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补差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1693647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优补差工作的方法和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培优补差工作的方法和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培优补差工作的方法和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培优补差工作的方法和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培优补差工作的方法和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优补差工作的方法和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优补差工作的方法和措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文档.培优补差工作的方法和措施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 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 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 各方面的情况。二.有效培优补差措施。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习,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 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

2、层次:第一层“必做题根底题,第二层:“选做题 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 -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稳固在课后培优。 培优补差尽可能“消耗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 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 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 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稳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 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 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

3、养学生思维 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 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 化。5.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对于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 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多提问一些根底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当后 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当少数后进生 因根底差而难以跟班听课时,我们应采取系统的辅导方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 帮助后进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开展他们的智力,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另外,.实用文档.在课堂上对后进生多提问,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

4、以此来提高他们的 学习成绩。6. 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 的需要的。因此,组织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有必要的。对于优等生, 每周有选择性的上一节思维训练课,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让他们独立思考,指定他 们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使他们知识扩大到更大的领域,技能、技巧到达更高水平, 使他们永远好学上进,聪明才智得到更好的发挥;对差生多鼓励,少批评、多谈心, 进行心理沟通,提高他们的自我判断与控制能力。采用鼓励机制,多给差生表现的 时机,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7.家长和老师相配合:我打算布置适量、适当的学习内容,让家长对后进生进

5、行协助辅导,老师定期到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家里进行家访,摸清他们在家的学习情 况和作业情况,定期让优等生介绍给后进生学习的方法,进行经验交流,充分发挥 优生的表率作用来影响差生,改变差生。做好“每日清工作,包括题题清,课课 清,人人清,争取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清,不留后遗症。8每周进行一次测试“周考,每月进行一次“月考,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并进行适当奖励。三.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2 、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方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 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那么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 已到达循序渐进的目的

6、。3 、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 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4、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5、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6、要讲究教法。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如上复习课时, 要把知识进行网络,把知识进行列表比拟,把知识系统,便于学生掌握;上习题评 讲课时,做到既评又讲,评有代表性的学生答题情况,讲知识的重点、易混点、热 点及考点。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优生率。.实用文档.现在我将培优补差工作作以简单汇报,使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能够收获更好的成 绩

7、。一、明确指导思想、制订方案措施。首先,我们确立了以“夯实根底,注重方法指导,提高解题能力为主的培优 补差指导思想;制订了“面向全体学生整体培优补差,大面积提升数学成绩;面 向优等生和边缘生重点培优补差,提高学科优秀率;面向压榜生集中培优补差, 冲击我市学科位次这一按阶段收网式培优补差方案.明确了“推行学案制,用 诱思探究理论指导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据案自学、尝试探究、随堂练习到达领 悟内化,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实现共同提高,通过一周一小考,一月一大考 的保温措施,提高复习效益的培优补差措施。(二)、分阶段落实培优补差方案第一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整体培优补差我们针对学生知识残缺不全,根本解题方

8、法不熟悉的特点,在面向全体学生 采取知识点逐一过关的根底上,主要采取六个分层落实教学常规,实现共同提高。1、学生分层。以班为单位,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将学生分为 A,B, C 三层。其中 A 层学生:成绩优秀,根底扎实,学习自觉,有能力独立完成作业, 有严密的数学逻辑思维和综合解题能力。B 层学生:成绩中等,上课能听懂,能 独立完成根底知识题目,但综合能力欠缺,逻辑分析思维尚未成熟,主动性积极 性较好。C 层学生:根底不扎实。表现为:计算能力弱,领悟能力差,学习习惯 不好,学习意志不坚决。根据自愿,学生可在层间流动,也可脚踏两层。2、备课分层:备课是课堂教学的根底。因此,我们坚

9、持通过集体备课来明确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内容,坚持在集体备课时,突出对培优补差的讨论和研究,经过分析 学生的能力增长点、思维障碍点,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备课内容以学案和教案呈现出来.学案供学生使用,内容主要有:考纲要求, 根底知识整合,重点热点探究,链接高考,总结归纳,课后练习五局部.其中根底 知识整合,重点热点探究,课后练习都以培优补差为出发点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 由浅入深,梯度合理,可供不同层次学生选用。教案供教师使用。任课教师根据.实用文档.所教班级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编写教学设计,主要内容有:教学内容、重 点难点、课堂范例、探究点的设置、方法规律、作业布置、课后反思等

10、。3、授课分层:分层授课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低起点,缓坡度,让不同层次学生都 有思考和答复以下问题的时机,让各个学生在课堂中都能尝试成功。分层授课模式是:根底知识整合尝试探究分层点拨归纳小结布置作 业。课堂教学中,我们交叉采用平行推进和分层推进授课。对于根本知识回忆、 根本技能训练和课堂归纳小结,无论哪个层次学生都必须参与,同步进行;对于 重点知识的延伸拓展,并把所学知识迁移到习题中时,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层 次的概念理解和不同要求的探究。下面结合等差数列学案,谈谈教学过程中,在学生据案自学的根底 上,如何从根底知识,尝试探究,课堂归纳小结方面开展分层次培优补差教学。1根底知识:同步进行

11、,分层要求对于等差数列、等差中项的概念,要求 A、B、C 层学生都要理解。但概念理 解层次不同: C 层学生知道这两个概念,会判断一个具体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会求两个数的等差中项;B 层学生会简单运用等差数列的符号语言和等差中项公 式;A 层学生会用定义证明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理解在一个无穷等差数列 中,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是它前一项和后一项的等差中项。对于通项公式、中项公式、前 n 项合公式:要求 A、B、C 层学生都能理解掌 握。对于主要性质:要求 A 层学生掌握,B 层学生理解,C 层学生知 道。2尝试探究:根据学案中的题目及分层要求,我们按照以下环节推进:第一环节:诱导学生分层分

12、析:在对三个考点题目分析时,先让不同层次学 生讲,教师根据情况加以补充和点拨。对三个考点中的第小题分析时先让 C 层学生说,如果无法解决,可让 A、B 层学生分析解答。对三个考点中的第小.实用文档.题分析时,先让 B 层学生说,A 层学生加以完善。对二、三考点中的第小题分 析时,让 A 层学生说,教师加以点拨。第二环节:鼓励学生独立尝试见学案中的尝试题目第三环节:提倡学生合作交流。在 A、B、C 层学生独立完成探究内容后,分 小组进行讨论,合作学习。假设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再共同探究。这种由 学生分析尝试交流的主体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之间友好相处,提高合作意 识,营造和谐气氛,促使共同进步。

13、3课堂小结:我们改变过去由教师包办的做法,分层设计问题让不同层 次学生答复。C 层学生答复等差数列的主要根本公式及应用,B 层同学补充公式 的选用以及应用时注意的细节;A 层学生在深刻理解和拓展方面加以归纳,这种 归纳小结的方法能使各层次学生的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4、作业分层对于作业,我们坚持做到:分层设计、统一要求、不同批改。1分层设计:可为 C 层学生设计根底题,重在判断、计算、了解;B 层 学生除了做 C 层学生的根底题,还配以简单的例题变式练习;A 层学生除完成 B、 C 层学生布置的题目外,主要从思想方法和能力培养上设计具有综合性、开放性、 讨论型、渗入一些数学建模题目的自助餐对于自

14、助餐,我们配有答案,不收、 不改、不评,使学生在自我消化的过程中感到学无止境。2统一要求:平时,我们在学校分配的时间内要求学生按时作业,按时 收缴,做到有练必交,有错必纠;做好限时训练,变学堂为战场,做到平时练习考 试化,并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档案,及时领悟内化、查漏补缺。3不同批改: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采取不同的批改方式。对 C 层学生尽量采用面批, 及时指导,做到日清周结,帮助他们提高;对 A、B 层学生的作业,我们采取初 改或者轮改的方式,批改后,要求他们互相对照独立完善,鼓励他们自主钻研, 力求更优。5、考评分层对于考试,我们坚持做到:统一命题、分层要求、做总分值卷。.实用文档.无论周考

15、还是月考,考试命题,都注重根底,面向全体,又有一定区分度。 每份试题,同一时间内分层要求:A 层学生全部完成,B 层学生必须完成 1 20 题,C 层学生必须完成 118 题,同时做到平时考试高考化;坚持试卷批改不 过夜;对考纲重点知识的考查,在对错误人数进行统计后,超过半数以上的题目 重点评讲并在下次考试中出现类似题型,对错误人数不到 10 个的题目,针对个 别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考试信息及时反应给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 态,及时进行纵向与横向比拟,扬长避短,增强学习自信心。试卷评析时,告诉学生哪些题目是根底题,哪些题目属于能力题,让不同层 次的学生知道哪些知识点是自己应该掌握的;要求学生自己分析试卷中的对与 错、得与失,并做总分值卷;对成绩较差或成绩突出的学生,以诚恳的态度进行 思想交流,找出前者的优势,后者的弱势,借此鼓励差生增强信心,鞭策优生继续 努力。6、辅导分层分层复习在课堂中并不能彻底进行补差培优工作,课外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