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7课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169480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7课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7课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7课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7课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7课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7课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7课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第七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佛山高一检测)1640年英国长期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主要是因为长期议会(C)A拒绝通过新的征税法案B一开始就决意要夺取国家政权C要求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力D拒绝支持国王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解析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质是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力及夺取政权。长期议会成为反对以查理一世为首的王党的领导中心,故C项与题意相符。2(2018兰州高一联考)在威廉登上英国王位后,因为他是荷兰执政,利益在欧洲大陆,只要议会为他提供遏制法国所需的财务,他就无意干预议会的权力。直到1760年乔治三

2、世即位,没有哪位英国君主企图控制议会领袖,议会领袖由此创立了一种新的国家制度。这种制度体现为(D )A大宪章的签署 B权利法案的实行C两党政治的出现 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解析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威廉三世逐步退出内阁。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据王位继承法,由德国的汉诺威选帝侯继承王位,即乔治一世。由于不懂英语,逐渐对参加内阁会议失去兴趣,于是很少出席会议,甚至不出席会议而让大臣们去料理国事。于是大臣们有事就自己商定对策,然后提交给国王审定。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内阁制正式形成。故选D项。3(2018南京高一检测)“在1688年

3、的光荣革命中,英国议会的聪明之处在于:只要权力在议会,保留个国王未尝不可”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英国(B)A首相由选民选举产生B国王是国家象征C内阁成员对国王负责 D议会只限制首相解析从题干材料“权力在议会”可以看出英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议会主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的象征,故选B项。A、C、D三项叙述不符合史实。4(2018聊城高一联考)一位英国工业家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我们为全世界生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国出现了 (D )A光荣革命 B权利法案 C责任制内阁 D1832年议会改革解析由材料“一位英国工业家”可知这个人代表的是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由材料

4、“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说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增加在议会中的席位;由材料“我们为全世界生产”表明说这段话的背景发生在工业革命时期;综上所述,1832年的议会改革实现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故选D项;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制内阁在时间上都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排除A、B、C三项。5沃尔特白哲特说,英国内阁是“立法机构的一个委员会,它被选举出来成为行政机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C)A内阁是立法机构 B内阁由普选产生C内阁掌握行政权 D议会对内阁负责解析材料强调英国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掌握行政权,故C项正确。内阁是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故A、D两项错误;内阁由议会产生,故B项错误。6

5、(2018山东学业水平模拟)2012年12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打破了231年的惯例,首次以国家元首身份参加内阁会议但并没有发言。女王没有发言的主要原因是(B)A君主立宪制名存实亡B宪法规定国家元首不能干政C女王对政治不感兴趣D英国女王不懂政治事务解析根据英国权利法案等相关法律规定,英国为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内阁会议由首相主持。所以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虽然参加内阁会议,但是并没有资格发言。7(2018宣城高一调研)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说道:“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

6、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C)A国王 B议会C内阁 D最高法院解析在英国的政治体制中,内阁承担实际的行政职责,而内阁由立法机构议会下院中的多数党组成,因此内阁成为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的连接点。8(2018珠海高一联考)1746年2月10日,英国首相配兰因与英王乔治二世政见不和,带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遂让普特尼重新组阁,但普特尼不是下院议员,得不到下院的支持。当他邀请上届内阁的阁员入阁时,被冷言回绝。无奈之下,他只好在2月12日辞职。这一事件后,英国 (B )责任制内阁开始出现议会掌握了最高立法权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首相必须得到下院支持A BC D解析根据“英国首相配兰因与英王乔治二世政

7、见不和,带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但普特尼不是下院议员,得不到下院的支持”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首相必须得到下院支持,正确;1721年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1689年权利法案后议会掌握了最高立法权,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9(2018长春高一统考)质询制度起源于英国,由请愿权发展而来,是指在国会开会时,国会议员针对内阁的施政方针、施政报告或其他重要事项,向内阁总理或者内阁组成人员提出质问或疑问。该制度说明首相(C)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B首相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D首相仅扮演仪式性的角色解析依据所学,英国的首相掌握行政大权,故A、D

8、两项错误,排除;立法权由议会掌握,故排除B项。题干材料体现了议会对内阁的监督权,所以应选C项。10(2018河南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是英国下议院的会场,开会时,执政党与在野党各自分开就座。这反映了英国政治的特点是(D)A首相握有实权 B君主“统而不治”C议会对君主负责 D两党对垒,交替执政解析内阁形成后,两党在英国长期轮流执政,题干中执政党与在野党各自分开就座体现了这一点,故选D项。A、B两项与题干无关;C项说法本身不符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故排除。11(2018南京高一检测)有关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A)由多数党领袖组阁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是内阁政府首脑掌握司法权A BC D解析司法

9、权由最高法院掌握,与责任制内阁无关,排除含有的选项,答案选A项。12(2018广州高一调研)英国在建立现代政治制度的过程中,走了一条和平、渐进的道路。它首先把专制制度转变为贵族寡头制,然后再把贵族寡头制改造成民主政治。下列能体现英国这一过程的历史事件是(D)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18世纪中叶责任制内阁确立A BC D解析题干强调英国民主政治形成的过程。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刚刚开始,并且一直持续到1688年光荣革命才结束,因此,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刚开始时还不可能废除专制制度,排除。光荣革命为后来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确

10、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18世纪中期责任制内阁的确立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2018天津高一联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688年7月30日,议会两党的7位政治要人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军队前来英国,帮助捍卫英国人的自由,威廉乘“新教之风”登陆英伦后,詹姆士二世逃走。英国仅以换了一个国王的代价完成了革命。唐晋大国崛起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材料三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创造了

11、一种全新的政体立宪君主制。新政体兼有民主制(议会下院)、贵族制(议会上院)和君主制(国王)三大要素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材料一所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解析解题时要注意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结合“1688年”“威廉”这些关键词可推断出此历史事件是光荣革命。答案光荣革命。(2)材料二出自什么重要的文献?依据材料二说明它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解析可从材料中获得答案,也可进行知识迁移,根据所学知识得出答案。答案文

12、献: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国王的立法权(司法权)、征税权(财政权)。(3)依据材料三,简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解析要注意从议会、内阁、君主等方面总结特点。答案特点: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14英国代议制开创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先河,但其民主政治的确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马考莱在总结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时说:国王的权力虽说很充分,却受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这“三大原则”是:其一,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其二,不经议

13、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其三,国王必须按国家法律掌管行政,如果他违背法律,其谋臣及代办官员应负责任。陈晓枫、苏艾平英国封建政治的特质与宪政的生成材料二乔治三世(英国君主,17601820年在位)个人统治的确立表明王权复兴,内阁名存实亡,政党被视为大逆不道,“爱国君主”论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现实。此时,“国王的政治优势已牢固地建立起来,他的意志就是对大臣的法律,而大臣在议会两院中都拥有压倒多数人民与议会的争端消失了,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冷漠时期。权力平衡的重心,在沃尔波尔内阁时,是由上院滑向下院,现在却是从议会滑向君主”。英国政治史材料三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渐变1:1832年议会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财产

14、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渐变2: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渐变3: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是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渐变4: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渐变5:1928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整理自钱乘旦英国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是什么。解析本问关键把握两点:国王拥有大权;但受宪政限制。结合材料“国王的权力虽说很充分,却受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可知,中世纪的英国政治制度是国王专制但是受到限制,并且已经有了议会。答案特点:国王的权力很充分,但受到宪政原则限制;拥有议会。(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乔治三世统治时期英国政治的新变化。解析本问结合材料归纳即可。从材料“国王的政治优势已牢固地建立起来,他的意志就是对大臣的法律,而大臣在议会两院中都拥有压倒多数”可以看出,英国虽然已经确立代议制,但在乔治三世统治时期,君主权力大大增强;材料“王权复兴,内阁名存实亡,政党被视为大逆不道”表明内阁名存实亡;政党活动遭到压制。答案变化:君主权力增强(君主成为国家权力中心);内阁名存实亡;政党活动遭到压制。(3)据材料三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