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9城市空间结构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1689998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9城市空间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专题19城市空间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专题19城市空间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专题19城市空间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专题19城市空间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19城市空间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9城市空间结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9 城市空间结构教师:徐旭东一、教学内容与说明1.教学内容城市的基本特征,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分区,城市空间结构的差异2.地位与作用本专题是高中地理“人文环境”中“城市”单元的组成部分。通过对本专题的学习,可以为以后城市体系和城市群、城市化过程、城市问题、产业区位分布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城市的基本特征和城市土地利用的类型,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同心圆结构”的成因,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理解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差异的 主要因素。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

2、结构之间的关系,能够说出该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地域的变化。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师生互动,各个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欣赏城市的景观美,热爱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从我做起为创造更适于人居的城市而做出努力。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分布规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差异的因素四、教学安排1课时。五、教学工具多媒体,图表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一组农民工进城的图片,结合上节课人口迁移,问:人口向哪里迁移?引出下一单元“城市”。设计思路承上启下,明确教学内容,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城市的基本特征、设问:随着

3、社会的发展,地球上大部分地方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重。为什么这么多的人都愿意(或者不得不)涌向城市呢?城市与农村相比有哪些不同呢?出示一组城市和农村的图片,请学生对比概括城市的特征。设计思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概括城市的基本特征,训练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2.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出示上海市和北京市的城市土地利用图,请学生读图说出城市土地利用主要有哪些类型。设计思路让学生直观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请学生进一步观察:在城市中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的相对位置有什么特征?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特征?设计思路帮助学生从地理事实中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是有规律可循的,激发学生进一

4、步探究的欲望。教师出示“城市土地利用的同心圆结构”图,请学生思考判断在图中OA、AB、BC、CD范围内,哪种土地利用方式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用效率,分析总结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结构”的成因。设计思路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来分析地理现象。教师再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上海的实际情况符合“同心圆结构”的特征吗?有没有不相符的地方?为什么?教师引导:上海目前的城市空间结构总体呈现“同心圆”结构特征,该“同心圆”基本以中心城区黄浦、卢湾、静安三区为圆心,(阅读课本“专栏”上海的中央商务区,了解中央商务区的概念。)逐步向虹口、闸北、杨浦、徐汇、长宁、普陀等中心城边区和浦东等近郊区

5、及金山、崇明等远郊区呈一圈圈圆环形分布。但同时也可以看到,类似徐家汇这样的商业用地为主的地区并不在“同心圆”的圆心区域,而是形成了副中心。设计思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到“同心圆结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模式,它只考虑了土地价格等经济因素的影响。现实情况下,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还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规模较大的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也较复杂。引出课本专栏中心地理论的内容。请学生阅读课本“专栏”中心地理论和相关示意图,了解大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教师向学生说明,在城市发展的初期或规模较小的城市,大多呈现同心圆模式。但对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来说,一味地按照同心圆模式发展,将导致“摊大饼”式

6、的发展,最终带来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等城市要素的不合理利用问题。因此,大城市在中心城区外的交通枢纽处,常常形成次一级的区域中心,如上海的徐家汇地区。请学生说出学校所在地区的区域中心是哪里,并分析该中心及其周围的土地利用方式。设计思路联系实际,强化认识。3.城市功能分区出示北京的城市功能分区图,请学生说出城市有哪些功能分区,各功能分区一般分布在哪里。设计思路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会用科学的理论来分析地理现象。学生活动:说一说你所知道的上海的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文教区、风景区有哪些,思考未来上海各城市功能分区该如何布局。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解读上海市“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相关内容,与学生讨论结果相比较。设计思路验证讨论结论,展望家乡发展前景,激发爱家乡的美好情怀。4.城市空间结构的差异出示鞍山、香港、宜昌、十堰、大连、保定等城市规划图,分析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域城市的空间结构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三)布置作业七、板书设计专题19 城市空间结构一、城市的基本特征1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集中集聚效应2第二、第三产业为主3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发达二、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1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2“同心圆结构”(理想状态)3大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中心地理论三、城市功能分区四、城市空间结构的差异1规模2职能3自然地理环境八、课后反思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