mm)如采用以下单位:L-管道跨距(m); qc-管道操作载荷(N/m); E-弹性模量(MPa,N/mm2); J-惯性矩(mm4); -最大挠度(mm)2. 跨距计算:L=挠度取15mm;L=0.041其中:L-管道跨距(m); qc-管道操作载荷(N/m); E-弹性模量(MPa,N/mm2); J-惯性矩(mm4);如采用以下单位:L-管道跨距(m); qc-管道操作载荷(kg/m); E-弹性模量(MPa); J-惯性矩(cm4)L=0.041= 0.041=

6、0.0415.65=0.23L=0.23三三跨连续梁:qqq1. 挠度计算公式:(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151页,表3-2)其中可全部采用国际制单位: L-管道跨距(mm); qc-管道操作载荷(N/mm); E-弹性模量(MPa,N/mm2); J-惯性矩(mm4); -最大挠度(mm)如采用以下单位:L-管道跨距(m); qc-管道操作载荷(N/m); E-弹性模量(MPa,N/mm2); J-惯性矩(mm4); -最大挠度(mm)=2. 跨距计算:L=挠度取15mm;L=0.039其中:L-管道跨距(m); qc-管道操作载荷(N/m); E-弹性模量(MPa,N/mm2); J-惯性矩(

7、mm4);如采用以下单位:L-管道跨距(m); qc-管道操作载荷(kg/m); E-弹性模量(MPa); J-惯性矩(cm4)L=0.039= 0.039=0.0395.65=0.22L=0.22四四跨连续梁:qqqq1. 挠度计算公式:(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153页,表3-2)其中可全部采用国际制单位: L-管道跨距(mm); qc-管道操作载荷(N/mm); E-弹性模量(MPa,N/mm2); J-惯性矩(mm4); -最大挠度(mm)如采用以下单位:L-管道跨距(m); qc-管道操作载荷(N/m); E-弹性模量(MPa,N/mm2); J-惯性矩(mm4); -最大挠度(mm)2

8、. 跨距计算:L=挠度取15mm;L=0.039其中:L-管道跨距(m); qc-管道操作载荷(N/m); E-弹性模量(MPa,N/mm2); J-惯性矩(mm4);如采用以下单位:L-管道跨距(m); qc-管道操作载荷(kg/m); E-弹性模量(MPa); J-惯性矩(cm4)L=0.039= 0.039=0.0395.65=0.22L=0.22五五跨连续梁:qqqqq1. 挠度计算公式:(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157页,表3-2)中可全部采用国际制单位: L-管道跨距(mm); qc-管道操作载荷(N/mm); E-弹性模量(MPa,N/mm2); J-惯性矩(mm4); -最大挠度(

9、mm)如采用以下单位:L-管道跨距(m); qc-管道操作载荷(N/m); E-弹性模量(MPa,N/mm2); J-惯性矩(mm4); -最大挠度(mm)2. 跨距计算:L=挠度取15mm;L=0.039其中:L-管道跨距(m); qc-管道操作载荷(N/m); E-弹性模量(MPa,N/mm2); J-惯性矩(mm4);如采用以下单位:L-管道跨距(m); qc-管道操作载荷(kg/m); E-弹性模量(MPa); J-惯性矩(cm4)L=0.039= 0.039=0.0395.65=0.22L=0.22强度校核:一单跨简支梁:1. 弯矩计算公式:=(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92页)其中:L-

10、管道跨距(m); qb-管道计算载荷(N/m); Mmax-最大计算弯矩(Nm);2. 弯曲应力计算公式:L=(不考虑内压)其中:L-管道跨距(m); qb-管道计算载荷(N/m); Mmax-最大计算弯矩(Nm); L-管道中最大弯曲应力(最大纵向应力)(MPa); W-管道抗弯截面模量(mm3).3. 不考虑内压跨距计算:=(不考虑内压)4. 考虑内压跨距计算:4.1 内压引起的应力:LL-内压产生的纵向应力(MPa);-内压产生的环向应力(MPa);P -管道内压 (MPa);D0 -管道内径 (mm); -管道壁厚 (mm);4.2 管道存在压力时的纵向合成应力:=L+/2=+0.5内压引起的纵向应力为压力引起的环向应的一半;4.3 考虑内压时管道跨距计算:考虑最不利情况:二两跨简支梁:1. 弯矩计算公式:=(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150页)其中:L-管道跨距(m); qb-管道计算载荷(N/m); Mmax-最大计算弯矩(Nm);2. 弯曲应力计算公式:=(不考虑内压)其中:L-管道跨距(m); qb-管道计算载荷(N/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